該病主要是皮膚皺襞處由於皮膚麵密切接觸,局部濕熱散發不暢、汗液瀦留,導致浸漬,加之活動時皮膚麵不斷摩擦刺激而引起急性炎症。常繼發於細菌或白色念珠菌感染。尿、便失禁時,由於過分的潮濕、尿和糞便中存在化學性刺激物以及微生物的感染,易引起褶爛。
常繼發細菌或白念珠菌感染。目前暫無相關並發症。可見局部皮膚有潮紅、腫脹、浸漬、糜爛等特點。
褶爛常見於肥胖的嬰兒和婦女,多發生於夏日濕熱季節。皮疹初起時皮膚呈潮紅腫脹或暗紅色斑,繼之浸漬糜爛、滲液。皮損範圍與皺褶皮膚相一致,邊界清楚。繼發感染時有膿性分泌物,炎症明顯者可伴發淋巴結炎。重者可有水皰和淺潰瘍。自覺瘙癢、灼痛。皮損好發於皺褶處,如乳房下、腹股溝、臀溝、腋窩、肘窩、臍窩、頸部、會陰等。
(1)生活和工作的地方應保持涼爽和幹燥,使用電風扇或空調是有益的
(2)衣服需要輕質、寬大,並有吸濕性避免穿毛料、尼龍及合成纖維的衣物
(3)洗澡、淋浴以保持皮膚皺褶部位清潔幹燥,2次/d撲痱子粉或滑石粉
(4)避免使用封包性油膏、刺激性軟膏或化妝品
(5)在尿、便失禁病例,可用有保護作用的軟膏、洗劑、粉劑或霜劑;長期臥床的重症患者用0.002%碘伏液擦浴可預防皮膚褶爛
皮損初呈潮紅腫脹,境界明了,其範圍與皺襞相當,繼之可發生糜爛、滲出,重者可形成淺表潰瘍。如有繼發感染時,可伴發局部淋巴結炎。本病常見於肥胖嬰兒的頸部和耳後皺襞處及肥胖成人的腋窩、乳房下、腹股溝、陰股部皺裂、臀間溝、指(趾)間。炎熱和潮濕季節多見。損害有瘙癢和燒灼感。根據皮損部位、形態特點和發病季節等特點,診斷本病並不困難。鏡檢和培養可證實有無細菌、白念珠菌或皮膚癬菌的感染。
食用清淡性涼利濕之物,慎用辛辣、油膩之品。穀類大多甘平或偏涼,一般均可食用;其中,薏苡仁清熱利濕,綠豆、赤小豆清熱解毒,煮粥或煮湯飲用均可,攻邪而不傷正,補益而不戀邪。魚蝦性發,均不宜食用。
蔬菜水果除韭、蔥、辣椒等性熱之品外,一般均可食用;其中,馬齒覓、芹菜、慈姑、鮮藕等尤長於清熱解毒涼血。熱重傷津者,宜選用西瓜、梨、絲瓜、冬瓜、番茄等,或生食或擠汁,或煮湯代茶飲。
治療主要為局部治療,方法有:
(1)用Burow溶液濕敷滲出性病損,每天3或4次。
(2)皺褶部位撒上幹燥粉劑,並以吸濕性棉布隔開。
(3)外塗爐甘石洗劑可起安撫和幹燥作用。紅斑時可撒布粉劑,如硼酸滑石粉、痱子粉、鬆花粉外撲,或搽硼酸乳膏後再撒粉劑。
(4)初期可用糖皮質激素或激素抗生素洗劑或霜劑,或凝膠劑塗患處,2或3次/d。然而要避免長期使用。
(5)新生兒皮膚褶爛可用鞣酸軟膏治療。處方:鞣酸100g,甘油200g,焦亞硫酸鈉2g,蒸餾水20ml,單軟膏678g。加熱、攪勻配製成鞣酸軟膏1000g。
(6)伴有局部感染者,可用敏感的抗生素治療。
(7)糜爛滲液時,先用1∶8000高錳酸鉀溶液或3%硼酸溶液清潔局部後撲粉,或用2%硼酸溶液濕敷,亦可用紫草地榆油外塗後再撲粉。有感染者,可在油膏中加抗菌藥物如呋喃西林等。
(8)落屑期可用洗劑,如爐甘石洗劑、2%冰片或5%白礬爐甘石洗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