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地圖 網友投稿

疾病大全

當前位置: 首頁> 疾病大全> 皮膚> 鱗狀細胞癌

鱗狀細胞癌簡介

相關問答

  鱗狀細胞癌亦稱皮樣癌,主要從有鱗狀上皮覆蓋的皮膚開始。皮膚和結膜交界處的瞼緣是其多發部位。此類癌腫惡性程度較基底細胞癌者為高。發展較快,破壞也較大。即可破壞眼部組織,侵入副鼻竇或顱內,又可以通過淋巴管轉移至耳前或頜下淋巴結,甚至引起全身性轉移。

  鱗狀細胞癌是皮膚表皮細胞的一種惡性腫瘤。發病率約為眼瞼惡性腫瘤的8%。多見於50歲上老年。男性多於女性。好發於眼瞼皮膚結膜交界處的皮膚棘細胞層。開始呈結節 狀,與基底細胞癌很相似,但角質豐富,隨腫瘤之發展,可出現疼痛,特別是當腫瘤侵及眶上、下神經時。 鱗狀細胞癌臨床上可分為二種類型:潰瘍型:潰瘍底部堅硬、充血、潰瘍較深 ,高低不平,邊緣高起,甚至外翻,有時呈火山口狀。菜花狀或乳頭狀:腫瘤向表麵發展,可以很大,表麵呈菜花狀或乳頭狀,表麵有破潰感染則有腥臭味。 鱗狀細胞癌惡性程度較基底細胞癌大,生長快,破壞範圍廣,可以破壞眼瞼、眼球、眼眶、鼻竇及麵部等。一般易沿淋巴組織轉移到附近組織,如耳前及頜下淋巴結甚至全身。這是它與基底細胞癌的不同點。

【詳情】

01鱗狀細胞癌的發病原因有哪些

  自從1775年Percival pott首次報道掃煙囪工人因接觸煤煙發生陰囊鱗癌以來,鱗癌的發病機製為人們所注意,許多致病因子均可誘發鱗狀細胞癌,主要為紫外線長期照射,其次為放射線損傷,熱損傷,致癌化學物質,如砷,多環芳香碳氫化合物,煤焦油,木餾油,石蠟,蒽,煙草焦油,鉻酸鹽等與鱗癌的發生有密切關係。

  1.日光長期暴曬 1948年Blum證明致癌射線是太陽光譜中波長為290~320mm的部分,日光中的紫外線侵害人體,導致細胞內DNA損傷和其修複能力的破壞而致皮膚癌,皮膚內的黑色素可以保護皮膚免受紫外線損傷,這就是白色人種易受紫外線損傷而好發皮膚癌的原因,而他們喜歡日光浴的習慣,也是造成發病率較高的原因之一,地球上空臭氧層變薄,形成臭氧洞,導致過多紫外線照射,可造成皮膚癌患者的增加。

  2.放射線過量照射 在慢性皮炎的基礎上,如受到過量的放射線照射,亦可使皮膚發生癌變,長期與放射線接觸的工作人員,如缺乏保護措施,亦可以誘發皮膚癌症。

  3.化學物質刺激 某些化學物質如砷,瀝青等可致皮膚鱗癌,與瀝青接觸的工人皮膚鱗癌的發病數比一般工人高出12倍左右如瀝青,煤焦油,石蠟,含有砷劑的化合物等均有致癌性,特別是導致鱗癌。

  4.繼發於慢性皮膚病變 某些慢性皮膚病,如尋常狼瘡,紅斑狼瘡,黏膜白斑,慢性潰瘍或竇道,燒傷瘢痕,射線皮炎,慢性肉芽腫疣狀表皮發育不良,慢性骨髓炎,萎縮硬化性苔蘚等均可誘發或繼發鱗癌。

  5.人類乳頭瘤病毒 人類乳頭瘤病毒,特別是16,18,30和33型;免疫抑製,器官移植亦為誘發的重要因素。

  6.遺傳因素 遺傳亦為重要的發病因素,某些遺傳性皮膚病如色素性幹皮病,白化病等有色人種鱗癌的發病數比白種人發病率高,國內孫紹謙等1956年報道191例皮膚癌,其中,鱗癌占78.5%,而德國Bosenberg 1953年報道133例皮膚癌中鱗癌僅占15%。

  著色性幹皮病是一種常見的染色體隱性遺傳病,可導致青壯年時期即發生皮膚癌。

  7.癌前期皮膚病 某些癌前期皮膚病如日光角化病,黏膜白斑,砷角化病,X線和鐳射線性皮炎等均易致鱗癌,以及其他慢性皮膚病,如疣狀表皮發育不良,慢性潰瘍,慢性竇道,慢性骨髓炎,慢性紅斑狼瘡,尋常狼瘡,萎縮硬化性苔蘚等均可誘發或繼發鱗癌。

  8.瘢痕 各種創傷性瘢痕,尤其燒傷性瘢痕更易發生鱗癌。

02鱗狀細胞癌容易導致什麼並發症

  1.感染 潰瘍是鱗狀細胞癌的主要臨床特征,癌前常有慢性潰瘍並感染,亦可在癌後並發感染。感染時,壞死組織分解產生惡臭。

  2.骨髓炎或骨膜炎 鱗狀細胞癌向深部浸潤時,可累及下方深部的骨骼組織,發生骨髓炎或骨膜炎。

03鱗狀細胞癌有哪些典型症狀

  多發於50歲以上的男性,常見於麵部、頭皮、下唇、手背、前臂、陰部等處。

  鱗狀細胞癌

  尤其是皮膚與粘膜交界處更易發生。初起為暗紅色堅硬的疣樣小結節,表麵毛細血管擴張,中央有角質物附著,不易剝離,用力剝後可出血。皮損逐漸擴大,形成堅硬的紅色斑塊,表麵有少許鱗屑,邊境清楚,向周圍浸潤,觸之較硬,迅速擴大形成潰瘍,潰瘍向周圍及深部侵犯,可深達肌肉與骨骼,損害互相粘連形成堅硬的腫塊,不易移動,潰瘍基底部為肉紅色,有壞死組織,有膿液、臭味,易出血。潰瘍邊緣隆起外翻,有明顯炎症,自覺疼痛。如發生在皮膚與粘膜交界處,固潮濕與摩擦更易出血,發展更快,可形成菜花狀,破壞性大,有明顯疼痛,易轉移,預後不良。

  病變粗糙、脫屑、潰破等,鄰近淋巴結及區域淋巴結腫大、固定。大部分肺鱗狀細胞癌起源於中心性主支氣管、葉支氣管或段支氣管。

  腫瘤科、眼科、疾病描述鱗狀細胞癌亦稱皮樣癌,主要從有鱗狀上皮覆蓋的皮膚開始。皮膚和結膜交界處的瞼緣是其多發部位。此類癌腫惡性程度較基底細胞癌者為高。發展較快,破壞也較大。即可破壞眼部組織,侵入副鼻竇或顱內,又可以通過淋巴管轉移至耳前或頜下淋巴結,甚至引起全身性轉移。多發發生於中老年,好發於瞼緣皮膚粘膜移行處。

04鱗狀細胞癌應該如何預防

  鱗癌為高度惡性腫瘤,預後極差,預防主要是針對可能的誘發病因進行,去除致病因子和誘因是預防本病的關鍵,平時注意避免過度日曬和紫外線,X線照射,及頻繁接觸砷,瀝青等化學物質,對長期不愈的慢性潰瘍或黏膜白斑等要積極治療並定期檢查,有助於防止鱗狀細胞癌的發生

  Stem等建議在18歲以後必須經常地應用日光保護因子(如遮光劑)來保護皮膚,這樣皮膚癌的發生率可減少28%,可見防曬在防止皮膚癌的發病上占重要地位,在今後環境汙染,大氣臭氧層破壞,地球表麵接受更強烈的日光照曬的情況下預防皮膚癌,防曬霜將起更重要的作用

05鱗狀細胞癌需要做哪些化驗檢查

  表皮角化,腫瘤由鱗狀上皮細胞團塊所組成,不規則地向真皮內浸潤,棘細胞呈瘤性增生,呈條索狀或巢狀細胞團,邊緣以基底細胞層,中心部有角化性癌珠,在癌細胞團內有很多分裂象,周圍淋巴細胞和漿細胞浸潤。

  1.注意發病年齡、癌腫部位、職業。有無長期風吹日曬或海上生活史,有無吸煙嗜好及慢性熱刺激,有無不穩定性瘢痕、慢性骨髓炎、慢性潰瘍病史。

  2.注意病變是否粗糙、脫屑、潰破等,鄰近淋巴結及區域淋巴結有無腫大、固定。

  3.胸部X線攝片檢查,疑有骨質破壞時尚應作骨X線攝片。

  4.鄰近淋巴結切除送病理檢查。

  影像學

  放射X線檢查:中央型SCC可發生肺葉或整個肺萎陷,伴有縱隔向患側移位。中心性段或段以下支氣管腫瘤可擴散至局域淋巴結,表現為肺門、肺門周圍或縱隔陰影,伴或不伴有局部肺萎陷。外周性腫瘤表現為孤立的肺部結節(3cm)。鱗狀細胞癌是形成空洞最常見的肺癌類型,在胸片上可見不規則的厚壁空洞。當腫瘤位於肺上溝時,稱之為Pancoast腫瘤,常伴有胸後壁肋骨破壞,可導致Horner綜合征。一些小氣管或支氣管內腫瘤的胸部X線可表現正常。肺門陰影、肺不張或周圍腫塊可伴有胸腔積液、縱隔擴大或橫隔一側抬高。

  CT或螺旋CT:原發性腫瘤和中央型病變範圍的最佳檢測方法是CT掃描。螺旋CT可更好地評估胸廓病變的範圍,顯示在胸部平片上無法顯示的小的原發性或繼發性結節以及淋巴結擴散。

  PET掃描:是目前鑒別轉移發生的可選擇方法(除需MRI檢測的腦轉移外)。骨轉移典型呈溶骨性表現。

  細胞學

  鱗狀細胞癌的細胞學表現根據組織分化程度和標本類型而不同。

  鱗狀細胞癌

  在壞死和細胞碎屑的背景中可見到大的腫瘤細胞,伴有不規則的深染的核,位於中央,有一個或多個小核仁,胞漿豐富。腫瘤細胞常散在分布,可呈奇特的形狀如梭形和蝌蚪形,也可表現粘附性聚集,通常呈扁平片狀伴有拉長的或梭形核。在分化良好的鱗狀細胞癌中角化的胞漿通過Romanowsky染色呈現刺槐毒素的(robin’s)蛋藍色,而通過Papanicolaou染色可呈橙黃色或黃色。在脫落細胞標本中以表層腫瘤細胞為主,表現為單個散在分布,具有明顯角化的胞漿和致密深染的核。相反,在刷取的標本中細胞多取自較深層組織,可見更多的細胞表現為粘附性聚集。

06鱗狀細胞癌病人的飲食宜忌

  鱗狀細胞癌的飲食禁忌中,被黃曲毒素汙染的食物,不能吃;燒焦食品易使蛋白質變性,熱解和熱聚易產生多環芳烴類化合物,對人體有害而不主張吃;熏魚,熏肉也不主張多吃;而酒能減低人體解毒功能和生物轉化功能,使免疫力下降,酒在機體內增加致癌物活性,並且具有細胞毒性,故不應飲酒。在服藥期間有的食物不能吃,如維生素C不宜吃蝦等。

  除了鱗狀細胞癌的飲食禁忌,患者的飲食還要多吃清淡的食物,多吃蔬菜水果,保持大便通暢,防止便秘。婦女經期前後要注意休息,保持心情愉快,多飲水等等。另外,除了飲食上的護理,精神上還要給予安慰、鼓勵和支持,避免激動和緊張,消除憂鬱心情。要保持足夠的休息和睡眠時間,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

07西醫治療鱗狀細胞癌的常規方法

  1、早期癌腫無深部浸潤及淋巴結轉移時,可將局部病變徹底切除,一般應較基底細胞癌的切除範圍更廣。切除後創麵用皮片或皮瓣修複。手術前、後可考慮用抗癌化學藥物治療。

  2、晚期癌腫有深部浸潤或已有淋巴結轉移時,除局部廣泛徹底切除外,手術當時或術後2周尚需作淋巴結清除術。在肢體的癌腫可考慮截肢。

  3、晚期癌腫,全身情況不佳,不能經受根治手術者,可考慮放射、冷凍或激光治療。

相關問答

相關文章

微信掃一掃

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