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發病原因
至今尚無定論,有自身免疫、感染、神經精神因素、細胞因子的作用、家族遺傳等學說。藥物因素、內分泌異常、慢性病灶等因素也可誘發本病。有人發現扁平苔蘚患者的皮膚內葡萄糖-6-磷酸脫氫酶(G-6-PD)結構上可能有異常,亦有人有相反意見。另外皮疹中的呼吸酶與輔酶有活性改變,這些異常是否為扁平苔蘚的病因,尚未確定。
二、發病機製
近年對其發病機製有了較多研究,提出多種學說。
1、自身免疫:扁平苔蘚伴發某些自身免疫病,朗格漢斯細胞和角朊細胞等輔助細胞參與了這些反應,使T細胞活化、增殖,且向表皮移動,其產生的某些細胞因子、淋巴毒素及細胞毒T細胞導致了基底細胞的破壞和損傷,從而引起扁平苔蘚的一係列病理變化。有實驗顯示扁平苔蘚中存在CD3、CD8細胞升高,CD4/CD8降低,泛發性者CD4/CD8明顯降低。有學者應用間接免疫熒光技術在口腔扁平苔蘚患者皮損的表皮中檢測出扁平苔蘚的特異性抗原(LPSA),血液中檢測到LPSA的特異性抗體。亦有研究表明扁平苔蘚患者有扁平苔蘚特異性抗核抗體,且發現其檢出率依所用底物不同而有所差異,最佳底物是大鼠食管上皮,以黏膜糜爛型檢出率高。
在體液免疫方麵,發現在扁平苔蘚活動期或皮損剛消退時IgM值低下,而在陳舊性損害病例則正常。
2、近些年來,陸續有報道發現扁平苔蘚患者中丙型肝炎病毒(HCV)DNA的流行率增高,提示HCV在扁平苔蘚的發病機製中起重要作用。皮損中是否存在HCV及其複製仍需進一步研究。
3、有些病例在精神神經症狀改善或消失後皮損會好轉或消退,但有作者通過對照研究,發現在患者和健康人之間神經精神情況無明顯差異。
4、許多研究表明,在扁平苔蘚的形成中由角朊細胞、活性T細胞等分泌的細胞因子可能起著重要的作用,如胸腺細胞活性因子(ETAF)、T細胞生長因子(KTGF)、淋巴細胞趨化因子(LCF)及IL-1、IL-3等活化或吸引T細胞,活化的T細胞分泌的IL-2、腫瘤壞死因子(TNF)β和粒細胞-單核細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尤其是IFN-1進一步促進淋巴細胞遊出並形成浸潤,最後破壞基底細胞,出現基底細胞液化變性。這個過程有多種因子的參與並形成一個連鎖反應,最終引起扁平苔蘚的病理變化。
5、有報告扁平苔蘚病人有陽性家族史者為10.7%。其報告雖不完全一致,但與正常對照都有差異,提示本病可能與遺傳有關。
6、應用藥物到發疹期間的潛伏期較長,平均1年。其發生機製有兩種學說:藥物抗原結合於表皮,並暴露基底細胞層角朊細胞上的表麵抗原或誘導其表達,從而啟動免疫反應,藥物亦可能直接影響免疫活性細胞,並導致T淋巴細胞克隆的活化。
扁平苔蘚是一種危害很嚴重的口腔黏膜病,它除了給患者帶來一些症狀外,還可能引發多種並發症,扁平苔蘚引起的多種並發症有哪些:
1、糖尿病:臨床調查研究,扁平苔蘚患者中有13%患有糖尿病,我國資料顯示患糖尿病的不超過5%,臨床上糖尿病嚴重時口腔和皮膚損害加重,反之,當糖尿病得到控製後,口腔和皮膚的損害會減輕。
2、高血壓:有很多學者認為高血壓與扁平苔蘚關係密切,有高血壓的患者占5%-10%。
3、其他全身疾病:扁平苔蘚患者常伴發全身性疾病,如心髒病、關節炎、泌尿係統疾病、女性月經不調、過敏、貧血等,約有5%-10%。
4、消化係統症狀:消化係統功能紊亂,或者伴有肝、腎和十二指腸潰瘍等疾病。
5、神經係統症狀:表現為神經係統功能紊亂,精神緊張、焦慮,失眠多夢、健忘等。神經係統症狀患者占20%-50%。
扁平苔蘚在臨床上有一定特點,典型的皮膚損害為紫紅或暗紅色帽針頭至扁豆大小的多角形丘疹或斑片,可自行消退,多伴有明顯瘙癢,有一定的好發部位,好發於中年人,組織病理有特征性改變,另有一些表現各異的皮膚損害,都有扁平苔蘚的組織病理學變化,故將其歸於非典型扁平苔蘚中,本病與祖國醫學文獻中記載的“紫癜風”相類似,如《證治準繩》紫癜風記載:“夫紫癜風者,由皮膚生紫點,搔之皮起,”。
1、典型扁平苔蘚:本病多見於成人,30~60歲為好發年齡,兒童和老年少見,女性略多於男性,典型皮損為紫紅色或暗紅色,紅褐色帽針頭至扁豆大多角形扁平丘疹,邊緣境界清楚,表麵覆有一層薄的,有蠟樣光澤的黏著性鱗屑,有時可見中央微凹,或有細小角栓,丘疹表麵有灰白色斑點以及互相交錯的網狀條紋,稱Wickham紋,如用液體油類塗拭後則顯得更為清晰,皮損初發時為紅色斑點,幾周後形成紫紅色的丘疹,有時可在短期內迅速發展,播散,皮損可互相融合,呈大小形狀不一的苔蘚狀斑片,周圍可有散在皮疹,急性期搔抓後出現線狀同形反應,皮疹可發生於全身各處,常對稱發生,以四肢屈側,股內側,膕窩,臀及腰部為多見,頸部也常發生,自覺瘙癢,程度不一,甚至為劇烈瘙癢,少數無自覺症狀。
黏膜可以受累,約60%~70%的扁平苔蘚患者有口腔損害,可與皮損同時發生,亦在皮損發生前或出現後發生,有的僅有黏膜損害,口腔損害可呈乳白色斑點,斑細小孤立,排列成環狀,線狀及不規則的網狀,亦可有斑塊,萎縮,丘疹,侵蝕性潰瘍和大皰,侵蝕性潰瘍更常見於年長者,且易導致疼痛,燒灼感,頰,齒齦,舌黏膜是最常受累的部位,發生於口唇的損害可有黏著性鱗屑,與紅斑狼瘡引起的唇部損害極為相似,約15%的男性外生殖器可以發生損害,龜頭和陰莖是最常受累的部位,常表現為環狀損害,女性外生殖器的損害似黏膜白斑病和增殖性紅斑,有時出現糜爛,偶爾表現為廣泛脫屑性陰道炎,肛門扁平苔蘚的損害可有黏膜白斑病,過度角化病,裂隙和糜爛。
甲受累可占扁平苔蘚的10%~15%,僅發生於甲的病例少見,甲板變薄,縱脊和遠端裂口是最常見的損害,也可見甲縱裂,甲下過度角化,甚至甲板消失,甲的消失可以由潰瘍性扁平苔蘚引起,甲翼狀胬肉,即甲背皺向上生長,與鄰近的甲床融合,是扁平苔蘚甲損害的一個特征表現,指甲比趾甲更多受累,有病變的甲損害可以同時發生或先後發生,頭皮亦可發生損害,為毛囊周圍紅斑和毛囊角栓,一處或多處脫發,甚至形成永久性脫發。
2、藥物性扁平苔蘚:藥物引起的扁平苔蘚為注射,接觸和吸入某種化學物質後發生,皮損出現的時間自用藥後幾個月至1年,或更長時間,與用藥的劑量,個體敏感,曝光和藥物的用法有關,皮損的消退時間不一,多為3~4個月,金製劑引起的苔蘚樣疹的消退可能要在停藥後2年,皮疹可以是典型或不典型的扁平苔蘚的表現,為局部的或泛發的濕疹樣丘疹和斑塊,不規則的多角形,有炎症後的色素沉著,脫發和失去典型的Wickham紋,多發於軀幹和四肢,多對稱發疹,黏膜受累較少。本病病程慢性,持續數月至數年,多數在1~2年自行消退,口腔損害可持續20年以上,愈後遺留暫時性色素沉著,色素減退或萎縮性瘢痕。
3、非典型扁平苔蘚:扁平苔蘚的臨床表現不一,據其發病情況,皮疹形態及不同排列等特點,有多種類型,列舉常見者如下。
(1)條紋狀或線狀扁平苔蘚(lichenplanusliuearis):皮損排列呈長短不一的線條狀,常沿神經節段或血管徑路分布,有時可發生在外傷或抓痕處,形成同形反應,多發於四肢一側,尤以下肢後側為多,有時可延伸長達整個肢體,需與線狀苔蘚,線狀銀屑病,線狀痣相鑒別。
(2)環狀扁平苔蘚(lichenplanusannularis):約占扁平苔蘚的10%,多數皮疹排列呈環狀,或皮疹向周圍遷延,邊緣微高起,中心輕微低凹或萎縮,損害多時可呈套環狀,常見於陰莖,龜頭(圖6),大陰唇或口腔黏膜,發生於軀幹,四肢的損害直徑可達2~3cm,周邊高起,有色素沉著,易誤診為環狀肉芽腫。
(3)疣狀扁平苔蘚(lichenplanusverucosus):亦稱肥大性扁平苔蘚(lichenplanushypretrophicus),皮疹呈疣狀外觀,可多數聚集或肥厚增殖的斑塊狀,類似慢性肥厚性銀屑病,表麵覆有灰黑色固著鱗屑,周圍有散在多角性扁平丘疹,皮損處汗孔及毛孔常見有角栓,除去後可見凹陷,本型多見於小腿伸側,亦可見於上肢伸側,股部,腕,項,臀及軀幹等處(圖7),老年多見,病程很長,常數年至數十年不愈,損害消退後,留有色素沉著及皮膚萎縮。
4、萎縮性扁平苔蘚(lichenplanusatrophicans):本型可分為原發型和繼發型兩種,原發型罕見,皮損呈多角形,中央萎縮,毛囊口及汗孔有角栓,萎縮處色素減退,形成淡白色小點,可融合成大的斑塊,常見於四肢和軀幹,此型應與點狀白斑病(morpheaguttate),萎縮硬化性苔蘚(lichensclero-sisetatrophicus)鑒別,繼發性者多見於環狀扁平苔蘚或肥厚性扁平苔蘚消退過程中,組織病理顯示表皮及表皮附件均萎縮,細胞浸潤少,浸潤帶亦不明顯。
5、大皰性扁平苔蘚(lichenplanusbullous):本型少見,常在原發丘疹,斑塊或正常皮膚上出現小皰或大皰,其大小與丘疹或斑塊一致,水皰內容清澈,間有呈血皰者,水皰可在扁平苔蘚的急性期出現,伴中度不適,可以在幾個月內消失,皮損常發生於下肢,口腔黏膜亦可出現大皰糜爛,自覺疼痛,組織學上有典型的扁平苔蘚改變,發生在正常皮膚上的大皰臨床表現類似天皰瘡或皰疹樣皮炎,但具有典型的扁平苔蘚組織象,大皰處直接免疫熒光檢查在基底膜區有IgG,IgM,C3沉積,血清中有循環抗基底膜抗體,多在急性泛發性扁平苔蘚的基礎上發病,本型少見,應與天皰瘡鑒別。
1、本病無特效治療普通型一般不需特殊處理,一般隻能用些組胺類藥暫時減輕癢感,中醫治療效果較好
2、病損局部可塗含皮質激素的軟膏,糜爛麵可貼消炎止痛藥膜其他治療:維生素、免疫調節劑、局部封閉
3、少食辛辣刺激性食品,加強鍛煉身體,保持樂觀情緒,避免緊張激烈的情緒波動限製飲酒,生活要規律化,消除精神緊張,治療慢性病灶,控製搔抓及避免熱水肥皂燙洗等
1、詢問發病過程、自覺症狀、治療經過及消化道的幽門螺杆菌(HP)感染情況,詢問誘因,如精神因素、內分泌失調、自身免疫及感染等。
2、口腔病損的特征是否由白色細紋或丘疹構成的網狀、環狀、樹枝狀或斑塊狀等損害。
3、檢查時應注意病損的部位、形狀、色澤及周圍粘膜有無充血、糜爛或水皰等,並注意有無皮膚病損同時存在。
4、必要時可做活檢,注意與紅斑的鑒別,對長期充血糜爛不愈的病損應嚴密觀察有無癌變。
在飲食方麵以清淡為宜,多食富含維生素類的水果。戒煙酒,戒食辛辣及刺激性食物。多吃健康食品,少加酸、辣、麻、澀等刺激性調味品。
以下飲食方法可以酌情采用:
1、胖大海冰糖茶:胖大海4~6枚,洗淨放入杯內,加冰糖適量,衝入沸水,每日2次。有清熱、解毒、潤肺的作用。可治療扁平苔癬。
2、綠豆雞蛋飲:取綠豆50克,雞蛋1個,把雞蛋攪成糊狀,將綠豆加水,放在火上煮沸至半熟,用綠豆湯水衝雞蛋花飲用,每日早晚各1次,是治療口腔扁平苔癬的驗方。
3、豬肉牡蠣湯:取幹牡蠣肉50克、瘦豬肉100克,加清水適量煮湯,用食鹽調味。有滋陰、養血、潤燥之功效,民間用以治療扁平苔癬。
4、山梔根煮瘦肉:取山梔根15~20克,瘦豬肉60克,加清水適量煮湯,調味後喝湯吃肉。有清熱瀉火、活血止痛作用,民間用其治扁平苔癬。
5、柳根煮瘦肉:柳根30克,瘦豬肉100~150克,加清水適量煮湯,用食鹽調味,喝湯吃肉,有祛風清熱、滋陰潤燥、消腫止痛的作用。民間用以治療扁平苔癬。
6、花生煮大蒜:花生米100~500克,大蒜頭50~100克,放入瓦罐內,加水煮熟食用。連服2~4次,治療扁平苔癬。
一、治療
治療方法較多,但尚無特別有效的方法。除極個別有可能發生惡變外,基本上呈良性,通常有自限性,多數病例可能在2年內自愈。所以,在采用某種治療時,應權衡利弊,選擇合適的方法。
1、一般治療:限製飲酒及刺激性飲食,生活要規律化,消除精神緊張,治療慢性病灶,控製搔抓及避免熱水肥皂燙洗等。
2、內用治療
(1)皮質類固醇激素:是治療本病較有效的藥物,尤其適用於急性泛發性者,可使皮損消退,瘙癢減輕。應用的最小有效劑量相當於潑尼鬆15~20mg/d,有效後逐漸減量至停藥,用藥時間約3個月左右。
(2)維A酸:有用單芳香維甲酸阿維A酯(依曲替酯)75mg/d及阿維A酯的主要代謝產物阿維A酸(伊曲替酸)20~50mg/d治療扁平苔蘚獲良效的報道。亦可用13-順維甲酸30~50mg/d。有效者一般表現為治療後1個月瘙癢減輕,2~3個月後皮損範圍縮小,浸潤減輕,緩解或顯效常出現於療後4~6個月,口腔黏膜損害則常需較長時間的治療才能奏效。用藥1個月無效時應停藥。維A酸治療扁平苔蘚的作用機製尚不清楚,可能與其有抑製表皮角化過度,能使萎縮或角化過度的上皮細胞恢複正常有關。
(3)抗組胺藥:對瘙癢者可予應用,以減輕癢感。
(4)氨苯碸:對皮膚和口腔糜爛型及大皰性扁平苔蘚有效。用量50mg,口服,每天2~3次。
(5)抗生素:有報告用異煙肼、青黴素、磺胺甲唑/甲氧苄啶(複方新諾明)、甲硝唑治療扁平苔蘚有效。
(6)灰黃黴素:文獻報道用灰黃黴素治療扁平苔蘚,痊愈率達54.5%~70%,療效與皮損的急性程度及療程長短有關。每天用量0.6~1.0g,療程2~3個月,伴甲損害者療程需更長一些,用藥1個月左右可開始減量。作用機製與灰黃黴素抗有絲分裂作用有關。
(7)氯喹或羥氯喹:對光線性扁平苔蘚和扁平苔蘚甲療效較好,對大皰性扁平苔蘚、紅色扁平苔蘚、線狀扁平苔蘚和黏膜扁平苔蘚也有效。劑量為250mg,每天2次,兩周後改為250mg,每天1次,連服1~3個月。羥氯喹,200~400mg/d。有作者觀察氯喹治療口腔扁平苔蘚前後血清白介素2受體的變化及與臨床症狀改變的關係,認為用氯喹治療口腔扁平苔蘚時以30天1療程為宜,在2個療程間可以用其他方法治療,這樣既可控製扁平苔蘚的症狀,又可避免因長期應用氯喹而引起的毒副作用。
(8)免疫調節劑:左旋咪唑治療本病有效,對泛發性扁平苔蘚及紅斑性扁平苔蘚療效較好,轉移因子對治療口腔扁平苔蘚有一定效果。
(9)苯妥英鈉:有報告用苯妥英鈉每天100~200mg治療25例扁平苔蘚病人,其中15例用藥9~24周,10例用藥2~8周,結果14例獲痊愈,11例顯效。其作用機製可能與其能抑製細胞介導的免疫異常、減少白細胞遊走、抗炎、抗膠原酶和溶酶體酶活性等作用有關。
(10)免疫抑製劑:對較嚴重的、頑固難治的扁平苔蘚可試用硫唑嘌呤或環磷酰胺25~50mg,每天2次。近年有一些報道用環孢素治療扁平苔蘚效果明顯,用量為3~5mg/(kg·d),療程2周,皮損明顯好轉,但停藥後有複發者。本藥價格較貴,且可致高血壓,腎功能不全等全身副作用,故應慎用。
3、局部治療
(1)外用藥原則為止癢、消炎。可用各種皮質類固醇乳劑或用0.05%~0.1%維A酸霜,或各種焦油製劑(如黑豆餾油、糠餾油、鬆餾油、煤焦油)及5%水楊酸、1%~2%石炭酸等配成軟膏或泥膏外用。對限局性或肥大性者可用10%~20%水楊酸火棉膠外塗。
(2)口腔糜爛者除用雙氧水、複方硼酸溶液或菊花、雙花衝水含漱口腔外,可用鵝口散、鐋類散、西瓜霜、青黛散等外塗,或複方維甲酸藥膜外用。
(3)少數孤立或肥大型及外用藥物無效者可用醋酸潑尼鬆龍或地塞米鬆加等量1%鹽酸普魯卡因注射液皮損處皮下注射,每周1~2次,4次為1療程。
4、物理治療及手術治療
(1)光化學療法(PUVA):有報道用光化學療法治療扁平苔蘚有效,臨床得到緩解,組織學上也顯示皮損內炎症細胞消失,痊愈者未見複發,故認為用PUVA治愈扁平苔蘚後無需再用維持量鞏固療效。
(2)激光:紅斑鱗屑性損害可用氬離子激光照射;疣狀增殖、肥厚性斑塊等損害可采用二氧化碳激光燒灼,口腔糜爛型扁平苔蘚也可用二氧化碳激光治療,但可能複發。
(3)手術治療:對小範圍的潰瘍性損害或有癌變者可行手術切除。
5、中醫療法
(1)風濕蘊阻型:
治法:去風利濕,活血通絡。
方藥:止癢合劑加丹參15g、雞血藤30g、赤芍10g、僵蠶10g。
(2)虛火上炎型:
治法:補益肝腎,滋陰降火。
方藥:知柏地黃丸加沙參30g、麥冬10g、元參15g、女貞子10g等藥。口腔糜爛重者加金蓮花、金果欖。
單方成藥:風濕蘊阻型可單用秦艽丸等活血通絡藥,也可同時服用除濕丸。虛火上炎型可服用養陰清肺丸。
局部治療:中藥可用古月粉10g、粉霜神丹10g,或雄黃解毒散30g、加入百部酒100ml外擦。
二、預後
本病病程慢性,持續數月至數年,多數在1~2年自行消退。口腔損害可持續20年以上。愈後遺留暫時性色素沉著、色素減退或萎縮性瘢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