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地圖 網友投稿

疾病大全

當前位置: 首頁> 疾病大全> 皮膚> 盤尾絲蟲病

盤尾絲蟲病簡介

相關問答

  盤尾絲蟲病(onchocerciasis)是由旋盤尾絲蟲寄生於眼部或皮下組織的一種寄生蟲病,主要臨床特征為眼部損害,可致失明,故又稱河盲症(river blindness)。

【詳情】

01盤尾絲蟲病的發病原因有哪些

  盤尾絲蟲病因盤尾絲蟲感染而引發。盤尾絲蟲成蟲線狀,白色,兩端漸細而鈍圓,雌蟲長33.5~50mm,寬0.27~0.40mm,雄蟲長19~42mm,寬0.13~0.21mm,微絲蚴活動性強,無鞘膜,微絲蚴有大小兩種,大者長,寬為(285~368)μm×(6~9)μm;小者長,寬為(150~287)μm×(5~7)μm,很少見於外周血液,主要見於雌蟲附近的結締組織和皮膚的淋巴管內,眼組織及尿內亦可查見,周期性不明顯,可存活約30個月,當中間宿主蚋叮人時,不僅吸血並且吸取皮膚組織液,微絲蚴即隨組織液被蚋吞入,到達胸肌,約6~7天後發育成感染期幼蟲,並移行至蚋的下唇,當蚋再叮人時,幼蟲即進入人體使人感染,幼蟲發育為成蟲約1年,成蟲壽命不超過18年,一般8~10年。

02盤尾絲蟲病容易導致什麼並發症

  盤尾絲蟲病除了一般症狀外,還會引起其他疾病,本病引起的並發症有侏儒症、股疝、青光眼、視神經萎縮等。所以一經發現,需積極治療,平時也應做好預防措施。

03盤尾絲蟲病有哪些典型症狀

  盤尾絲蟲病可從無症狀到嚴重損傷(包括失明)。皮膚和眼睛是易受損害的器官。
  皮膚損害包括多種皮損、結節、水腫性紅斑、丘疹、苔蘚化異位皮炎、色素沉著,皮下結節多見,直徑0.5~3cm,質軟,無痛,活動或與基底組織粘連,多見於胸、臂、膝、肘、頭部,在骨髓突起處附近。多種皮損可同時出現,一種皮損可演變成別的皮損。瘙癢是感染的一個首要症狀。最後可導致皮膚萎縮,彈性喪失,色素減退,腹股溝淋巴結節常腫大。
  眼部損害包括結膜炎、感覺刺激、角膜炎、虹膜炎、脈絡膜炎、視神經炎,最終導致失明。

04盤尾絲蟲病應該如何預防

  預防盤尾絲蟲病,主要是避免疫區活動,由於此病是由黑蠅傳播的,所以消滅黑蠅已成為控製此種疾病的一個重要方麵患者的飲食以清淡、易消化為主,多吃蔬果,合理搭配膳食,注意營養充足此外,患者還需注意忌辛辣、油膩、生冷的食物

05盤尾絲蟲病需要做哪些化驗檢查

  盤尾絲蟲病主要有皮膚和眼部檢查。從腫物穿刺液或用皮樣活檢夾,取少量表皮置於載玻片上加生理鹽水進行活檢,查見微絲蚴,此外,微絲蚴偶可在尿及血液中找到,迄今各種免疫診斷方法,實用意義不大,尚需進一步研究。裂隙燈、檢眼鏡直接查見眼前房中的微絲蚴,或外科手術摘除皮下結節中查見成蟲。

06盤尾絲蟲病病人的飲食宜忌

  盤尾絲蟲病應注意合理飲食,飲食宜清淡,忌辛辣刺激性食物。注意休息。其中具有食療效果的為香椿醬。患者的飲食以清淡、易消化為主,多吃蔬果,合理搭配膳食,注意營養充足。此外,患者還需注意忌辛辣、油膩、生冷的食物。

07西醫治療盤尾絲蟲病的常規方法

  盤尾絲蟲病的治療主要為保守藥物治療,具體如下:

1.伊維菌素本品對成蟲無作用,但對微絲蚴和在子宮內正在發育的微絲蚴胚胎有較強作用,劑量150μg/kg體重,空腹頓服,1年1次或6個月1次,1次服藥後在1個月內微絲蚴幾乎全部消失,並維持低密度達半年,以後微絲蚴數量又逐漸上升,因此,在流行區需要1次/年治療,副作用表現為頭痛、肌痛、發熱、厭食、失眠等,不經處理24h內症狀自行消失,副作用的產生與治前微絲蚴的密度有關,宿主對垂死的微絲蚴的炎症反應是引起副作用的主要原因。孕婦,有嚴重中樞神經係統疾病、急性疾病者,5歲以下兒童或小於15kg體重者,產後1周內哺乳婦女禁用。

2.乙胺嗪此藥效果好,但副作用大,可作為不能使用伊維菌素治療者的藥物,乙胺嗪可殺死微絲蚴,劑量0.5mg/kg,第1天服1次,第2天相同劑量2次,如副作用不嚴重,增至2mg/kg,3次/d,連續服l0天。

3.舒拉明鈉(蘇拉明)本品雖能殺死成蟲,但毒性大,除少數病例外,不能作為常規應用,一般成人首次量為0.5g,以後1g/周,總量不超過4.5~5.5g,均為靜脈緩慢注射,副作用為發熱、肌痛、皮炎,嚴重者可發生腎損害。

相關文章

微信掃一掃

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