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地圖 網友投稿

疾病大全

當前位置: 首頁> 疾病大全> 皮膚> 尾蚴性皮炎

尾蚴性皮炎簡介

相關問答

  除寄生於人的血吸蟲外,自然界還有許多動物血吸蟲,它們的尾蚴可侵入人皮膚,產生尾蚴皮炎。這主要包括鳥類與哺乳動物的血吸蟲。在中國水稻種植區均見該病。能引起本病的血吸蟲種類頗多,主要是寄生於鴨類的包氏毛畢吸蟲和寄生於牛、羊的土耳其斯坦東畢吸蟲的尾蚴。因人不是這些血吸蟲的適宜寄主,尾蚴鑽入皮膚後可於局部組織內被殺滅,即使進入血液流到肺部,也不能存活。尾蚴侵入後分泌的蛋白酶及尾蚴死亡後釋出的蛋白質和多糖均具抗原性,可產生變態反應而引起皮炎。

【詳情】

01尾蚴性皮炎的發病原因有哪些

  尾蚴性皮炎的發生主要是由於鳥類和哺乳動物的血吸蟲感染所致,具體發病原因及機製如下敘述。

一、尾蚴性皮炎的發病原因

  1、鳥類和哺乳動物的血吸蟲

  尾蚴皮炎的病原十分相似,因為鳥類和哺乳動物的血吸蟲種類繁多,均可引起尾蚴皮炎。在我國南方廣泛流行的稻田皮炎的病原主要是寄生於家鴨的毛畢屬血吸蟲,其中尤其是包氏毛畢吸蟲(T.paoi)。成蟲寄生在家鴨門靜脈內。中間宿主為椎實螺屬(Lymnea)。鴨感染毛畢蟲後經過10~12天發育成熟,即能產卵。包氏毛畢吸蟲卵兩端長而尖細,中央廣大,呈梭形,內有成熟毛蚴。毛蚴孵出後,侵入椎實螺,經1個月左右發育,釋出尾蚴,又感染新的小鴨,完成其生活史。毛畢屬尾蚴有眼點,具趨光性,內有5對穿刺腺。

2、東畢吸蟲

  東畢吸蟲屬的睾丸數目較多,卵巢呈扭曲螺旋狀為其特點。貝類中間宿主為卵圓蘿卜螺(Radixovata),滋生於水流緩慢,水草、蘆葦叢生的水塘與水溝中。蘿卜螺感染毛蚴後,經22~25天發育繁殖,逸出尾蚴。東畢吸蟲屬尾蚴不具眼點,有5對穿刺腺,從皮膚侵入。

3、梭形血吸蟲

  此外,國外報告梭形血吸蟲(Schistosomaspindale)、牛血吸蟲(S.bovis)與羊血吸蟲(S.matthei)尾蚴也均可引起尾蚴皮炎。有澳血吸蟲屬(Austrobilharzia)引起的鳥類血吸蟲尾蚴皮炎。終宿主為各種水鳥,以海水中甲殼類為中間宿主。澳血吸蟲屬尾蚴有穿刺腺6對,生活在海水中。

二、尾蚴性皮炎的發病機製

  尾蚴侵入皮膚後被大量白細胞包圍,引起炎症反應,最初可能是尾蚴穿刺腺分泌物的作用,以後則由於蟲體死亡後的刺激反應。動物實驗證明,這是一種過敏反應,初次感染皮膚損害較輕,多次重複感染後則產生強烈炎症反應,在表皮與真皮層有大量單核細胞浸潤與水腫。

02尾蚴性皮炎容易導致什麼並發症

  尾蚴性皮炎感染後第2~3天最為嚴重,此後逐漸消退,但在搔癢摩擦後,皮炎又可出現,經搔破後常繼發細菌感染產生膿皰。尾蚴性皮炎經搔破後常繼發細菌感染,尾蚴皮炎以位於手足處為多。

03尾蚴性皮炎有哪些典型症狀

  尾蚴性皮炎主要表現有皮膚局部刺痛、紅斑、劇烈瘙癢、水腫等,具體臨床表現如下敘述:

  人皮膚與含尾蚴疫水接觸,尾蚴經皮膚進入人體,待水分蒸發後,患者感覺皮膚局部刺痛,5~10分鍾後局部出現紅斑。多次重複感染的過敏患者,局部或全身可出現蕁麻疹。約1.5h後,皮損消退,殘留少量斑疹。數小時後局部劇烈瘙癢、水腫,轉變為丘疹與皰疹,以感染後第2~3天最為嚴重,此後逐漸消退,但在搔癢摩擦後,皮炎又可出現,經搔破後常繼發細菌感染產生膿皰。尾蚴皮炎一般限於接觸疫水的部位,常見於小腿、手及前臂。

04尾蚴性皮炎應該如何預防

  尾蚴性皮炎的預防主要是通過避免與疫水接觸,從而防止病原菌的感染,其具體預防措施如下敘述

1、個人防護:避免與疫水接觸,尤其有尾蚴皮炎史者,以防再發如下水田作業時穿塑料套服、外用塑料套膜等防止尾蚴鑽入皮膚;也可在下水田前塗皮膚防護劑,如15%鄰苯二甲酸二丁酯軟膏或乳劑接觸疫水後,迅速將皮膚拭幹,局部可試用乙醇擦洗對海水浴場,尾蚴皮炎由澳血吸蟲引起,尚無實際有效的預防措施盡量不要吃生的或未熟透的豬、牛、雞、鴨、羊、兔等肉類食品嚴格執行生熟炊具分開,注意個人衛生加強飲食攤點的衛生檢疫,患囊蟲病者不得從事飲食行業工作

2、滅螺和滅尾蚴:結合農業上施用化肥及農藥進行,可以選用稀氨溶液、碳酸氫銨、五氯酚鈉、氯硝柳胺、茶子餅

05尾蚴性皮炎需要做哪些化驗檢查

  尾蚴性皮炎主要是通過皮膚活檢及糞便檢查出血吸蟲尾蚴,具體檢查方法如下敘述。

1、皮膚活組織檢查:感染早期(最好在2~3h內),在表皮和真皮之間發現血吸蟲尾蚴可確診。

2、糞便塗片鏡檢:查找蟲卵或孵出毛蚴。

06尾蚴性皮炎病人的飲食宜忌

  尾蚴性皮炎飲食保健需要注意飲食清淡,多吃蔬菜水果等富含維生素和纖維素的食物。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可以多吃點番茄、胡蘿卜、大白菜、冬瓜等食物;同時可以適當的加強營養,多吃豆製品、魚類等。注意不宜食入過多的糖和脂肪,因為本病的發生多與糖和脂肪的代謝有關,多脂多糖的食物易使病情加重。

07西醫治療尾蚴性皮炎的常規方法

  尾蚴性皮炎的治療以幹燥、收斂、止癢為原則,應注意清潔,少用熱水及肥皂。出現浸漬時可外用粉劑(如枯礬、氧化鋅、滑石粉),每天數次。糜爛時可用具有消炎、抗感染及收斂作用的溶液進行濕敷,如0.1%依沙吖啶(雷佛奴爾)、鋅銅合劑(達裏波液),亦可搽3%甲紫(龍膽紫液)、20%鞣酸甘油或鞣酸軟膏(鞣酸、甘油、樟腦、苯酚、亞硫酸鈉、滑石粉、石蠟、凡士林)。繼發感染可根據輕重情況,用0.1%依沙吖啶(雷佛奴爾)溶液、1%小檗堿(黃連素)溶液或黃柏、生地榆各15克,煎水浸洗或濕敷。炎症明顯伴淋巴管、淋巴結炎症或發熱者,可局部或全身用抗生素治療。

  1:5000高錳酸鉀浸泡或用淡鹽水洗淨患處,再抹以抗生素軟膏。局部治療可外用爐甘石洗劑、樟腦酒精、魚黃軟膏等止癢藥物。過敏反應嚴重者可酌情內服抗組胺藥或糖皮質激素。皮膚紅腫消退後可塗擦氫化可的鬆霜,繼發細菌感染可局部或全身應用抗生素治療。東畢吸蟲引起的尾蚴皮炎多發於北方,可采用吡喹酮對東畢吸蟲的宿主――牛、羊等進行驅蟲治療。

相關文章

微信掃一掃

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