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地圖 網友投稿

疾病大全

當前位置: 首頁> 疾病大全> 皮膚> 過敏性蕁麻疹

過敏性蕁麻疹簡介

相關問答

  過敏性蕁麻疹是過敏引起的一種變態反應,過敏原導致機體出現特異抗體IgE(免疫球蛋白E),最終導致身體出現蕁麻疹症狀。

  過敏性蕁麻疹主要表現為皮膚突發瘙癢,隨即出現成片鮮紅色或蒼白色的風團,且發病較快,發病時迅速發滿全身,相對治愈也較快,數小時後即可消退,但舊的風團剛消去,新的風團又趕來了,此起彼伏,一天反複多次。對於病因明確的蕁麻疹,應該避免接觸病因,對於病因不明的,應盡量減少促發因素,在發病期間不吃海鮮,牛羊肉等蛋白類食物,戒煙酒,濃茶,咖啡等辛辣,刺激食物,慎用可能致敏的藥物。 對於過敏原檢測陽性者可行脫敏療法。

  過敏性蕁麻疹主要是因為過敏原的緣故,碰到過敏原,就會發作,發作時手腳特別癢,四肢麻木,呼吸也很困難,頭也是麻木的,然後身上就會出一些黃豆大的水皰狀的疹子。發作時吃上一些藥大概再3個小時左右就會全消,和正常時一樣,過後看不出來。過敏性蕁麻疹的特點就是出現一塊塊斑狀及大小不一的風團,並且伴有劇烈的瘙癢感。很多人都知道蕁麻疹是由於過敏原因引起的。其實蕁麻疹與情緒緊張也有著很密切的關係。

  過敏性蕁麻疹患者除對海鮮、藥物等過敏外,近來氣候多變,患者受呼吸道感染等因素影響,也會發生機體過敏反應,導致皮膚出現蕁麻疹,主要表現為全身皮膚有紅色風團,呈斑片狀,皮膚瘙癢。

【詳情】

01過敏性蕁麻疹的發病原因有哪些

  過敏性蕁麻疹的發病因素有:

1、感染因素:包括病毒、細菌、真菌和寄生蟲如蛔蟲等就很有可能引發此病。

2、食物當中以魚:蝦、蟹海鮮類,蛋類最常見,其次為香料,某些調味品亦可引起過敏性蕁麻疹。

3、物理因素:如冷熱、日光、摩擦和壓力等都可引起過敏性蕁麻疹。此外,還有一些疾病如內分泌障礙等亦可引起本病。

4、動植物因素:如昆蟲叮咬或吸入花粉、羽毛、皮屑等。

5、藥物因素:非常常見,比如青黴素通過免疫機製引發過敏性蕁麻疹。而常見的藥物阿司匹林一類的為組胺釋放物,能直接使肥大細胞釋放組織胺引發過敏性蕁麻疹。

6、精神神經因素:過度緊張或者興奮也有可能引起過敏性蕁麻疹。

02過敏性蕁麻疹容易導致什麼並發症

  過敏性蕁麻疹病情嚴重者可有心慌、煩躁、惡心、嘔吐,甚至血壓降低等過敏性休克症狀。

  部分患者可累及胃腸道引起粘膜水腫。在發生風團的同時,出現腹痛,有時十分劇烈,頗似急腹症;亦可發生腹瀉,伴有裏急後重及粘液稀便。

  若累及喉頭粘膜則有呼吸困難,甚至窒息。如伴有高熱、寒戰脈速等全身中毒症狀,應特別警惕有無嚴重感染如敗血症等的可能。

03過敏性蕁麻疹有哪些典型症狀

  急性過敏性蕁麻疹起病常較急,皮膚突然發癢,很快出現大小不等的鮮紅色風團,呈圓形、橢圓形或不規則形,多孤立散在,亦可融合成片。但如微血管內血清滲出急劇,壓迫管壁,風團可呈蒼白色,表麵毛孔顯著如桔皮樣。數小時內水腫減輕,風團變為紅斑而漸消失,但新的風團陸續發生,此伏彼起,一日之內可多次發生。病情嚴重者可有心慌、煩躁、惡心、嘔吐,甚至血壓降低等過敏性休克症狀。部分患者可累及胃腸道引起粘膜水腫。在發生風團的同時,出現腹痛,有時十分劇烈,頗似急腹症;亦可發生腹瀉,伴有裏急後重及粘液稀便。若累及喉頭粘膜則有呼吸困難,甚至窒息。如伴有高熱、寒戰脈速等全身中毒症狀,應特別警惕有無嚴重感染如敗血症等的可能。

  患者血液常規檢查常有嗜酸性白細胞增高。若有嚴重金黃色葡萄球菌感染時,白細胞總數常增高或細胞計數正常而嗜中性百細胞的百分比增多,或同時有中毒性顆粒。

  慢性蕁麻疹全身症狀一般較輕,風團時多時少,反複發生,常達數月或若幹年之久。有的有時間性,如晨起或臨睡前加重,有的則無一定規律。大多數患者不能找到病因,其病頑強難治。

04過敏性蕁麻疹應該如何預防

  預防過敏性蕁麻疹的措施如下:

1、注意衛生,避免不良刺激

  有過敏性蕁麻疹病史的人,要注意保持室內外的清潔衛生,家中要少養貓、狗之類的寵物避免吸入花粉、粉塵等對風寒暑濕燥火及蟲毒之類,要近而遠之生活規律以適應外界環境的變化喝酒、受熱、情緒激動、用力等都會加重皮膚血管擴張,激發或加重蕁麻疹橡皮手套、染發劑、加香料的肥皂和洗滌劑、化纖和羊毛服裝等,對於過敏體質的人或蕁麻疹患者都可能成為不良刺激,應予避免患寒冷性蕁麻疹的人不要去海水浴場,也不能洗冷水浴,冬季要注意保暖

2、注意飲食,避免誘因

  過敏性蕁麻疹的發病與飲食有一定的關係,某些食物可能是誘因例如魚蝦海鮮,含有人工色素、防腐劑、酵母菌等人工添加劑的罐頭、醃臘食品、飲料等都可誘發蕁麻疹另外,過於酸辣等有刺激性的食物也會降低胃腸道的消化功能,使食物殘渣在腸道內滯留的時間過長,因而產生蛋白腖和多肽,增加人體過敏的機率

3、保持健康心態,提高身體抵抗力

  過敏性蕁麻疹的發作和加重,與人的情緒或心理應激有一定的關係

05過敏性蕁麻疹需要做哪些化驗檢查

過敏性蕁麻疹是一種皮膚變態反應性的皮膚病,跟飲食不當,接觸不良等原因有關係的。首先可以進行過敏原檢查,另外根據不同類型的蕁麻疹進行進一步實驗室檢查。

蕁麻疹的臨床分型:

  1、膚劃痕症  亦稱人工蕁麻疹(factitious urticaria)。用手搔抓或用鈍器劃過皮膚後,沿劃痕發生條狀隆起,伴有瘙癢,不久消退。可單獨發生或與蕁麻疹伴發。

  2、血管性水腫

  亦稱巨大蕁麻疹(giant urticaria)主要發生於組織疏鬆的部位,如眼瞼、口唇、外生殖器等處。多為單發,偶發於兩處以上。損害為突然發生的局限性腫脹,累及皮下組織,邊界不清,表麵膚色淡紅或正常、發亮,觸之有彈性感,持續1~3日可自行消退,但可在同一部位反複發作。若發生於喉頭粘膜,可引起呼吸困難,甚至窒息導致死亡。

  3、)冷性蕁麻疹

  可分為兩種:一種為家族性,為常染色體顯性遺傳,較罕見。於出生後不久或早年發病,終生反複不止。遇冷後除發風團外,可同時有發熱、寒戰、頭痛、關節痛等症狀。發作時有嗜中性白細胞增多。被動轉移實驗陰性。另一種為獲得性,較多見於女性青年,在氣溫驟降,接觸冷風、冷水或冷物後,於暴露或接觸冷物部位產生風團或斑塊性水腫,持續半小時乃至3~4小時。重者可有手麻、唇麻、氣緊、心悸、腹痛、腹瀉、暈厥甚至休克等,偶為溺水死因。有時進食冷飲可引起口腔或喉頭腫脹。被動轉移實驗陽性。若以小塊方冰置患者前臂屈麵作激發實驗,5分鍾後可得陽性結果。冷性蕁麻疹的發生機理至今尚未圓滿闡明,或認為寒冷使某種正常代謝產物轉變為抗原,從而引起抗體(IgE)的產生;或認為寒冷直接使局部皮膚組胺釋放。亦有認為由於遺傳因素,病人血清中a2球蛋白C1酯酶抑製素缺乏所致。

  冷性蕁麻疹可為某些疾病的症狀之一,如冷球蛋白血症(骨髓瘤、巨球蛋白血症、係統性紅斑狼瘡),陣發性冷血紅蛋白尿症(梅毒症),冷纖維蛋白原血症、冷溶血症等。

  4、膽堿能蕁麻疹(cholinergic urticaria) 多見於青年,由於運動、受熱、情緒緊張,進食熱飲或酒精飲料等誘發因素促使乙酰膽堿作用於肥大細胞而發生。風團在受刺激後數分鍾即出現,,直徑約2~3毫米,周圍有一較大紅暈,常散發於軀幹上部和上肢,不互相融合,半小時至一小時內消退。自覺劇癢。有時僅有劇癢而無皮疹。偶伴發乙酰膽堿的全身反應,如流涎、頭痛、脈緩、瞳孔縮小及痙攣性腹痛、腹瀉等症狀,嚴重者可致昏厥。病程一般經數年後漸趨好轉。以1:5000乙酰膽堿(methacholine)作皮試或劃痕試驗可產生陽性結果

  5、日光性蕁麻疹

  日光性蕁麻疹(solar urticaria)較少見。風團發生於暴露日光部位的皮膚,有癢和針刺樣感,有時透過玻璃的日光亦可誘發。嚴重時有全身反應如畏寒、乏力、暈厥、痙攣性腹痛等。以波長300毫微米左右的紫外線敏感作用最強。對285~320毫微米紫外線過敏者血清中可含有某種球蛋白抗體(可能是IgE)可使被動轉移試驗陽性。

  6、壓迫性蕁麻疹

  壓迫性蕁麻疹(pressure urticaria)皮膚受壓後約4~6小時,局部發生腫脹,累及皮膚及皮下組織,持續8~12小時消退。特別容易發生於行走後的足底部和臀部受壓迫後的部位。機理不明,可能與皮膚劃痕症相似。

06過敏性蕁麻疹病人的飲食宜忌

  過敏性蕁麻疹患者應該避免吃含有人工添加物的食品,多吃新鮮蔬果。油煎、油炸或是辛辣類的食物較易引發體內的熱性反應的食物少吃。多吃堿性食物如:葡萄、綠茶、海帶、蕃茄、芝麻、黃瓜。

  番茄內含豐富的維生素A、維生素B1、維生素B2、維生素C、煙酸,維生素E,還含有蘋果酸、檸檬酸,鈣、磷、鐵及番茄堿等物質。具有生津止咳、健胃消食、涼血平肝、清熱等功效。番茄中的果酸對維生素C有保護作用,故而能有效地補充維生素C;番茄堿有抑菌消炎、降低血管通透性作用,所以外用番茄汁治療過敏性蕁麻疹,可起到止癢收斂的作用。

  韭菜內含胡蘿卜素、維生素B、維生素C及鈣、磷、鐵、蛋白質、纖維素等。韭菜還有解毒祛濕的功效,適合過敏性蕁麻疹患者食用。

07西醫治療過敏性蕁麻疹的常規方法

1.一般治療

  由於蕁麻疹的原因各異,治療效果也不一樣。治療具體措施如下:

  (1)去除病因 對每位患者都應力求找到引起發作的原因,並加以避免。如果是感染引起者,應積極治療感染病灶。藥物引起者應停用過敏藥物;食物過敏引起者,找出過敏食物後,不要再吃這種食物。

  (2)避免誘發因素 如寒冷性蕁麻疹應注意保暖,乙酰膽堿性蕁麻疹減少運動、出汗及情緒波動,接觸性蕁麻疹減少接觸的機會等。

 2.藥物治療

  (1)抗組胺類藥物 ①H受體拮抗劑 具有較強的抗組胺和抗其他炎症介質的作用,治療各型蕁麻疹都有較好的效果。常用的H1受體拮抗劑有苯海拉明、賽庚啶、撲爾敏等,阿伐斯汀、西替利嗪、咪唑斯丁、氯雷他定、依巴斯汀、氮卓斯汀、地氯雷他定等;單獨治療無效時,可以選擇兩種不同類型的H1受體拮抗劑合用或與H2受體拮抗劑聯合應用,常用的H2受體拮抗劑有西咪替丁、雷尼替丁、法莫替丁等。用於急、慢性蕁麻疹和寒冷性蕁麻疹均有效。劑量因人而異。②多塞平 是一種三環類抗抑鬱劑,對慢性蕁麻疹效果尤佳,且不良反應較小。對傳統使用的抗組胺藥物無效的蕁麻疹患者,多塞平是較好的選用藥物。

  (2)抑製肥大細胞脫顆粒作用,減少組胺釋放的藥物 ①硫酸間羥異丁腎上腺素為 β2腎上腺受體促進劑,在體內能增加cAMP的濃度,從而抑製肥大細胞脫顆粒。②酮替酚 通過增加體內cAMP的濃度,抑製肥大細胞脫顆粒,阻止炎症介質(如組胺、慢反應物質等)的釋放。其抑製作用較色甘酸鈉強而快,並可口服。③色甘酸鈉 能阻斷抗原抗體的結合,抑製炎症介質的釋放。若與糖皮質激素聯合作用,可減少後者的用量,並增強療效。 ④曲尼司特 通過穩定肥大細胞膜而減少組胺的釋放。

  (3)糖皮質激素 為治療蕁麻疹的二線用藥,一般用於嚴重急性蕁麻疹、蕁麻疹性血管炎、壓力性蕁麻疹對抗組胺藥無效時,或慢性蕁麻疹嚴重激發時,靜脈滴注或口服,應避免長期應用。常用藥物如下:①潑尼鬆;②曲安西龍;③地塞米鬆;④得寶鬆。緊急情況下,采用氫化可的鬆、地塞米鬆或甲潑尼龍靜脈滴注。

  (4)免疫抑製劑 當慢性蕁麻疹患者具有自身免疫基礎,病情反複,上述治療不能取得滿意療效時,可應用免疫抑製劑,環孢素具有較好的療效,硫唑嘌呤、環磷酰胺、甲氨蝶呤及免疫球蛋白等均可試用,雷公藤也具有一定療效。由於免疫抑製劑的副反應發生率高,一般不推薦用於蕁麻疹的治療。

  另外,降低血管通透性的藥物,如維生素C、維生素P、鈣劑等,常與抗組胺藥合用。由感染因素引起者,可以選用適當的抗生素治療。

相關文章

微信掃一掃

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