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地圖 網友投稿

疾病大全

當前位置: 首頁> 疾病大全> 皮膚> 潰瘍分枝杆菌感染

潰瘍分枝杆菌感染簡介

相關問答

  潰瘍分枝杆菌感染(mycobacteriumulceransinfection),世界各地都有,主要在熱帶雨林地區。本菌的自然宿主和人類傳播途徑尚不清楚,昆蟲可能是傳播媒介。皮損好發於前臂及小腿。起初為堅實無痛性皮下結節,破潰後形成壞死性潰瘍,邊緣呈穿鑿性緩慢擴大,周圍皮膚隆起,有浸潤及色素沉著,表麵幹燥,潰瘍底部為黏著性灰色假膜,一般潰瘍較為表淺,個別可深及骨膜。可分為潰瘍前期(早期)、潰瘍期、潰瘍後期。組織病理有所不同,確診需作培養及動物接種。全身治療氯法齊明療效較好。

【詳情】

01潰瘍分枝杆菌感染的發病原因有哪些

  潰瘍分枝杆菌感染的病原菌為腐生寄生菌,生長緩慢,為非產色分枝杆菌,培養後生長溫度在24~31℃,3~5周形成菌落。本菌的自然宿主和人類傳播途徑尚不清楚,可能通過破損的皮膚接觸汙染的水、土或植物而感染,水中昆蟲叮咬後也可感染,人與人之間飛沫傳播尚未被證實。潰瘍分枝杆菌可產生一種可溶性多肽毒素、破壞組織、抑製單核細胞和T細胞反應。

02潰瘍分枝杆菌感染容易導致什麼並發症

  潰瘍分枝杆菌自損傷的皮膚及黏膜或消化道、呼吸道進入人體後,首先被吞噬細胞吞噬,進入淋巴結,有時可在其中存活並生長繁殖形成感染灶,約2~3周後可進入血液循環產生菌血症。繼之在網狀內皮係統如肝、脾、骨髓內生長形成新的感染病灶,並可多次反複衝破細胞進入血循環中,則再一次引起菌血症和臨床急性症狀,表現為平均2~3周的發熱期,每間隔約3天~2周,發熱又反複,產生波浪狀的熱型,故稱為波浪熱。

03潰瘍分枝杆菌感染有哪些典型症狀

  皮損好發於前臂及小腿,起初為堅實無痛性皮下結節,破潰後形成壞死性潰瘍,邊緣呈穿鑿性緩慢擴大,周圍皮膚隆起,有浸潤及色素沉著,表麵幹燥,潰瘍底部為黏著性灰色假膜,一般潰瘍較為表淺,個別可深及骨膜,病人沒有全身症狀,局部淋巴結不腫大,不發熱,一般皮損呈單發,但也可在周圍見有衛星病灶,幾個月後可自行痊愈,極個別可持續數年,病程越長,皮損越大,由於瘢痕攣縮引起嚴重畸形。

  皮損為單發的結節或潰瘍,局部淋巴結不腫大,無全身症狀,潰瘍底塗片或組織切片可見到大量抗酸杆菌,確診需作培養及動物接種。

04潰瘍分枝杆菌感染應該如何預防

  醫療機構應當高度重視分枝杆菌醫院感染的預防與控製工作,加強組織領導,強化安全意識,嚴格執行《醫院感染管理辦法》及有關醫院感染控製的技術和標準,明確並落實各部門預防和控製醫院感染的職責,建立醫院感染管理責任製針對非結核分枝杆菌流行病學特點及醫院感染預防與控製的各個環節,製定並完善相應的規章製度和工作規範,切實從管理及技術等方麵采取有效措施,加強管理

05潰瘍分枝杆菌感染需要做哪些化驗檢查

潰瘍分枝杆菌感染的組織病理檢查:

  一、潰瘍前期(早期)

  皮下脂肪組織壞死、細胞核消失、纖維蛋白沉著、細小的鈣質沉著可見於壞死部位,網狀纖維增加,病灶中心有杆菌菌落,大的菌落經抗酸染色肉眼可見,離開壞死部位杆菌劇減,無顯著炎性反應,在壞死部位及周圍無充血及細胞浸潤。

二、潰瘍期

  真皮膠原纖維變性,汗腺周圍水腫,小血管周圍有炎症細胞浸潤;表皮變性形成潰瘍。

三、潰瘍後期

  大約潰瘍形成3周後,部分病灶內可見到巨細胞和泡沫細胞,表皮下有帶狀分布的淋巴細胞浸潤,壞死組織上方可出現結核結節樣肉芽組織。

06潰瘍分枝杆菌感染病人的飲食宜忌

  潰瘍分枝杆菌患者飲食宜清淡,多吃新鮮蔬菜瓜果、豆類、蘑菇類食物。多吃富含維生素a、b、c的食物。忌食動物蛋白性食物和海鮮發物,不吃辛辣刺激性食物,忌煙酒。

07西醫治療潰瘍分枝杆菌感染的常規方法

  潰瘍分枝杆菌感染的全身治療,氯法齊明(氯苯吩嗪)療效較好,局部治療小結節隻需切除,大結節及潰瘍切除後需植皮,應積極預防繼發感染。

相關文章

微信掃一掃

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