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發病原因
可能和常染色體顯性遺傳有關。中醫認為本病係營血不足,致血虛生風,風勝則燥,皮膚失養而成。
2、發病機製
發病機製還不確切。可能為常染色體顯性遺傳。
一般毋須治療可以口服維生素A。肢端角化性皮膚異色症(acrokeratoticpoikiloderma)臨床表現為肢端皮膚角化,呈圓石子樣外觀,可擴展到手足背。伴皮膚異色症,尤其多見於曝光部位,亦可有水皰及苔蘚樣角化。
毛囊角化症可並發毛周的感染,由於毛孔被堵塞,故皮脂腺分泌物以及汗液都無法排出,淤積在毛囊內可誘發細菌感染。對於體質低下的患者,或長期使用免疫抑製劑以及有灰指甲等真菌感染的患者,如並發細菌感染可有發熱、皮膚腫脹、破潰及膿性分泌物流出等表現。
多見於青春發育期的男,女青年,皮損主要發生於雙上臂伸側,對稱性分布,病情重者也發生於雙大腿伸側或臀部,皮膚幹燥,有毛囊角化性小丘疹,丘疹頂部有灰色角質栓塞,有時毳毛在中心穿出或蜷曲在內,剝掉角質栓,可見微小的杯狀凹陷,密集成片,觸之粗糙似銼刀狀,呈正常膚色或淡紅色,冬季病情稍重,夏季病情減輕,冬季常伴有皮膚瘙癢症。
本病病因尚不明確,可能和環境因素、遺傳因素、飲食因素以及孕期的情緒、營養等具有一定的相關性故無法針對病因直接預防本病早期發現、早期診斷、早期治療對間接預防本病具有重要意義,同時也可以減少感染並發症的發生,對於已經出現感染的患者,應盡早使用抗生素治療
組織病理顯示表皮角化過度,毛囊口擴張,嵌有角質栓。
本病病理變化並不限於毛囊,無毛部位如掌蹠與口腔黏膜也被波及,故而本病並非隻是毛囊的疾病。口腔黏膜損害的組織象與皮損類似,也有陷窩及角化不良,但一般無典型的圓體形成。圓體見於粒層或角層,其中央為固縮的胞核或角化不良物質(大而圓,呈均勻嗜堿性),周圍繞以透亮的暈,暈四周可見嗜堿性角化不良物質如同外殼。
穀粒見於角層與陷窩,胞漿極少,外形不清晰,核固縮伸長而常被染成嗜堿性。陷窩是小的裂隙樣表皮內水皰,通常位於基層上方,其中棘刺鬆解細胞過早地發生部分角化。
患者需要注意飲食生活規律,避免辛辣刺激食物,保持心態良好。
在飲食方麵,應以清淡為主,少吃辛辣,濃酒,濃茶。並且應該適量攝入高脂肪食物,脂肪能產生熱量幫助人們抵禦寒氣,並能使皮膚得到滋潤,脂肪食物也有利於維生素A和維生素E等脂溶性維生素的攝入,它們有防治皮膚幹燥和老化的作用。
皮膚瘙癢患者忌過多食用辛辣魚腥酒類等,以免皮膚瘙癢加劇。不斷搔抓不僅可使皮膚增厚,而且皮質變厚後反過來又加重了皮膚瘙癢,因此會形成愈抓愈癢、愈癢愈抓的惡性循環。
1、一般毋須治療:外塗10%尿素霜或0、05%維生素A酸軟膏可減輕症狀。口服維生素A或維生素E。近年來發現α-羥酸霜劑治療效果較好。
2、中醫療法:對脾虛蘊濕者,法宜健脾除濕潤膚,方用除濕胃苓湯加減。血虛風燥者,法宜養血疏風潤燥,方用養血潤膚飲加減,亦可用四物湯、溫經薏仁湯加減或除濕丸,潤膚丸及何首烏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