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發病原因
病因不明,可能是兒童對外界刺激的一種非特異性皮膚反應。
2、發病機製
發病機製也不很清楚;一般認為與某些物品接觸或機械摩擦有關例如玩沙土、玩具等,由於兒童好動且自製能力差,不注意接觸方式和姿勢,致使外露皮膚與沙土、玩具等摩擦物質頻繁接觸而導致發病。亦有人認為係病毒感染所致但尚待實驗證明。
由於本病可直接造成皮膚的完整性被破壞,且患兒常伴有明顯的皮膚瘙癢,故可因患者抓撓誘發皮膚細菌感染或者真菌感染,通常繼發於體質低下,或長期使用免疫抑製劑以及有灰指甲等真菌感染的患者,如並發細菌感染可有發熱、皮膚腫脹、破潰及膿性分泌物流出等表現。嚴重病例可導致膿毒血症,故應引起臨床醫生的注意。
均見於3~12歲兒童,以男孩多見,多於春夏以及初秋季發生,患兒常有玩沙土或接觸粗糙物品史,皮損常對稱分布,多局限於手背,前臂伸側,有時可見於指節,肘,膝等易受刺激摩擦的暴露部位,偶見廣泛累及腕,足和軀幹處,皮損為粟粒大小的扁平或半球形丘疹,常密集成片,但不融合,覆有微細糠秕樣鱗屑,呈輕度苔蘚樣變,炎症輕微,一般為正常皮色,較重者可呈淡紅色,一般無自覺症狀,有時出現輕度瘙癢感,本病具有自限性,但若暴露於原刺激後易複發,在整個病程中皮損均保持幹燥,無水皰,糜爛及滲出。
由於本病和玩耍沙土有關,又稱之為沙土性皮炎,預防措施應針對病因進行,避免玩耍沙土對於已經有皮膚感染的患兒,必須立即禁止與沙土的接觸,同時可以局部使用糖皮質激素軟膏,如皮炎平、氫化可的鬆軟膏塗擦治療對於有合並細菌感染的,應積極進行抗感染治療
臨床皮膚檢查:多於春夏以及初秋季發生,患兒常有玩沙土或接觸粗糙物品史。皮損常對稱分布,多局限於手背、前臂伸側,有時可見於指節、肘、膝等易受刺激摩擦的暴露部位,偶見廣泛累及腕、足和軀幹處。
組織病理:為非特異性炎症改變,包括角化過度,棘層肥厚和真皮輕度淋巴細胞浸潤。
摩擦性苔蘚樣疹除了常規的治療外,飲食上還要注意以下方麵:高營養、易消化的食物。合理搭配膳食。還應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的食物。
避免沙土等摩擦刺激,對學齡前兒童應多加看護,減少機械性摩擦的機會。一般僅需對症處理,如外用爐甘石洗劑或低濃度的角質促成劑的油膏如3%的黑豆餾油氧化鋅油膏,也可用皮質類固醇激素軟膏,每天3~4次。如有必要可全身應用抗組胺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