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發病原因
本病的確切病因尚不明,對本病的性質,大體上可歸納為3種認識:
1、認為本病是獨立疾病,與蕈樣肉芽腫不同。Sézary本人當時即指出本病雖然在組織病理學及細胞學上與MF有很大相似之處,但本病在周圍血內具有異形細胞,因此應與蕈樣肉芽腫區別開來。有人認為是一種良性可逆性疾病,主要發生於外表健康的老年,是由於遲發超敏反應的結果。但也可由其他疾病轉變而來,例如異位性皮炎、接觸性皮炎、藥物反應及植皮反應等。僅很少數病人轉變為惡性淋巴瘤。
2、認為本病是可在各種惡性淋巴瘤中出現的一種綜合征。
3、認為屬於蕈樣肉芽腫的一種亞型——紅皮症型,因為不論在光學顯微鏡下或電鏡下,均不能區別皮膚內的Sézary細胞與蕈樣肉芽腫細胞。
二、發病機製
發病機製還不清楚。通過免疫學的研究,Sézary細胞已被證明為T細胞,可在試管內用PHA刺激後合成DNA。與羊紅細胞形成花瓣,同時可以被特異性兔抗人T細胞的抗血清殺死。因此Sézary細胞與蕈樣肉芽腫細胞一樣,均來自T細胞。免疫表型主要為CD4。
塞澤裏綜合征並發為惡性淋巴瘤:淋巴細胞發生了惡變即稱為淋巴瘤,按照“世界衛生組織淋巴係統腫瘤病理分類標準”,目前已知淋巴瘤有近70種病理類型,大體可分為霍奇金淋巴瘤和非霍奇金淋巴瘤兩大類。在我國,霍奇金淋巴瘤占淋巴瘤的9%~10%,是一組療效相對較好的惡性腫瘤;非霍奇金淋巴瘤占全部淋巴瘤病例的90%左右,並且近十幾年來發病率逐年升高。
起病緩慢,自覺奇癢,皮損早期為局限性水腫性環狀或鱗屑性紅斑,有時呈濕疹樣,神經性皮炎樣,可暫時消退,數個月或數年後漸變成紅皮病,皮膚浸潤增厚,麵部略水腫,形如獅麵,眼瞼可以外翻,根據我們觀察,本病的紅皮病與一般紅皮病比較,有下列不同的表現:
1、帶棕黃色。
2、消退處出現結節,魚鱗病樣或苔蘚樣損害。
3、皮膚幹燥,尤以兩手背,易發生皸裂。
4、皮膚腫脹,容易擦破,皮膚因搔抓或其他物理性刺激常有色素沉著,偶或發生水皰,毛發可脫落,甲營養不良或脫落,部分患者掌,蹠角化過度,多數病例全身或局部淺表淋巴結腫大,常見於腹股溝,其次為腋下或頸部,病情緩解時可消退,晚期患者體重減輕,乏力,發熱和盜汗,肝,脾腫大,其他器官如心,腎,食管和硬腦膜等亦可受累,各種症狀的發生率可參見表2,病程一般較長,少數患者可自行緩解,晚期患者大多因免疫功能低下而死於繼發感染,有報道本病可發展成T淋巴母細胞性或免疫母細胞性淋巴瘤,也有報道發生在成功治療Hodgkin病後。
本病的特征為剝脫性紅皮病,奇癢,淺表淋巴結及肝,脾腫大,以及白細胞增多和血中S細胞增加(15%以上),一般不難診斷,但有時需與其他伴紅皮病表現的疾病(如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Hodgkin病,紅皮病型MF和成人T細胞白血病等)鑒別,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患者外周血中主要為成熟淋巴細胞,少數幼稚淋巴細胞的形態與S細胞不同,Hodgkin病患者外周血中無S細胞,與紅皮病型MF和成人T細胞白血病(ATL)的鑒別。
1、有良好的心態應對壓力,勞逸結合,不要過度疲勞:可見壓力是重要的癌症誘因,中醫認為壓力導致癌症預防過勞體虛引起免疫功能下降、內分泌失調,體內代謝紊亂,體內酸性物質沉積;壓力也可導致精神緊張引起氣滯血淤、毒火內陷等
2、加強體育鍛煉,增強體質:多在陽光下運動,多出汗可將體內酸性物質隨汗液排出體外,避免形成酸性體質
3、生活要規律:生活習慣不規律的人,如徹夜唱卡拉OK、打麻將、夜不歸宿等生活無規律,都會加重體質酸化,容易患癌症應當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從而保持弱堿性體質,使各種癌症疾病遠離自己
4、不要食用被汙染的食物:如被汙染的水,農作物,家禽魚蛋,發黴的食品等,要吃一些綠色有機食品(別是綠色蔬菜類),特要防止病從口入
5、每年主動做一次防癌檢查:每個人體內都有癌的基因細胞,但是不一定每個人都會得癌症但當你的免疫功能低下的時候,正常的細胞減少,癌細胞就會增多有腫瘤家族史的人最好一年檢查兩次身體;健康人則建議每年複查
6、本病起病緩慢,早期患者如治療合理,可以獲得多年緩解,少數患者可自行緩解
1、血象:白細胞一般為(15~20)×109/L,最高為238×109/L,並出現典型S細胞,S細胞>10%~15%者有診斷意義,常隨病情惡化而增加,可達80%,甚至90%以上。
2、骨髓象:早期正常,晚期可見S細胞,我們所見病例達29%。
3、其他:肝,腎功能,血清蛋白電泳和電解質測定一般正常,上海華山醫院皮膚科曾測所見病例的E花環試驗:Et和Ea與淋巴細胞轉化率均低於正常,說明患者細胞免疫功能低下,不僅如此,B淋巴細胞也僅為正常的50%,表明患者的體液免疫功能也降低。
常見白細胞增多達30000/mm3,周圍血,皮膚浸潤中和淋巴結內可見深腦回狀輔助T細胞(Sézary細胞),絕對數大於1000/mm3或循環中大於10%為塞澤裏綜合征的診斷標準。
4、病理檢查:真皮上部血管周圍出現不等量S細胞,S細胞也可侵入。
表皮內,形成Pautrier微膿腫,不同於MF者為其他浸潤細胞比較單一,僅見少數巨噬細胞,罕見中性粒細胞,漿細胞或嗜酸粒細胞,晚期細胞浸潤可擴展至真皮深層或皮下組織,可轉變成高度ML。
S細胞的直徑一般為10μm左右,胞核大,占整個細胞的80%以上,常不規則地凹陷成分葉狀,有時呈典型腦回狀或盤蛇狀,核染色質深,有的有核仁,胞漿少,呈嗜堿性,有時核周可見很多排列成圈形的一致性小空泡,空泡內含物對PAS染色呈陽性反應,耐澱粉酶,為中性黏多糖,S細胞的細胞化學。
5、免疫組化:淋巴樣細胞表達CD2,CD,CD5,CD45RO,CD8-和CD3O-,類似其他低度皮膚T細胞淋巴瘤,如MF,在大多數病例中,皮膚浸潤,周圍血和受累的表淺淋巴結中有TCR基因克隆重排。
飲食應以清淡而富有營養為主。多吃蔬菜、(如卷心菜和菜花等)及蘿卜、酸梅、黃豆、牛肉、蘑菇、蘆筍、薏苡仁等、食物中含有抗癌物質,水果、牛奶、甲魚等富含多種氨基酸、維生素、蛋白質和易消化的滋補食品。
腫瘤病人熱能消耗大,因此飲食要比正常人多增加20%的蛋白質。
少吃油膩過重的食物;少吃狗肉、羊肉等溫補食物;少吃不帶殼的海鮮、筍、芋等容易過敏的"發物";少吃含化學物質、防腐劑、添加劑的飲料和零食。忌食過酸、過辣、過鹹、煙酒等刺激物。
一、治療
與MF一樣。治療方法大致有3種:
1、局部用藥:早期用0.02%~0.05%氮芥生理鹽水溶液。
2、放射治療:包括X線和β線、放射性核素以及高能電子束等,對皮損也有些效果。
3、全身化療:適用於晚期患者。近年來多主張采用苯丁酸氮芥(瘤可寧),對某些病例療效較好。我們的1例初期一般情況良好,僅免疫功能低下,曾采用中藥和左旋咪唑等治療,似有一定緩解的作用。化療藥物包括瘤可寧等對晚期發展階段的療效並不滿意。治療困難,平均存活期約3年。小劑量甲氨蝶呤(MTX)有效率約50%。總存活率為8年左右。有些患者對光化學療法有效。其他療法如幹擾素α、維A酸類、小量苯丁酸氮芥和潑尼鬆、氟達拉濱和係統性化療亦可應用。
二、預後
本病起病緩慢,早期患者如治療合理,可以獲得多年緩解,少數患者可自行緩解。晚期患者大多因免疫功能低下而死於繼發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