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地圖 網友投稿

疾病大全

當前位置: 首頁> 疾病大全> 皮膚> 蜈蚣蜇傷

蜈蚣蜇傷簡介

相關問答

  蜈蚣俗稱“百足蟲”,屬多足綱,常在陰暗潮濕的牆角、磚縫、陰溝、腐木、樹皮、雜草叢中棲生。兩前足各具有一對附肢,這是一對毒肢,亦稱毒爪,爪末端呈鉤狀,中央為管狀與體內毒腺相通,當毒爪刺入皮膚時即放出毒汁,引起皮膚損傷和全身中毒症狀。皮膚被咬傷後於傷處發生兩個瘀點,繼之周圍皮膚出現腫脹,有灼熱、劇痛和刺癢感,所屬淋巴結和淋巴管發炎,輕者數天皮疹即可消退,重者局部皮膚發生紅腫或壞死外,還可出現發熱、惡心、嘔吐、頭暈、頭痛、心悸、譫語及抽搐等全身中毒症狀,尤其兒童可危及生命。

【詳情】

01蜈蚣蜇傷的發病原因有哪些

1、發病原因

  蜈蚣體扁長,長約6~7cm,軀幹有21節,兩側有很多足,對稱分布,兩前足各具有一對附肢,這是一對毒肢,亦稱毒爪,爪末端呈鉤狀,中央為管狀與體內毒腺相通,當毒爪刺入皮膚時即放出毒汁,引起皮膚損傷和全身中毒症狀。

2、發病機製

  蜈蚣毒肢,亦稱毒爪,刺入皮膚時即放出毒汁,引起皮膚損傷和全身中毒症狀。

02蜈蚣蜇傷容易導致什麼並發症

  蜈蚣蜇傷並發症為發熱、惡心、嘔吐、頭暈、頭痛、心悸、譫語及抽搐等全身中毒症狀,尤其兒童可危及生命。

 譫語:指病中神誌不清,胡言亂語,也泛指胡言亂語。其病因病理主要有:被火劫譫語者,誤汗譫語者,下利譫語者等等,主要是中熱之輕重。根據病症分為實證和虛證,據此做出對應的證治。

03蜈蚣蜇傷有哪些典型症狀

  皮膚被咬傷後於傷處發生兩個瘀點,繼之周圍皮膚出現腫脹,有灼熱,劇痛和刺癢感,所屬淋巴結和淋巴管發炎,輕者數天皮疹即可消退,若被大蜈蚣咬傷,由於注入體內的毒汁較多,除局部皮膚發生紅腫或壞死外,還可出現發熱,惡心,嘔吐,頭暈,頭痛,心悸,譫語及抽搐等全身中毒症狀,尤其兒童可危及生命。

04蜈蚣蜇傷應該如何預防

  關好門窗,定期整理房子,特別是角落廚房間別留死角蜈蚣比較喜歡潮濕的地方注意下水管道,特別是一樓的住戶要把浴缸的出水口塞住蜈蚣喜歡陰暗潮濕的地方,家庭預防中對潮濕的地方如廚房、牆角、床下可灑些生石灰,以阻止蜈蚣爬行在陰暗潮濕的環境中工作要加強個人防護,穿長袖衣衫,戴上手套、帽子、披肩

05蜈蚣蜇傷需要做哪些化驗檢查

  蜈蚣蜇傷的診斷除了依靠病史和臨床表現外,相關的檢查也是必不可少的。臨床檢查方法主要有尿常規、血常規、便常規、心電圖。

06蜈蚣蜇傷病人的飲食宜忌

  飲食避免酸性多的食物。飲食清淡富於營養,注意膳食平衡。忌辛辣刺激食物。以免造成病情反複的情況,比如說,海鮮、雞肉、狗肉等。與此同時,也不要禁食刺激性的食物。多吃新鮮的蔬菜和水果。新鮮的蔬菜和水果含有大量人體所需的營養成分。應多食用可提高免疫力的食物,如山藥、烏龜、香菇、獼猴桃、無花果、蘋果、沙丁魚、蜂蜜、牛奶、豬肝等等,以提高機體抗病能力。

07西醫治療蜈蚣蜇傷的常規方法

 一、治療

  1、發現咬傷後立即用肥皂水衝洗患處,用吸奶器或拔火罐方法盡量吸除毒汁。局部塗搽5%~10%稀氨溶液(氨水)或5%~10%碳酸氫鈉(小蘇打)溶液。也可用堿粉或酒精調成稀糊狀外塗,以中和蜈蚣釋放出的酸性毒汁,可達到止痛及減輕中毒症狀,但傷口不宜用濕敷的辦法,否則易出現水皰、糜爛或組織壞死。

  2、當紅腫顯著、疼痛劇烈時,可在出血點或被咬的近心端皮下注射1%鹽酸依米丁(吐根堿)水溶液3ml,能迅速止痛,或注射0.5%~1%普魯卡因或2%利多卡因,不僅可止痛,並能防止毒液擴散。

  3、口服南通季得勝蛇藥片或上海蛇藥,亦可將該藥用水調成糊狀,外塗患處。

  4、選用中草藥如鮮馬齒莧或魚腥草、蒲公英、鮮桑葉搗爛敷於患處。亦可用鮮毛貓草折斷取汁塗於患處,也有人用鮮的椿樹嫩葉搗爛加雞蛋調勻塗於患處,均能達到止痛作用。

  5、出現全身中毒症狀要及時搶救,盡早給予抗組胺藥及皮質類固醇。

  二、預後

  除皮損外,還可出現發熱、惡心、嘔吐、頭暈、頭痛、心悸、譫語及抽搐等全身中毒症狀,尤其兒童可危及生命。

相關文章

微信掃一掃

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