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發病原因
本病通常見於小提琴手,由於局部皮膚受小提琴的反複摩擦和壓迫是皮炎發生的主要因素。由於長期的摩擦,還可造成局部皮膚破潰。
2、發病機製
其次和精神緊張以及局部皮膚的發熱、出汗、情緒及衛生不良等是發生皮炎的促進因素。部分患者既往有痤瘡史。
本病主要是導致皮膚損傷,通常伴有皮膚的痤瘡。由於皮膚完整性被破壞,故可因患者抓撓誘發皮膚細菌感染或者真菌感染,通常繼發於體質低下,或長期使用免疫抑製劑以及有灰指甲等真菌感染的患者,如並發細菌感染可有發熱、皮膚腫脹、破潰及膿性分泌物流出等表現。嚴重病例可導致膿毒血症,故應引起臨床醫生的注意。
多見於職業從事小提琴演奏者,從最初拉小提琴至皮炎發生平均間隔為3年,且部分患者有痤瘡史,皮損好發於左頸部及左下頜角,偶可累及左側胸鎖區,皮膚損害初起為界限清楚的紅斑,上有炎性毛囊性丘疹,個別頂部有小膿頭,偶有囊腫形成,反複發作者,漸出現苔蘚化改變,伴以色素沉著,最後發展為痤瘡樣瘢痕,病程緩慢。
由於本病是因長期拉奏小提琴導致,故臨床預防也應予加強小提琴演奏保護為主,加強防護,腮托處插入一吸汗、透氣、柔軟的護墊;或在外衣背麵縫(編)入一小薄墊,以免直接與小提琴摩擦,可減少對皮膚的摩擦,降低本病的發生率並注意局部衛生,避免皮損造成感染
1、體格檢查:本病通常發生於職業從事小提琴演奏者。從最初拉小提琴至皮炎發生平均間隔為3年。且部分患者有痤瘡史。皮損好發於左頸部及左下頜角,偶可累及左側胸鎖區。皮膚損害初起為界限清楚的紅斑,上有炎性毛囊性丘疹,個別頂部有小膿頭,偶有囊腫形成。
2、病理學檢查:表皮角化過度呈齒牙狀延伸至肥大的毛囊內,可有毛囊性囊腫存在或被巨大角栓堵塞,也可見巨噬細胞肉芽腫性反應。
1、辛:辣刺激食物,如蔥、蒜、韭菜、薑、花椒、辣椒、桂皮等。
2、忌:油膩、燥熱食物(肥肉、油炸食品)。
3、忌:過食糖和脂肪豐富的食物,如肝類、肉類、洋蔥等酸性食物。
4、宜多食:堿性物質,如新鮮蔬菜、水果。
5、宜多食:維生素E豐富的食物,如芹菜、莧菜、菠菜、枸杞菜、芥菜、金針菜、黑芝麻等。
6、宜多吃:含粘蛋白的骨膠質多的食物,如牛骨湯、排骨湯等。
本病主要是造成皮膚破損,容易並發感染,對已發生的皮炎對症處理,如:局部使用百多邦軟膏、紅黴素軟膏進行抗感染治療,對於有全身感染的患者,應進行靜脈使用抗生素。皮膚增厚、瘢痕形成可考慮手術切除皮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