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的理論認為,UC 的發病機製是具有易感基因的人群中環境因素、腸道菌群與腸道免疫係統相互作用存在紊亂,誘導產生過激的免疫應答,損傷消化道。其中,環境因素可能在 UC 的發生中起著更重要的作用。
(一) 易感基因:
大量的研究發現UC的發生與易感基因相關。易感基因是一些與某種疾病具有一定相關性的基因。易感基因並不會導致某種疾病一定會發生,但患病的風險增高。與易感基因相關的疾病還必須有其他因素的參與才會發生和發展。因此,UC雖然與易感基因相關,有遺傳傾向,但UC不是遺傳性疾病。
(二) 環境因素:
同大多數自身免疫性疾病類似,UC被認為是易感基因、環境與免疫係統相互作用的結果。
近50年內,UC發病率較前明顯增加,但基因的變化在如此短暫的時間內幾乎可以忽略不計。因此,在UC的發生中,環境因素應該起更重要的作用。
這類環境因素包括:吸煙、飲食、藥物、人文和地理因素、精神和心理異常、闌尾切除術、胃腸道感染史以及腸道菌群紊亂和腸黏膜屏障的改變,其中吸煙、高膳食纖維飲食、VD、幽門螺旋杆菌和寄生蟲感染以及闌尾切除術是UC的保護因素,胃腸道感染、抗生素、NSAIDS、口服避孕藥、高糖和高脂肪飲食、環境汙染、緊張和壓力是危險因素等。
病理
潰瘍性結腸炎是以黏膜為主的炎症,其並發症較克羅恩病少,所以潰結因並發症手術切除的標本沒有克羅恩病多。漿膜層一般完整,外觀光滑、光澤,血管充血,腸管縮短,以遠端結腸和直腸最明顯,一般看不到纖維組織增生;腸管黏膜表麵有顆粒感、質脆,廣泛充血和出血,有多個淺表性潰瘍,沿結腸帶呈線狀分布或呈斑塊狀分布。嚴重者可見黏膜大片剝脫,甚至暴露出肌層,黏膜病變呈連續性,從直腸或乙狀結腸開始,常常遠段重,近段輕;左半結腸重,右半結腸輕。黏膜表麵還可見到許多大小不等、形態各異的炎性息肉,以結腸多見,直腸則較少見。有時可見到炎性息肉相互粘連而形成的黏膜橋。
黏膜和黏膜下層高度充血、水腫,炎性細胞彌漫性浸潤,主要為中性粒細胞、淋巴細胞、漿細胞和巨噬細胞。初起炎症限於黏膜,在上皮和腺體受損後炎症可發展到黏膜下層,一般不累及肌層和漿膜層。中性粒細胞浸潤腸上皮,可導致隱窩炎和隱窩膿腫,上皮細胞增殖,杯狀細胞減少或消失。小潰瘍多位於黏膜層,呈彌漫性分布,底部可達黏膜下層,極少累及全層;潰瘍底僅見薄層肉芽組織。
肉眼觀察經過修複達到完全緩解的病例,其結腸黏膜難與正常黏膜區別,但病理學檢查仍有異常改變,表現為腺管不規則,且有分支;杯狀細胞增多,細胞增大,潘氏細胞化生。因而,潰瘍性結腸炎最主要的病理變化為:①彌漫性連續性黏膜炎症;②黏膜潰瘍;③隱窩膿腫;④假性息肉;⑤特殊細胞變化,潘氏細胞增生、杯狀細胞減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