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索:
營養飲食 食物相克 食物熱量

潰瘍性結腸炎(潰瘍性結腸炎 )

別名:
慢性非特異性潰瘍性結腸炎,結腸炎
傳染性:
無傳染性
治愈率:
57%
多發人群:
35歲左右
發病部位:
典型症狀:
肚子疼 便血 體重減輕 低蛋白血症 裏急後重
並發症:
是否醫保:
掛號科室:
消化內科
治療方法:
藥物治療、手術治療

  一、實驗室檢查

   1.糞便檢查

活動期以糊狀黏液、膿血便最為常見,鏡下檢查有大量的紅細胞、膿細胞,其數量變化常與疾病的病情相關。塗片中常見到大量的多核巨噬細胞。潰瘍性結腸炎患者大便隱血試驗可呈陽性。為了避免因口服鐵劑或飲食引起大便隱血試驗呈假陽性,可以采用具有較高特異性的抗人血紅蛋白抗體作檢查。糞便病原學檢查有助於排除各種感染性結腸炎,容易混淆的病原體包括痢疾杆菌、結核杆菌、空腸彎曲杆菌、沙門菌、賈蘭鞭毛蟲等,其次為阿米巴原蟲、難辨梭狀杆菌、沙眼衣原體、巨細胞病毒、性病性淋巴肉芽腫病毒、單純性皰疹病毒、Norwalk病毒、組織胞漿菌、芽生菌、隱球菌、耶爾森小腸結腸炎杆菌等。

  2.血沉(ESR)

潰瘍性結腸炎患者在活動期時,ESR常升高,多為輕度或中度增快,常見於較重病例。但ESR不能反應病情的輕重。

  3.白細胞計數

大多數患者白細胞計數正常,但在急性活動期,中、重型患者中可有輕度升高,嚴重者出現中性粒細胞中毒顆粒。

  4.血紅蛋白

50%~60%患者可有不同程度的低色素性貧血。

  5.C反應蛋白(CRP)

正常人血漿中僅有微量C反應蛋白,但輕度炎症也能導致肝細胞合成和分泌蛋白異常,因此,CRP可鑒別功能性與炎症性腸病。損傷16h CRP可先於其他炎性蛋白質升高,而纖維蛋白原和血清黏蛋白則在24~48h後才升高。在Crohn患者,CRP較潰瘍性結腸炎患者高,提示兩者有著不同的急性反應相。IBD有活動時,CRP能反應患者的臨床狀態。需要手術治療的患者CRP常持續升高;在病情較嚴重的患者,若CRP高時,對治療的反應則緩慢。該試驗簡單易行、價廉,較適合在基層醫院使用。

  6.免疫學檢查

一般認為免疫學指標有助於對病情活動性進行判斷,但對確診本病的意義則有限。在活動期,血清中IgG、IgA和IgM可升高,T/B比率下降。在Crohn病和一些潰瘍性結腸炎患者中,白介素-1(IL-1)和白介素-1受體(IL-1R)的比值較正常人和其他炎症患者為高。炎症性腸病的組織中IL-1含量增加,而且其含量與病變的活動性成正比。有資料表明,炎症性腸病中巨噬細胞處於高度活躍狀態,並分泌TNF-α,而測定TNF對了解IBD患者病變的程度與活動度具有重要意義。

  二、影像學檢查

   1.X線檢查

X線檢查一直是診斷潰瘍性結腸炎的重要方法,即使結腸鏡應用後,其在診斷和鑒別診斷方麵仍具有獨有的價值,是潰瘍性結腸炎診斷的重要措施。

  (1)腹部平片:

在臨床上已很少應用腹部平片診斷潰瘍性結腸炎,其最重要的價值在於診斷中毒性巨結腸。對中毒性巨結腸患者應每隔12~24h作一次腹部平片檢查,以監測病情變化。X線表現為結腸橫徑超過5.5cm,輪廓可不規則,可出現“指壓跡”征。

  (2)鋇劑灌腸檢查:

鋇灌腸檢查是潰瘍性結腸炎診斷的主要手段之一,但X線檢查對輕型或早期病例的診斷幫助不大。氣鋇雙重對比造影明顯優於單鋇劑造影,有利於觀察黏膜水腫和潰瘍。X線主要表現為:

  ①黏膜皺襞粗亂或有細顆粒變化,有人形象地描述為“雪花點”征,即X線示腸管內充滿細小而致密的鋇劑小點。

  ②多發性淺龕影或小的充盈缺損。

  ③腸管縮短,結腸袋消失呈管狀。初期所見為腸壁痙攣收縮,結腸袋增多,黏膜皺襞增粗紊亂,有潰瘍形成時,可見腸壁邊緣有大小不等的鋸齒狀突起,直腸和乙狀結腸可見細顆粒狀改變。後期由於腸壁纖維組織增生以致結腸袋消失,管壁變硬,腸腔變窄,腸管縮短,呈水管狀。有假息肉形成時,可見腸腔有多發的圓形缺損。

  (3)腸係膜上或腸係膜下動脈選擇性血管造影:

血管造影可使病變部位的細小血管顯影,對本病的診斷可提供有力幫助。典型表現可見腸壁動脈影像有中斷、狹窄及擴張,靜脈像早期則顯示高度濃染,而毛細血管像顯示中度濃染。

  2.CT和MRI檢查

以往CT很少用於腸道疾病的診斷,而近幾年隨著技術的提高,CT可模擬內鏡的影像學改變用於潰瘍性結腸炎的診斷。表現有:

  (1)腸壁輕度增厚。

  (2)增厚的腸壁內可顯示有潰瘍。

  (3)增厚的結腸壁內、外層之間呈環狀密度改變,似“花結”或“靶征”。

  (4)可顯示潰瘍性結腸炎的並發症,如腸瘺、肛周膿腫。但CT所示腸壁增厚為非特異性改變,且不能發現腸黏膜的輕微病變和淺表潰瘍,對潰瘍性結腸炎的診斷存在有一定的局限性。

  MRI檢查費用昂貴,對腸道疾病診斷效果差,但在診斷潰瘍性結腸炎的腸腔外病變和並發症方麵可能有一定價值。

  3.結腸鏡檢查

結腸鏡檢查是診斷潰瘍性結腸炎最重要的手段之一,既可直接觀察結腸黏膜的變化,可確定病變的基本特征和範圍,又能進行活組織檢查,因此,可以大大提高診斷潰瘍性結腸炎的準確率,對本病的診斷有重要價值。此外,在潰瘍性結腸炎癌變監測過程中也起著十分重要作用。但病變嚴重並疑將穿孔、中毒性結腸擴張、腹膜炎或伴有其他急腹症時,應列為結腸鏡檢查的禁忌證。內鏡下黏膜形態改變主要表現為糜爛、潰瘍和假息肉形成,表現為:黏膜多發性淺表潰瘍,伴充血、水腫,病變多從直腸開始,呈彌漫性分布;黏膜粗糙呈細顆粒狀,黏膜血管模糊,質脆易出血;病變反複發作者可見到假息肉,結腸袋消失、腸壁增厚等表現。

  (1)在活動期,受累的同一腸段的改變幾乎均勻一致。初期主要是黏膜充血、水腫,血管紋理紊亂、模糊,半月襞增厚,腸管常呈痙攣狀態;隨後黏膜麵變粗糙,出現彌漫分布、大小較一致的細顆粒,組織變脆,有自然出血或接觸出血,腔內有黏液性分泌物;進一步發展則黏膜出現糜爛,伴有許多散在分布的黃色小斑,乃隱窩膿腫形成後膿性分泌物附於腺管開口所致;而後黏膜麵形成許多潰瘍,潰瘍較小而表淺,針頭樣、線形或斑片狀,形態不規則,排列無規律,圍繞腸管縱軸和橫軸相互交錯,這是潰瘍性結腸炎內鏡下的重要特征。周圍黏膜亦有明顯充血糜爛等炎性反應,幾乎無正常殘存黏膜可見。

  (2)在緩解期,內鏡的主要表現為黏膜萎縮和炎症性假息肉。因本病的病理改變一般不超過黏膜下層,所以不形成纖維化和瘢痕,可完全恢複正常。病情較輕者,炎症消退後腸黏膜充血、水腫也逐漸消失,潰瘍縮小呈細線狀或愈合消失,滲出物吸收;慢性持續型或複發緩解型病例,腸黏膜出現萎縮性改變,色澤變得蒼白,血管紋理紊亂,黏膜正常光澤喪失,略顯幹燥,殘存黏膜小島可因上皮和少量纖維組織增生可形成假性息肉,假性息肉多少不定,大小不等,可有蒂或無蒂。黏膜橋是潰瘍反複發作向下掘進,而邊緣上皮不斷增生,在潰瘍上相對愈合連接,兩端與黏膜麵連接而中間懸空的橋狀形態而形成的,並非潰瘍性結腸炎所特有。

  (3)在晚期,嚴重且反複發作的潰瘍性結腸炎者,可出現結腸袋消失,腸管縮短,腸腔狹窄,黏膜麵粗糙呈蟲咬樣,形成X線上所謂鉛管樣結腸。

  暴發性潰瘍性結腸炎是引起中毒性巨結腸最常見的原因。內鏡檢查可見病變累及全結腸,正常形態消失,腸腔擴大,結腸袋和半月襞均消失,黏膜明顯充血、糜爛、出血並見潰瘍形成,大片黏膜剝脫。因腸壁菲薄,必須指出爆發性潰瘍性結腸炎並中毒性巨結腸時應禁忌內鏡檢查,否則極易引起穿孔或使病變進一步加重。

  結腸鏡下活體組織學檢查呈炎性反應,可根據隱窩結構、固有層內的炎症細胞浸潤程度及炎症的分布,來區分急性與慢性病變,以糜爛、潰瘍、隱窩膿腫、腺體異常排列、杯狀細胞減少及上皮的變化較常見。隱窩形狀不規則、擴張或分支是慢性潰瘍性結腸炎的表現,也可有隱窩萎縮,使黏膜麵變形。固有層中可見中性粒細胞、單核細胞、漿細胞等炎症細胞浸潤,也可見帕內特細胞(潘氏細胞)化生。

  依內鏡所見,對潰瘍性結腸炎活動性分級方法頗多,其中Miner分級法為較多學者所采用。

  0級:黏膜蒼白,血管網清晰,呈分支狀。黏膜下見細小結節,其表麵黏膜正常。

  Ⅰ級:黏膜尚光滑,但充血、水腫,折光增強。

  Ⅱ級:黏膜充血、水腫,呈顆粒狀,黏膜脆性增加,接觸易出血或散在自發性出血點。

  Ⅲ級:黏膜明顯充血、水腫、粗糙,明顯自發性出血和接觸性出血。有較多炎性分泌物,多發性糜爛與潰瘍形成。

  4.超聲顯像

因腸腔內氣體和液體的幹擾,超聲顯像難以得到滿意的結果,因此,超聲顯像被認為不適合於胃腸疾病的檢查,但仍有學者致力於超聲在胃腸疾病診斷中應用價值的探索。研究者提出潰瘍性結腸炎的主要超聲征象是腸壁增厚,範圍在4~10mm(正常為2~3mm);同時可顯示病變的部位、範圍和分布特點。

潰瘍性結腸炎相關醫生

更多>

  • 馮培民,主任醫師
    馮培民 主任醫師
    未開通
    成都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 消化內科

    擅長疾病:反流性食管炎、功能性胃腸病、消化性潰瘍、感染性和非感染性慢性肝病、消化道出血、炎症性腸病、慢性膽囊炎、消化係統腫瘤等疾病的的中西醫結合臨床防治,對於痞滿、胃痛、反酸,腹痛、脅痛、鼓脹、黃疸、虛勞、便秘、泄瀉、痢疾、便血、嘔血、口臭等

  • 王昌成,主任醫師
    王昌成 主任醫師
    未開通
    淮安市第二人民醫院 消化內科

    擅長疾病:對消化係統疾病的診治理論基礎紮實,臨床經驗豐富,內鏡檢查與治療技術嫻熟。

  • 劉樹青,主任醫師
    劉樹青 主任醫師
    未開通
    淮安市第二人民醫院 消化內科

    擅長疾病:消化內科各種疾病診治,尤其擅長內鏡下的檢查和治療,如胃鏡、腸鏡、無痛胃鏡檢查,內鏡下逆行胰膽管造影術(ERCP)治療膽總管結石、膽道內支架置放、食道擴張及支架置放、內鏡下胃腸息肉摘除,內鏡下止血、取異物等。

  • 李紅玲,主任醫師
    李紅玲 主任醫師
    未開通
    淮安市第二人民醫院 消化內科

    擅長疾病:內鏡檢查與治療,如胃鏡、腸鏡、無痛胃鏡檢查,內鏡下逆行胰膽管造影術(ERCP)治療膽總管結石,內鏡下胃腸息肉摘除,內鏡下止血、取異物等。

潰瘍性結腸炎相關醫院

更多>

相關醫院

專家推薦

  • 李秀蓮

    李秀蓮 新生兒疾病的診斷、治療與護理。

    擅長:主任醫師

    著名中醫腫瘤學家及中西醫結合臨床腫瘤學家,現為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副院長,醫學博士、教授、博

  • 盧秀英

    盧秀英 危重病的救治。

    擅長:主任醫師

    從事兒內、急救專業近四十年,具有豐富的危重症及疑難雜症搶救治療經驗。特別擅長各種休克、中毒、抽搐等

  • 席時華

    席時華 青光眼的早期診斷及難治性青光眼的治療,眼底疾病及小兒弱視診治

    擅長:主任醫師

    從事眼科臨床工作40餘年,具有極豐富的臨床經驗及診治疑難眼病的能力,尤其擅長青光眼的早期診斷及難治

  • 李晶

    李晶 眼科常見病、多發病的診斷、治療,特別是對準分子激光治療近視、青光眼、淚道疾病及眼外傷的治療積累了豐富的臨床經驗

    擅長:主任醫師

    李晶,女,1962年12月生,漢族,陝西人。1985年畢業於新疆醫學院醫療係,學士學位。畢業後分配

  • 熱西提

    熱西提 內科心血管疾病的診斷與治療

    擅長:主任醫師

    1965年畢業於新疆醫學院臨床醫療學,擅長內科心血管疾病的診斷與治療,曾獲自治區優秀專家稱號。全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