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發病原因:
本病多因膀胱上行感染所致,亦可通過淋巴係統或血行感染,偶有由腎周圍組織的感染蔓延而來。
據劉宗唐(中國實用婦科與產科雜誌)的<<妊娠合並腎盂腎炎的診斷與處理>>一文中介紹:
1. 孕期子宮形態及內分泌生理功能的變化引起尿路係統的改變有利於感染的發生 孕期女性激素分泌的增加,使泌尿道的肌組織增生肥厚,加之妊娠增大的子宮對輸尿管的壓迫,尤其是右側,造成尿路迂曲擴張、蠕動減慢、尿流不暢尿路淤滯為尿路感染的誘因,為致病菌的滋生創造了條件。
2. 孕婦尿中含有營養物質有利於致病菌的繁殖 孕婦尿中含有葡萄糖、氨基酸等物質有利於病原菌繁殖的需要。
3. 無症狀菌尿(asymptomatisbacteriuriaASB)是腎盂腎炎的前提條件 孕婦患ASB者占2%~7%。ASB引起有症狀性腎盂腎炎之發病率為20%~40%,因此認為其為腎盂腎炎之前提條件。所謂ASB實際上偶有腰酸乏力的表現,而無泌尿係統症狀,如進行尿細菌培養及菌落計數,細菌數應大於108/L。
4. 陰道前庭及會陰部炎症為尿路感染的感染源 婦女如患有陰道外周炎、尿道旁腺炎或肛門周圍炎均可導致尿路感染。
5. 會陰部衛生不潔或不潔性交也是造成尿路感染的誘因。
二、發病機製:
腎盂腎炎病變不僅局限於泌尿道的空腔部位,腎實質亦常受累。妊娠期急性腎盂腎炎的病原菌多數(90%左右)為大腸杆菌,在尿液中培養出肺炎杆菌、變形杆菌、綠膿杆菌、糞鏈球菌、鏈球菌、葡萄球菌者較少見,且多半在急性發作前已是無症狀性菌尿病人,妊娠期泌尿係感染在孕婦中的發生率為 2 %~ 7% ,其發生頻度與性生活活動期的非妊娠婦女無差別 ,妊娠並不增加細菌尿的發生率,但大約有2 5 %~ 30 %的無症狀細菌尿的妊娠婦女在分娩後將發生症狀性尿路感染 ,明顯高於正常孕婦產後5 %的發生率。因此,妊娠期急性腎盂腎炎是一種複發性疾病,是原有的無症狀性尿路感染在適宜於細菌繁殖條件下,形成的急性症狀性感染。
1.妊娠對腎盂腎炎的影響 由於妊娠期解剖生理方麵的變化,急性腎盂腎炎的發病率較高。無症狀菌尿者在妊娠期將有25%~40%發生尿路感染,分娩後有25%~30%可發展為症狀性尿路感染,若得不到及時治療,可發展為慢性腎盂腎炎,甚至發生腎功能衰竭。
2.腎盂腎炎對妊娠的影響 急性腎盂腎炎起病急驟,有畏寒、高熱、全身不適等中毒症狀,可引起內毒素血症甚至敗血症。高熱可引起流產、早產及死胎。高熱若發生在妊娠早期,還可使胎兒神經管發育障礙,無腦兒發生率較正常妊娠者明顯增高。妊娠期急性腎盂腎炎有3%可能發生中毒性休克。其次,急性腎盂腎炎在非妊娠婦女一般不影響腎功能,但妊娠期可引起明顯的腎小球濾過率下降,血肌酐、血尿素氮升高。合並妊高征者較無腎盂腎炎者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