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神經鞘瘤鑒別
任何一個位於腦橋小腦角的腫瘤都可能與聽神經瘤混淆,但多數病例有其MRI的鑒別特點。聽神經鞘瘤占腦橋小腦角腫瘤的90%,其次是腦膜瘤、表皮樣瘤、蛛網膜囊腫、脂肪瘤、麵神經鞘瘤及轉移瘤。
腦膜瘤在腦橋小腦角病變中占10%~15%,在CT與MRI有類似的密度和信號強度,其形態與位置常在影像學上可與聽神經鞘瘤區別,腦膜瘤在岩骨後麵表現為一固定的腫塊,其軸心不在內聽道,內聽道不常被腫瘤侵犯,在15%~25%的病例有其下的骨質增生。此外,有25%~35%的病例有腫瘤內鈣化,在Gd-DTPA的T1加權MRI上可見50%~70%有硬腦膜尾征。重要的是注重腫瘤的外形而非某一個別特征。鈣化與硬腦膜尾征在聽神經鞘瘤則罕有表現。
表皮樣瘤占腦橋小腦角病變的10%~20%,表現為一非增強性病變並在T1加權影像上為低信號,比腦脊液信號高,在T2加權影像上成高信號。蛛網膜囊腫常與聽神經鞘瘤同時出現,但間或是一個孤立的病理。這種囊腫較上皮樣瘤有與腦脊液一致的信號,蛛網膜囊腫是均一的表現,而上皮樣瘤有一致性細條索而成異質性特征。其次蛛網膜囊腫有使血管移位,表皮樣瘤則穿入裂隙中並由神經血管結構圍繞。
脂肪瘤是罕見的,據報告可在內聽道內的孤立病變,或者侵犯內聽道與小腦腦橋角。在T1加權影響上為典型的高信號,增強後由於其原始的高信號亦很難做出評價。在T2加權影像上,可能是等強度或低強度。在MRI引入脂肪抑製序列,使病變成低信號,易於術前診斷脂肪瘤。
轉移瘤是罕見的,但在其鄰近部位出現腦水腫應引起高度懷疑。
後顱窩其他腦神經的施萬細胞瘤也出現於腦橋小腦角,但其起源部位常有不同,三叉神經鞘瘤最常見,常擴展至中顱窩與顱後窩呈啞鈴形。麵神經鞘瘤常在膝狀神經節,但當其發生在內聽道或腦橋小腦角時,則難於與聽神經鞘瘤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