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驗室檢查
不同程度的貧血可見於70%的病例。活動性病變時,末梢血白細胞可增高。約半數病例血沉增快,大便潛血陽性,血清免疫球蛋白增高,清蛋白降低。
影像學檢查
1.X線檢查 口服鋇劑小腸造影可顯示小腸壁深部慢性炎症表現,如狹窄、瘺管、深的縱行潰瘍以及跳躍式或節段性分布,有時可見鋇劑進入竇道與鄰接的腸袢相通或進入瘺管深入到腹腔。用小腸氣鋇雙重造影。早期病變的淺小黏膜潰瘍可以顯出。鋇灌腸造影,尤其是氣鋇雙重造影對診斷最有價值。應設法使鋇劑通過回盲瓣進入小腸末端。從而發現腸壁的縱行潰瘍、裂隙狀潰瘍,潰瘍之間為正常黏膜,但由於正常黏膜的黏膜下層炎症、水腫及纖維化,使正常黏膜隆起,在X線下形成卵石征。回腸末端與盲腸內側可發現小瘺管。後期由於腸腔狹窄,X線下失去正常形態,腸管呈管狀。狹窄區長短不一,1~2cm至10餘厘米不等,單發或多發,呈節段性分布。
Crohn病需與回盲部結核相鑒別。腸結核常伴有回盲瓣病變,因結核病變使回盲瓣變形、開放,造影劑自由通過,而Crohn病使回盲部形成狹窄,可助鑒別。
2.內鏡檢查 上消化道內鏡可觀察到食管、胃和十二指腸的病變,表現為多發性的口瘡樣潰瘍或縱行的潰瘍。後期黏膜呈顆粒狀,胃竇和十二指腸形成狹窄,可結合活檢進行診斷。但有時遠側有病變,上消化道也可伴有一般的口瘡樣潰瘍,而不是Crohn病改變。需靠活檢來鑒別。兒童較成人Crohn病變在上消化道更為多見。
結腸鏡對結腸和末端回腸的Crohn病變有重要的診斷價值,內鏡可看到黏膜的病變並可確定病變的範圍,可取活組織進行檢查,但瘺管則易被遺漏。鏡下可見散在的、大小不一的口瘡樣潰瘍,周圍發紅。潰瘍之間黏膜正常。隨著病變的進展,口瘡樣潰瘍融合為縱行潰瘍。潰瘍之間由於黏膜下層炎症、水腫及纖維組織增生可呈現鋪路卵石樣改變。也可形成炎性息肉。腸腔狹窄較常見。病變呈節段性分布,病變腸段之間的黏膜正常。活檢病理如能發現肉芽腫,中心無幹酪壞死,則對診斷極有幫助。但活檢中能找到肉芽腫者不到50%,有人報道隻有l0%。
3.X線計算機體層攝影(CT)及B型超聲檢查 有輔助診斷作用,能顯示腸係膜炎症或膿腫形成。CT優於B型超聲。
4.磁共振成像(MRI) 能顯示組織不同層次的平麵圖和準確的解剖位置。據報道,可顯示上、下肛提肌間隔,能將肛周瘺管輪廓顯示清楚。臨床使用價值尚待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