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腺真性囊腫一般治療
胰腺真性囊腫西醫治療
一、治療
胰腺囊腫的治療方法須根據其類型、性質、部位、大小以及囊腫發展的不同階段而定,一般可分為非手術治療和手術治療2種。近年來隨著影像學和內鏡技術的發展,對胰腺囊腫又產生了一些新的治療方法。
1.非手術治療
適用於小的囊腫或急性假性胰腺囊腫的早期。對於非手術治療的胰腺囊腫,應運用B超或CT等方法對囊腫進行密切的隨訪。如囊腫增大不吸收,產生明顯的臨床症狀,或囊腫出現感染、破裂、出血等並發症,應積極轉為手術治療。
2.手術治療
是治療胰腺囊腫的主要方法。適用於經非手術治療無效而有臨床症狀或產生並發症的假性胰腺囊腫、較大的真性囊腫以及各類胰腺囊性腫瘤。
(1)手術時機:對於有臨床症狀而體積較大的真性囊腫,如無並發症,可擇期手術。有學者根據胰腺囊腫的不同情況,將手術時機分為3類:急症手術、早期手術和擇期手術,我們認為是比較合理的。
①急症手術:適用於出現危及生命的急性並發症,如囊腫破裂、出血、繼發感染囊腫形成等。
②早期手術:適用於囊腫產生較嚴重症狀,如較重腹痛、發熱,腫塊壓迫導致黃疸、呼吸困難、幽門梗阻等症狀者。懷疑為胰腺囊性腫瘤者。
③擇期手術:適用於囊腫經非手術治療無效,無並發症而有臨床症狀者。一般以發病後2~4個月手術為好,此時囊壁較厚,作各種內引流手術成功率較高。
(2)手術方式:胰腺囊腫的手術方法較多,對病人的具體手術方式應根據囊腫的類型、性質、部位、大小以及病人的情況、囊腫的成熟粘連程度、手術醫院的技術條件等具體情況而定。常用的手術方式有囊腫切除術、囊腫內引流術和囊腫外引流術。
①囊腫切除術:適用於位於胰體尾部的真性囊腫中體積較小而包膜完整者。對於懷疑為胰腺囊性腫瘤的囊腫,即使位於胰頭部,手術較困難,也應盡量切除。
②囊腫內引流術:適用於假性胰腺囊腫或較大的單發真性囊腫。即將囊腫與空腸、或胃、十二指腸吻合,使囊內容物引流入消化道,囊腫逐漸塌陷萎縮,肉芽組織增生,最終被纖維組織所填塞,使囊腔消失,吻合口也閉鎖。一般手術在囊腫形成6周後為宜,此時囊壁已成熟較厚,不易產生吻合口瘺。可根據囊腫的部位和大小,選擇與胃、十二指腸或空腸作吻合,吻合口應置於囊腫的最低位,吻合口徑要足夠大,一般以5cm為宜,以防止吻合口狹窄。吻合以前應常規切取囊壁組織做病理檢查,以排除胰腺囊性腫瘤的可能。實踐證明,囊腫-空腸的Rouxen-Y吻合術的效果較好,既能引流囊腫,又能防止胃腸內容物的反流,已被廣泛應用。
③囊腫外引流術:也稱囊腫造袋術,是一種較為傳統的治療方法。外引流是將囊腫內容物直接引流至腹腔外,術後可造成大量的水分、電解質、蛋白質和胰酶的丟失,並對局部皮膚刺激或腐蝕作用較大,因而對全身和局部都有一定的損害,且術後常能形成經久不愈的瘺管或囊腫複發,術後處理較為困難,故目前已較少使用。僅用於囊腫有繼發感染,病人情況差,不能耐受其他手術者;或囊腫壁脆薄及囊壁廣泛粘連,不能行內引流術者。此手術是將囊壁切口與腹膜作間斷縫合,使囊腫成一袋形,袋口與外界相通,紗布填塞囊腔。外引流術可分一期和二期,一期是將囊壁切開後與腹壁縫合,直接形成向外的袋狀開口;二期是先不切開囊壁,將囊壁與腹壁縫合,經3~5天,待囊壁與腹壁形成粘連後,再切開囊壁,引流囊腔。一期手術比二期手術更方便、實用。
3.新技術應用
近年來,隨著介入放射學和內鏡技術的發展和應用,使部分胰腺囊腫病人可不必開腹手術,而通過B超或CT引導下的穿刺置管技術,或內鏡下的吻合技術,達到內引流或外引流的目的。
(1)經皮置管引流術:適用於感染性或非感染性囊腫。在B超或CT引導下,選擇避開內髒器官或血管的部位行囊腫穿刺,在抽得囊液證實進入囊腫內後,經穿刺針放入導絲,拔出穿刺針後,沿導絲插入導管進入囊腔,經B超或CT證實導管位置合適後,拔出導絲,固定導管,即完成置管外引流。一般引流時間為2~4周,當引流管無液體流出,B超或CT證實囊腫消失或明顯縮小時,證明引流成功,可拔除引流管。這種方法損傷小,操作時間短,適應證較廣,有效率在70%以上。對於囊腫不能完全吸收者,也可改善症狀,有利於進一步的外科處理。
(2)內鏡下引流術:適用於囊腫與胃或十二指腸緊貼的病人。其方法是在內鏡下,應用熱穿刺針或激光,穿透胃或十二指腸與囊腫的壁,然後將鼻導管放入囊腫內持續引流。或應用內鏡下的專用吻合器,行囊腫和胃或十二指腸吻合。
二、預後
目前尚無相關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