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頭與人體的許多器官透過經絡相連,將疾病的變化忠實地反映在舌象上,因此對舌頭進行判斷,就可以發現身體內部所發出來的健康警訊。隻要每天早晨刷牙前,伸出舌頭,仔細觀察,便可獲知身體是否異常。
觀察舌頭需先辨別顏色,從舌體和舌苔兩個部分著手。一般而言,健康的舌頭色澤呈淡紅色,而且潤澤、幹濕適中,表麵有一層薄白、均勻分布的舌苔。下麵列舉幾個常見的舌頭問題,以供參考。
1.舌頭顫動
所謂的“舌顫”,是指伸舌頭時舌體顫動不定,不能控製的現象。《望診遵經.望舌診法提綱》提及:“舌戰動者,病在脾。”其中的舌戰即為“舌顫”,如果舌頭輕微顫動,可能是精神緊張、體力減退的症狀。
此症狀可見於氣虛、肝陽上亢、高血壓、甲狀腺機能亢進及某些神經係統疾病。日本醫學專家研究後,發現超過七成的人在初期時,並不能感覺到舌顫,因此平時就要調理身體機能,調整作息時間,搭配均衡的飲食。
2.舌頭發紫
舌頭呈現青紫色或有青紫色瘀斑,是因為熱病傷陰,脫水過重。血液當中水分供給不足,加上含有大量廢物,此時缺氧血與含氧血混合,致使血管變成紫色,舌體血管血流淤滯,就可能造成舌色泛紫。除了舌頭發紫,如果還感到肩膀僵硬和腰痛,可能是因為體內沉積了過多的毒素所造成的。
另外,青紫舌色常見於貧血、急腹症、呼吸循環衰竭、心髒病變或肺部病變等病人舌頭上。病人通常伴隨精神萎靡、麵色蒼白、手足涼冷等症狀。可多飲用花茶,如:薄荷茶、玫瑰花茶、茉莉花茶等,有助於調經活血,潤血氣,並且保持輕度運動、清淡飲食,排除體內多餘的毒素。
3.舌頭發紅
正常舌體顏色淡紅,如果色澤較正常顏色鮮紅,大多為體質較熱,當熱血流旺盛,形成舌體血管充血,導致舌頭偏紅,稱為“紅舌”。如果進一步呈現暗紅色,還有血瘀的症狀,則稱為“絳舌”。
紅絳舌是表示身體火熱上炎的現象,通常是高熱傷陰所致,好發於感染、缺少維生素、貧血、血管神經性頭痛、高血壓頭痛、脫水或昏迷等症狀。一切使基礎代謝升高的疾病,像是甲狀腺機能亢進、高血壓、糖尿病等疾病,都可使舌色發紅。同時還可能有口苦、口渴、痰稠、心煩失眠等困擾,可多喝麥冬、百合等衝泡的飲品,有助於滋陰降火。
4.舌苔厚薄
舌苔有厚薄之分,反映胃氣的有無,而正常的舌苔應是薄白幹淨,在舌體上分布均勻且潤澤。如果苔厚,表示胃腸積滯或有痰濕,且苔愈厚代表病邪愈盛,病情愈嚴重。反之苔薄,多為疾病之初始,病邪在表層,病情較輕微。
舌苔太厚:
舌苔可輕易刮除,表示腸胃功能不佳或過量飲食,如果此症狀延續一段時間未改善,建議至醫院看診,讓醫生給予建議,並降胃火。
舌苔太薄:
當舌體顏色斑駁,舌苔不規則的剝落,且每天的位置不盡相同,在醫學上稱為“地圖舌”,通常是因壓力過大,缺乏維生素B、舌炎、免疫功能失衡和過敏體質所引起,此時的抗力下降,應盡量避免接觸海鮮、花粉等過敏源。可透過每天早晨各按壓50次手背虎口處的“合穀”及鼻翼兩側的“迎香”兩個穴道,來改善不適的症狀。
5.舌苔泛黃
出現黃色舌苔多為感冒的征兆,身體燥熱、舌頭發炎、水分攝取不足等等也會造成此現象。多食用南瓜、牛肉等溫熱食物或是冬瓜、苦瓜、大白菜等等涼性食物,搭配充足睡眠與運動,並注意保暖、補充水分,經過休息調養後,即可獲得改善。
如果舌色或舌上的斑點漸漸變暗,轉為褐色,可能為黑色素瘤的征兆,宜盡快到醫院檢查。
6.舌苔泛黑
舌苔泛黑有棕黑、灰黑、焦黑至漆黑等不同深淺的區別,當舌苔隱約發黑有幾項可能因素。中醫認為舌苔發黑是熱極化火所致,通常表示體內熱勢嚴重,多為疾病長久累積的結果,像是尿毒症、惡性腫瘤等慢性疾病,病情複雜嚴重,應尋求醫生協助,立即治療。
有些腸胃不適的人,易生寒濕,舌苔會變得厚膩,由白色逐漸變成黃色或黑色。也可能是因為體溫升高之故。發燒、劇烈運動或情緒憤怒激動都可能出現黑色舌苔,此時宜洗熱水澡,做些舒緩運動,幫助體溫降低。除此之外,當人處於高度緊張狀態,經常熬夜、抽煙過度,也容易使舌苔發黑。
7.舌苔泛白
當舌體泛白,大多是在感冒、口腔分泌的唾液較多或氣管中有痰的情況下出現白苔,可多按壓“合穀”及腕後2吋的“外關”兩穴道來改善。
舌苔白厚,主要是因為脾髒虛弱,脾胃消化係統不良,容易導致胃脹氣、喉嚨有痰、食欲不振等現象,女性需多加留意婦科方麵。調理的方法,首先要攝取足夠的水分,盡量避免食用生冷和油膩的食物,可多食用五穀類、山藥、蓮子等食材,有益於減少舌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