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燒是生活中非常常見的事情,很多人因為覺得發燒給身體造成的影響也很大,所以大家索性不治療,隻要有發燒的症狀自己恢複,其實發燒自己是很難恢複的,即便是不吃藥治療也要物理調理,尤其是很多的家長會覺得孩子在發燒的時候不能洗澡,但又有人覺得洗澡是可以退燒的。
專家介紹中醫也有很多退燒方法,如中藥擦浴退燒法,退燒效果一點也不亞於西醫,而且副作用更小。
中藥擦浴不僅降溫快,還能消除高熱帶來的頭痛、全身肌肉關節痛等,比酒精擦浴效果更佳,且可以避免因酒精浴後發冷的副作用。
外感風寒
主要症狀:發熱惡寒,無汗頭痛,鼻塞聲重,鼻癢噴嚏,流涕清稀,咳嗽痰多,肢體酸痛,舌苔薄白,脈浮緊等。
方法:可用荊芥水擦浴,把荊芥、羌活、防風各10克~20克,加水100毫升~200毫升,煎20 分鍾。
外感風寒可用荊芥水擦浴
外感風熱
主要症狀:發熱惡風或微惡寒,頭痛,鼻塞流膿涕,咳嗽痰黃,口幹渴,咽喉紅腫疼痛,舌邊尖紅,苔薄黃,脈浮數等。
方法:我們可以準備10克~20克的薄荷、柴胡、黃芩,然後將這些中藥放入鍋中,加入100~200毫升的水,煎煮半個小時之後再擦浴。
外感夾濕
主要症狀:惡寒,身熱不揚,頭脹如裹,肢體酸重,精神困倦,舌苔白膩等。
方法:可用羌活、獨活、防風各10克~20克,加水100毫升~200毫升,煎20分鍾後擦浴。
外感夾暑
主要症狀:身熱,有汗不解,心煩,口渴欲飲,胸悶納差,小便短赤,舌苔黃膩等。
方法:我們可以用10至20克的香薷、連翹、荷葉、金銀花,將它們放入鍋中,加入100~200毫升的水,煎煮20分鍾後再擦浴。
荊芥、薄荷、防風等中藥在一般的藥店都能買到,煮開後去渣取水,用藥棉蘸水反複擦雙足湧泉穴(腳心),也可反複擦洗全身皮膚或頸部兩側、腋窩、腹股溝、肘窩等淺表大血管處,擦到皮膚變紅為度。
要注意的是,上述方法隻適用於外感發熱,對內傷發熱並不適用 如果患者已知對荊芥、薄荷等藥物過敏則不要擦 在擦浴時,動作要輕柔,局部 有皮損、腫塊者不宜使用此法,病情較重者,還需注意配合藥物等綜合治療,以免耽誤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