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肌性斜頸,別名“脖子歪”,是以小孩頭向患肢傾斜,麵部旋向健側為特點的症狀。臨床醫學上,除極個別因脊柱畸形、視力障礙和頸肌麻木等所造成 的斜頸外,一般是指一側頸部肌肉肌肉萎縮導致的肌性斜頸。
該病大部分是因孕婦分娩時一側頸部肌肉受產門或產鉗擠壓成型而負傷流血,血腫機化產生肌肉萎縮;或孕婦分娩時胎兒頭位歪斜,阻攔血液運作,造成該肌肉腦缺血改變,肌肉組織水腫、轉性、增生,最終造成肌肉肌肉萎縮,導致肌性斜頸;或因為胎寶寶在孑宮內頭部向一側歪斜,阻攔一側頸部肌肉血液供應,造成該肌肉腦缺血改變引發。
臨床症狀
1、小孩出世後,頸部一側可出現硬塊,呈橢圓型或條索狀,多限於頸部肌肉的中下段,之後患肢頸部肌肉肌肉萎縮焦慮不安。
2、小孩頭部向患肢傾斜而麵部旋向健側,頸部轉動活動受到限製。
3、現病史年長者,患側臉臉部生長發育受影響,顯著低於健側。
4、末期可伴隨代償性的腰椎側凸。
5、初期頸椎骨X線檢查無異常改變,末期可出現頸椎側彎畸型。
保守治療
1、按揉患側頸部肌肉及硬塊:小孩側臥或仰臥,行醫者坐於健側,按揉患側頸部肌肉及硬塊處5~10分鍾。姿勢要柔和。
2、把握患肢頸部肌肉:沿著頸部肌肉肌肉自上而下反複捏拿3~5分鐘。用勁要輕,切實要深。
3、處於被動健身運動:相互配合頸部處於被動健身運動,以向健側脊柱側彎、患肢轉動主導,反複開展多次。健身運動要遲緩。
4、抹患側頸部肌肉:用大拇指指肚切實,在患肢頸部肌肉處由上而下施推抹法20次。
治療過程:醫治越快,實際效果越好。一般在小孩出世3月之內剛開始推拿不錯,每日推拿1次,治療過程較長,需3~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