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朵的健康問題非常重要,它是人們五感當中聽力的主要器官,而耳朵的特殊構造使得耳道藏汙納垢的現象比較多,清理起來也非常麻煩,這些汙物堆積過多容易誘發耳道感染病變,給人們帶來痛苦的感覺,而治療以使用滴耳液為主,但是耳道發炎使用滴耳液會刺激耳道產生疼痛感,下麵就來看看如何防止滴耳液滴完耳朵疼呢?
有可能藥物的刺激,真菌易在溫暖潮濕環境生長繁殖。當外耳道進水或積極存分泌物、常滴用抗生素液等情況下、較易受真菌感染,常見有曲黴菌及白色念珠菌等。戒除挖耳習慣,尤其是不要用不潔之物挖耳。保持外耳道清潔、幹燥。積極治療化膿性中耳炎,有效地使用各種抗菌素滴耳液。清除外耳道內的所有痂皮和分泌物,用1~2%柳酸酒精或1~2%麝香草酚酒精、1:1000酒精塗耳。也可用製黴菌素噴於外耳道或塗用達克寧霜劑。盡量保持外耳道幹燥。
第一步:滴前,捂一捂
人的耳朵除了聽聲音,還是維持平衡的重要器官,有的患者會把滴耳液放在冰箱冷藏保存(藥水的溫度比人的體溫低很多),若是直接滴入耳內, “負責”平衡的內耳前庭器官受到溫度的刺激後,就會引起眩暈的反應。為了避免這種情況,在用滴耳藥之前,用流動水、肥皂清潔雙手,把藥水瓶握在手心一會兒,使藥液接近體溫時再滴入耳道內。
第二步:滴時:拉一拉
坐好側偏頭或側臥在床上,“生病”的那隻耳朵朝上,往後上方揪起耳朵,使外耳道盡量拉直,將滴耳液對著耳道口,按醫生指定的滴數滴入(一般情況下,滴耳液一日三次, 8小時/一次,每次滴2-3滴。滴液過多不僅浪費藥液,而且有引起眩暈等不適反應的可能)滴藥時,注意不要碰到外耳道壁的皮膚,以免滴管被細菌汙染,
第三步:滴後:按一按
滴完藥液保持姿勢3~5分鍾,並用手指輕輕按壓耳屏(耳道口前方的突起)3~5次,幫助藥液直達患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