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對於我們來說有很大的輔助消化的作用,通過腸道蠕動,我們平時進取的食物會將對身體有好處的吸收進取,將剩下的廢物排出。直腸是在我們消化管道的最後一截的腸子,它在我們的盆腔之中,大約有成人的手那麼長。直腸容易發生腸壁增厚的病症,發生這種情況我們該如何進行治療呢?
直腸長約15~20厘米,其行程不是直線而有幾個彎屈,它有三條橫皺襞,其中兩條在左,一條在右,高度不同,從下麵看來三個皺襞互相掩疊,圍直腸一周,支載糞塊。
直腸近肛門的一段擴大成為直腸壺腹,裏麵有垂直皺襞6~10條名肛柱,肛柱上麵有靜脈叢。直腸終於肛門。肛門有肛門外括約肌及肛門內括約肌。肛門外括約肌是隨意肌,屬會陰肌。肛門內括約肌是腸內環肌加厚而成,屬平滑肌,其作用是於大便臨完結的時候徹底清除殘存在肛門管裏的廢物。
直腸指在第3腰椎體前方起自乙狀結腸,沿骶、尾骨前麵下行,穿過盆膈移行於肛管的一段腸管為直腸。直腸是消化管位於盆腔下部的一段,全長10~14cm。直腸並不直,在矢狀麵上形成兩個明顯的彎曲,即直腸骶曲和直腸會陰曲。在冠狀麵上也有3個突向側方的彎曲,但不恒定,一般中間較大的一個凸向左側,上下兩個凸向右側。當臨床進行直腸鏡、乙狀結腸鏡檢查時,應注意這些彎曲部位,以免損傷腸壁。
腸壁水腫增厚是結締組織性腸炎的主要臨床表現,其治療措施如下:
一、一般治療
急性活動期應臥床休息。慢性期或病情已穩定者可適當參加工作,精神和心理治療很重要。病人應定期隨訪,避免誘發因素和刺激,避免皮膚直接暴露於陽光。生育期婦女應嚴格避孕。
二、藥物治療
1、非甾體類抗炎藥
這些藥能抑製前腺素合成,可做為發熱、關節痛、肌痛的對症治療。如消炎痛對SLE的發熱、胸膜、心包病變有良好效果。由於這類藥物影響腎血流量,合並腎炎時慎用。
2、抗瘧藥
氯喹口服後主要聚集於皮膚,能抑製DNA與抗DNA抗體的結合,對皮疹,光敏感和關節症狀有一定療效,磷酸氯喹250-500mg/d,長期服用因在體內積蓄,可引起視網膜退行性變。早期停藥可複發,應定期檢查眼底。
3、糖皮質激素
是治療本病的主要藥物,適用於急性或暴發性病例,或者主要髒器如心、腦、肺、腎、漿膜受累時,發生自身免疫性溶血或血小板減少作出血傾向時,也應用糖皮質激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