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膚損傷是生活中難免遇到的情況,能夠對身體造成較大的痛苦,而且皮膚損傷麵積過大的話會造成嚴重的皮膚感染,給身體帶來二次傷害,因此,出現這種問題一定要及時處理消毒,防止感染發生。而皮膚擦傷是最常見的現象,下麵就來看看皮膚擦傷用什麼消毒比較好呢?
醫用酒精:醫用酒精的主要成分是乙醇,日常生活中,很多人用醫用酒精來擦洗傷口,以達到滅菌消毒的目的。但是酒精有著較強的刺激性,一般隻用來對傷口周圍的皮膚進行消毒,不能直接用在傷口上。否則不但刺激傷口、疼痛難受,還會使創麵蛋白凝固,影響傷口愈合。
碘酊:碘酊又稱碘酒,為紅棕色的液體,主要成分為碘、碘化鉀,一般用於皮膚感染和消毒。但是碘酒不能直接用在傷口上,若傷口塗上會產生強烈的燒灼疼痛。碘酒不能大麵積使用,否則可能會因為大量碘吸收而引起碘中毒。
碘伏:碘伏是最為常用的消毒劑,可以用於皮膚消毒、手術部位消毒及手術前刷手消毒,對於皮膚的刺激性小,同時可以形成一層保護膜,避免細菌再次感染。但是對碘過敏的患者應該禁用,過敏反應重者會發生喉水腫、哮喘樣發作或休克。
紫藥水:紫藥水一般指的是甲紫,醫學上稱為龍膽紫,俗稱紫藥水。可用於皮膚和黏膜的化膿性感染,白色念珠菌引起的口腔炎,也用於燙傷、燒傷等。大麵積破損時不能使用,有實驗報告表明動物全身性吸收甲紫可以致癌,有的國家規定本品隻能由於局部未破損皮膚,嚴禁內服。但是目前國內未見有關甲紫致癌的不良反應監測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