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這裏一分鍾排濕毒神了

作者:北曉博  時間:2015-07-30 17:33:41  來源: 大眾養生網

雨季到來,空氣變得較為潮濕,再加上很多人夏季又喜食清涼食物,導致人體內濕氣積累,經常會出現精神萎靡、口中發粘、四肢酸懶、大便不成形等症狀,如果不及時排除體內濕氣,有可能誘發疾病。人體內這八個穴位,隻要經常按摩,每天隻需x201-3分鍾,便可以取得一定的祛濕效果。

1.血海穴

取穴方法:

坐在椅子上,繃直雙腿後膝蓋內側會出現一個凹陷,在凹陷的上方有一塊隆起的肌肉群,肌肉群的頂端就是血海穴。

功效:

血海穴屬於足太陰脾經,是治療“血症”的重要穴位,具有養血活血、健脾化濕、祛風止癢的功效,是防治婦科疾病、心腦血管疾病、皮膚科疾病及肌肉關節疼痛等病症的主要穴位。

2.豐隆穴

取穴方法:

豐隆穴在小腿外側,膝眼與外踝尖間的中點,也就是外踝尖上x208x20寸的位置,距離脛骨前緣兩橫指的距離。

功效:

中醫認為,“脾為生痰之源”,各種原因引起的脾胃失調、運化失司、水濕停滯,聚而成痰,化生百病。豐隆穴是臨床“祛痰”的主要穴位,具有祛濕滌痰的作用,配合足三裏長期堅持按摩能清除濁濕。

3.陰陵泉穴

取穴方法:

陰陵泉位於小腿的內側,膝下脛骨內側凹陷中,與陽陵泉穴相對。順著膝蓋內側橫紋向上,會摸到一塊突起的骨頭,它是脛骨,順著脛骨的下方和內側向上摸,會摸到一個脛骨拐彎並且凹陷的地方,這裏就是陰陵泉所在位置。

功效:

陰陵泉為足太陰脾經的合穴,它能夠健脾益氣,促進脾運化水濕的功能,能健脾化濕、通利三焦、消脹利水。

4.中脘穴

取穴方法:

中脘穴位於上腹部,前正中線上,臍中上x204x20寸處,即一個橫掌的距離。

功效:

中脘穴為胃的募穴、又為腑會之所。脾胃互為表裏,同為後天生化之本,共同協作以化體內水濕。因此,按摩中脘穴能夠溫中散寒、健脾祛濕、和胃理氣,對於緩解伏天暑濕造成的食欲不振、腹脹、腹瀉、腹痛、便秘等症有很好的效果。

5.足三裏穴

取穴方法:

足三裏位於小腿前外側,距脛骨前緣一橫指處。

功效:

作為健脾胃的第一要穴,足三裏穴對所有消化係統疾病均有效果,除濕自然也少不了它。按摩足三裏穴可增強抗病能力、調理脾胃、疏風化濕、扶正祛邪。

6.承山穴

取穴方法:

稍稍用力踮起腳尖,小腿後側肌肉浮起的尾端即為承山穴。

功效:

承山穴是人體最有效的祛濕要穴,能振奮膀胱經的陽氣,排出人體濕氣。有些人輕輕一按自己的承山穴,就會有明顯的酸脹痛感,表明體內有濕。

7.天樞穴

取穴方法:

取仰臥的姿勢,天樞穴位於肚臍左右兩邊兩寸處。

功效:

天樞穴屬於胃經,又聯係大腸,最能通腸道、排宿便,按摩此穴可促使濕邪、毒邪從糞便排出。

8.合穀穴

取穴方法:

合穀穴位於大拇指和食指的虎口間,拇指食指像兩座山,虎口似一山穀,合穀穴就在其中。

功效:

合穀穴是大腸經的總開關,具有升清降濁、宣通氣血的功能,但體質較差者不宜給予強刺激。

  • 男科醫院
  • 婦科醫院
  • 皮膚科醫院

猜你喜歡


相關文章

相關問答


養生食療




一周熱門


熱點排行

  • 飲食
  • 偏方
  • 減肥
  • 美容

熱門精選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