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般情況下,當小寶寶長到6個月的時候就會開始長牙了,之後會隨著生長發育,小寶寶的牙齒不斷的長出來,但是也有例外的情況,有一些小寶寶在出生的時候就有牙齒的,這樣的情況是比較少的情況,出現這樣的情況一般是在寶媽懷孕期間補鈣補的過多所導致的,並且這樣的牙齒也不是真正的牙齒,屬於是一種增生。
寶寶的“牙”不是“牙”
醫生解釋,新生寶寶長的牙既不是乳牙也不是恒牙,而是民間所說的‘馬牙’。大多數嬰兒在出生後4—6周時,口腔上齶中線兩側和齒齦邊緣出現一些黃白色的小點,很象是長出來的牙齒。人們俗稱它為“馬牙”,醫學上叫做上皮珠,上皮珠是由上皮細胞堆積而成的,是正常的生理現象。
馬牙不是病
寶寶長“馬牙”是一種正常的生理現象,並不是病,寶寶一般沒有不適感。但是個別寶寶會出現愛搖頭、煩躁、咬奶頭,甚至拒食,這是由於局部發癢、發脹等不適感引起的。“馬牙”並不會影響寶寶吃奶或者乳牙的發育,也不影響以後正常乳牙的萌出生長,隻要經過一段時間,嬰兒吮奶進食時,牙床與奶頭反複接觸摩擦,“馬牙”就可逐漸脫落。有的寶寶因為營養不良,馬牙”不能及時脫落,這也沒多大妨礙。
家長切記不可挑掉“馬牙”
民間有些老人認為“馬牙”是不好的兆頭,要用針挑掉或用布擦掉,才能“避邪免災”。這種做法是很危險的。因為剛出生的嬰兒身體抵抗力差,口腔粘膜很嬌嫩,如被挑破,很容易感染細菌,引發細菌性口炎、頜下淋巴結炎等感染性疾病。局部感染如果迅速擴散,甚至會引發敗血症等全身性疾病。家長隻需要平時給孩子做好口腔衛生,保護好口腔粘膜即可。
嬰兒期口腔正確清潔方式
新生寶寶的口腔不需要特別清洗。因為寶寶還沒長牙,唾液起到天然的口腔清洗作用,即使喂奶後口腔黏膜上殘留一些乳汁,也可通過唾液達到衝洗的作用。平時餐後喂寶寶喝些白開水,就能達到清潔口腔的目的,媽媽也可用消毒棉簽沾水,輕輕地將寶寶的口腔清理一下。2歲左右可以開始教寶寶漱口,讓寶寶將溫開水含在嘴中,將口腔內食物碎屑和部分軟垢清除,以免引起病菌繁殖。為預防奶瓶性齲齒,要避免寶寶含著奶瓶睡覺。如果寶寶一定要含著奶瓶才能入睡,必須先清潔奶瓶奶嘴,並且隻裝白開水。避免讓孩子常吃糖分高、黏性強的食物,尤其在睡覺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