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情況下,母乳中的乳糖含量是沒有有效的方法做出改變的,如果哺乳期女性在哺乳的過程之中,發現孩子吐奶等症狀,一般都是因為乳糖不耐受所導致的,並非是因為乳糖過高所導致的。那麼,孩子出現乳糖不耐受的症狀該怎麼辦呢?下麵將為大家詳細介紹相關方麵知識。
一、什麼是乳糖不耐受?
乳糖是一種雙糖,其分子是由葡萄糖和半乳糖組成的,乳糖在人體中不能直接吸收,需要在乳糖酶的作用下分解才能被吸收,缺少乳糖分解酶的人群在攝入乳糖後,未被消化的乳糖直接進入大腸,刺激大腸蠕動加快,造成腹鳴、腹瀉等症狀稱乳糖不耐受症。
0-6個月寶寶之所以特別容易出現乳糖不耐受,是因為寶寶腸道發育尚不成熟,不能分泌足夠的乳糖酶來分解吸收母乳和乳製品中的乳糖,從而出現吐奶厭奶、大便酸臭有泡沫、脹氣、屁多屁臭等乳糖不耐受的症狀。
二、乳糖不耐受有些什麼症狀?
1、看有無以下情況。
沒有被吸收者或仍未被分解的乳糖可引起腸鳴、腹脹、腹痛、排氣、不舒服、腹瀉等症狀,有的人還會發生惡心等症狀。
乳糖不耐症狀個體差異很大。嚴重的乳糖不耐受多於攝入一定量乳糖後30分鍾至數小時內發生。
2.看便便。
寶寶乳糖不耐受的典型糞便是水樣便,可能有泡沫、酸臭味,然而大便常規檢查卻為陰。但寶寶食欲好,生長發育也正常。
最簡單的判斷方法就是腹瀉後,吃奶就拉,不吃奶就不拉。
三、怎麼應對寶寶乳糖不耐受?
1.減少或避免食用奶製品,或換用無乳糖/低乳糖奶粉。而以穀物類,豆奶或豆類食品以及肉類等不含乳糖食物為主食。
2.有的醫生會讓母乳媽媽給寶寶喂不含乳糖的奶粉。其實這樣是不是最好的,乳糖酶缺乏才是導致寶寶乳糖不耐受的真正原因,所以原則上隻要補充乳糖酶問題就可以得到解決。乳糖不耐受不需要停喂母乳。而且乳糖是嬰幼兒生長發育最主要的能量來源,能夠促進大腦和神經係統發育,促進鈣的吸收,維持體內水電平衡。回避乳糖(甚至因此放棄母乳)完全是得不償失的無奈之舉。
3.補充益生菌。乳酸菌可產生乳糖酶,對於乳糖不耐受治療有良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