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毒”黃瓜恐慌蔓延,到目前已有14人死亡,另有近千人感染。那麼,這種“毒黃瓜”是經由什麼樣的途徑被汙染,它到底是一種什麼樣的病菌,為什麼抗生素對它沒有作用,應該如何防患於未然?本報記者采訪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邵逸夫醫院副院長、感染科主任、博士研究生導師俞雲鬆教授,請他為我們解讀相關問題。
問:這是一種什麼樣的細菌?
專家:此次疫情的罪魁禍首為腸出血性大腸杆菌的一個變種――現在被稱作“Husec 41”, 是目前已知的42種腸出血性大腸杆菌中的一種。實際上與我們先前知道的大腸杆菌O157:H7有點類似,O157:H7也會引起腸出血性腹瀉,一部分病人也會發展成溶血性尿毒綜合征,致死率很高。其臨床症狀主要表現為,一開始是水樣腹瀉,很快轉為鮮血樣大便,繼而引發溶血性尿毒綜合征,導致腎功能衰竭和死亡。
問:為什麼抗生素對它沒有作用?
專家:現在可以肯定的是,這是一種細菌,而不是病毒。它的來源可能是家禽和家畜的糞便。也可以是病人和無症狀攜帶者的糞便。細菌可通過被汙染的水傳播。至於為什麼抗生素對這種細菌沒有作用,其一是:該細菌有較強的抗藥性;其二是:不是這種細菌直接致病,而是通過細菌產生的毒素致病,類似於以前的霍亂。服用抗生素隻是縮短了病程,而對細菌產生的毒素,抗生素沒有作用。目前還沒有特效的治療方法,大部分病人能自限。血漿置換(俗稱:洗血療法)有一定效果。
問:把好“病從口入”關,可以無虞嗎?
專家:是的,要把好“病從口入”關。這種大腸杆菌可通過食物、水和接觸等渠道傳播。一個身體健康的人,隻要注意個人衛生,飯前便後洗手,平時勤洗手,一般不會被感染,不必恐慌。另外,在生吃黃瓜、西紅柿、萵苣和其他蔬菜及水果時,隻要洗幹淨,是沒有問題的。另外隔夜的飯菜最好不吃,或煮過再吃。還有,如果發生了腹瀉,要及時去醫院腸道門診就醫,即便不是這類細菌的感染,是其他腸道傳染病時,也可以及時隔離和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