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很多人的了這種腸病原性大腸埃希杆菌感染 ,其實這種病很多人不太了解。所以這時候不要瞎操心,和小編一起來看一下吧
由腸病原的大腸埃希杆菌(EnteropathogenicEscherichiacoli,EPEC)引起的腸道傳染病。EPEC是早在20世紀40年代認識的一組致腹瀉性大腸埃希杆菌,50年代到60年代為流行性嬰幼兒腹瀉的主要病原,臨床上稱之為“消化不良”。1983年全國腹瀉經驗交流座談會決定,將EPEC引起之腹瀉,一律稱之為EPEC腸炎,而不稱作“消化不良”。
一、腸病原性大腸埃希杆菌感染中醫治療方法:
中醫治療:
用山莨菪堿足叁裏穴位封閉可減少便次。胃蛋白酶、胰酶、鞣酸蛋白、中藥肥兒散等,均可促進大便性狀好轉並增加消化功能。對於重症及營養不良患兒,可少量多次輸血、人血白蛋白(白蛋白),以改善全身狀況。
二、腸病原性大腸埃希杆菌感染西醫治療方法
藥物治療:
(1)飲食療法基本同輪狀病毒腸炎。人乳中的IgA可阻止需要鐵的細菌如大腸埃希杆菌的生長,故人乳喂養是防治嬰幼兒大腸埃希杆菌腸炎的有效措施。
(2)抗菌治療輕型病例可不用抗菌藥物。通過調整腸道正常菌群而自愈。對重症嬰兒及有敗血症者,仍需抗菌治療。據臨床觀察,以口服多黏菌素B及多黏菌素E效果較好,但藥源較困難。臨床上常首選諾氟沙星、司氟沙星(司帕沙星)或小檗堿,另加甲氧苄啶(TMP),亦可口服慶大黴素或肌注妥布黴素。療程均為5天。
大部分的人就是覺得腸病原性大腸埃希杆菌感染很常見,往往就忽視了,但是卻不知道,有的時候卻是疾病的信號,不及時治療真要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