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曾認識抑鬱人士或自己曾與抑鬱正麵交鋒,你會深知伴隨著抑鬱經常會出現意料之外的感覺遲鈍情況。對於那些不理解這其中複雜性的人來說,很容易會說出弊大於利的話來。
在美國臨床抑鬱症患病率在世界處於較低水平,但仍然影響了很多人。每年每10個美國人中就有1個遭受抑鬱困擾。
那麼我們如何幫助可能受到影響的人呢?根據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精神病學和神經學副教授亞當路.凱普林博士之言,你的行動可以提供最大的支持,語言則不能。
“最好不要說任何會使他們產生以下想法的話:他們的現狀是因為缺乏應對技能、個人弱點或性格缺陷,”凱普林告訴赫芬頓郵報。“抑鬱症最嚴重之處在於它會縮小視野,當視野狹窄時,你就看不到別的選項了。很多(幫助的目標)是給人們事情會好轉的希望。”
凱普林建議,雖然案例各不相同,在幫助那些發現自己陷於抑鬱的人時,總有一些一般性的原則可遵循時。下麵介紹人們不應該與抑鬱症人士說的六類話。
1.“我明白你的感受。”
凱普林說到,具有同理心很好,但在某些情況下如果你真的不知道對方在經曆些什麼,最好不要這麼說。如果你確實有抑鬱的經曆,告訴他們並非隻有他們在經受痛苦也許會有幫助,前提是你不能隻談自己。“每個人都各有不同的抑鬱經曆,”凱普林解釋道。“告訴別人你都知道隻會讓他們覺得自己的經曆不被認同,不如簡單的說‘那肯定很不容易’,認可他們正處於艱難的階段,認可他們經曆的痛苦是真實的。”
2. “挺住。”
可能你不是有意認為別人的狀況無足輕重,但如果說出類似“挺住”或“積極麵對”這種話,你差不多就給別人這種印象。“(大多數人沒有意識到)抑鬱症削弱專注力並破壞睡眠。它讓人們偏離既定的生活軌道,徹底改變生活,”凱普林解釋道。
凱普林表示,關鍵是不要低估抑鬱的影響。某年內大約有2000萬美國成年人遭遇情緒障礙。
3.“振作起來。
“振作起來”一詞就像“挺住”的孿生兄弟一樣”,凱普林說。讓別人振作一點沒什麼用處——事實上可能會讓他們感覺更糟。凱普林建議,與其加油打氣,不如單純的陪陪他們。“就聽聽他們訴說自己的感受,給一些‘哇,那一定很難’這種回應,認可他們正在經曆一段艱難的時期。如果能做到的話,他們早就振作起來了。”
4. “你必須為了孩子而堅強。”
試圖安慰抑鬱症患者時,如果涉及到孩子,這一過程可能有點棘手。凱普林解釋說,提些關於孩子的建議甚至表示可以幫忙看孩子幾個小時,也許你認為自己是在提供幫助,但這可能會被誤解。“他們可能會敏感的想,“哦,她認為我是個糟糕的家長,”他說。“我覺得可以通過下麵這些方式來幫助他們,照顧一下這種敏感情緒。”
如果你想幫助孩子,凱普林建議提議你們雙方家庭一起出去郊遊,並作出公開邀請。“這樣一來,你沒有在指責什麼,而隻是嚐試做些有益的事情,(同時保持)言行得體,並留給他們選擇餘地(接受或拒絕)。”
5. “一切都在你的腦海中。”
和“挺住”一樣,這也屬於把可能正在發生的事情最小化的範疇,僅僅靠“以你的方式思考”不見得有擺脫抑鬱的可能。在2011年登載《今日心理學》上的一篇博文中,執證心理學家克利福德.拉撒路解釋了為什麼克服疾病的關鍵是行動而不僅是思想:
最有效的抑鬱症心理治療方法被稱為“認知療法”(CT),旨在通過改變人們的負麵偏見思想,變為更積極的模式,從而緩解抑鬱。具有諷刺意味的是,盡管廣泛的研究和臨床經驗似乎驗證CT的有效性,隻是打擊消極的想法並用更理性的信仰取而代之,這種做法對抑鬱症收效甚微。
這並不奇怪,想想看,你不可能簡單的靠說服就能讓人們擺脫或讓他們相信自己已經擺脫恐懼症,對嗎?要真正征服恐懼反應,一個人必須麵對、接觸並戰勝恐懼心理——也就是說,必須采取具體的一步步的行動,而不是僅換個觀點看待或者光承認恐懼是非理性的。同樣,挑戰非理性信念、專注於積極思想並試圖改變抑鬱認知模式,這些都不大可能會幫你脫離抑鬱。真正有效的是改變行為。
如果是你所愛的人遭受抑鬱困擾,凱普林說,你常會覺得是自己做錯了事,被拒之門外,但你知道這不是針對某人的。“感覺對方冰冷而孤立,你有這種感覺是因為抑鬱症導致對方被隔離在自己的感受之外,”凱普林說。“(一旦他們克服抑鬱症),狹窄的視野會開闊,他們能夠看到更多的可能性。隨著病情好轉,他們的世界也將寬廣起來。”
6.“想想看——還有人比你更慘。”
也許你在試圖換個角度看事情,可對方的感受不見得如此。“(關鍵)是認識到他們的痛苦,而非不屑一顧,”凱普林說。“這樣的語言後麵可能存在一個潛在的問題,就是我們真的不知道該說什麼,所以我們試圖讓正在痛苦的人感覺舒服點,讓自己也好受一些。“
凱普林建議,與其提出不同的視角,不如什麼也不說或者陪對方出去玩一會。“很多時候這隻是承認你無法減少別人的痛苦,隻能給人安慰,”他說。“你確實想要傳達某些信息。當明白你不是一個人時,對抗抑鬱的戰鬥就已經勝了一半,所以隻要陪在身邊、保持聯係就會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