濕熱體質的表現

作者:養生專家  時間:2013-02-03 00:00:00  來源: 大眾養生網

  現代人們所要承受的壓力比較大,很多人都在平日忙於工作而沒有太多時間照顧自己的身體,這就使不少人出現了不良的體質,從而對身體健康會造成較大的不良影響,需要及時的進行調理,而在調理前大家有必要對自己的體質進行了解,下麵,專家來介紹下濕熱體質的表現。

濕熱體質的表現

  如果出現了濕熱體質,那麼患者往往會出現一些濕熱體質的表現症狀,感覺有些不舒服,而且在外在美麗上也會受到一定的影響,因此,在發現相關症狀時有必要進行調理,以使身體恢複正常。

  濕熱的一般表現為:肢體沉重,發熱多在午後明顯,並不因出汗而減輕;舌苔黃膩,脈數。具體表現因濕熱所在不同的部位而有差別:在皮肉則為濕疹或療皰;在關節筋脈則局部腫痛。但通常所說的濕熱多指濕熱深入髒腑,特別是脾胃的濕熱,可見脘悶腹滿,惡心厭食,便搐稀,尿短赤,脈濡數;其他如肝膽濕熱表現為肝區脹痛,口苫食欲差,或身目發黃,或發熱伯冷交替,脈弦數;膀胱濕熱見尿頻、尿急,澀少而痛:色黃濁;大腸濕熱見腹痛腹瀉,甚至裏急後重,瀉下膿血便,肛門灼熱、口渴。

  濕熱的治療,一般要分濕重還是熱重。濕重的化濕為主,可選用六一散,或三仁湯、平胃散;熱重以清熱為主,可選用連樸飲、茵陳蒿湯,甚至葛根芩連湯。在這一原則下,再根據某些特殊表現選擇相應的藥,如濕疹、疔皰,加野菊花、地丁草、苦參、白蘚皮;關節腫痛加桂枝、忍冬藤、桑枝等;腹瀉甚至痢疾加白頭翁、地榆、車前子等;陰囊濕疹、睾丸脹痛、白帶黃臭可加龍膽草、苦參等;血尿可加小薊草、茅根、石葦、扁蓄等等。

  對於濕熱體質的表現,現在大家都明白了吧,大家可以對照下自己,如果自己也有上述症狀的話,應進行調理,在平時要做到合理的飲食,少吃或不吃甜味的食物,不吃辛辣的食物,以避免濕熱症狀加重而給身體帶來更大的不適症狀和傷害。

  • 男科醫院
  • 婦科醫院
  • 皮膚科醫院

猜你喜歡


相關文章

相關問答


養生食療




一周熱門


熱點排行

  • 飲食
  • 偏方
  • 減肥
  • 美容

熱門精選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