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激穴位有效治療脂肪肝

作者:養生專家  時間:2013-05-07 00:00:00  來源: 大眾養生網

刺激穴位有效治療脂肪肝--大眾養生網

喝酒抽煙、大魚大肉、節食減肥等各種不良的生活習慣都會讓脂肪肝找上你,在預防和治療上,中醫多以穴位為基點,采用按摩或針刺療法結合刺激穴位的方法,這個治療脂肪肝的方法不僅安全而且在治療的同時還能調節身體的各髒腑器官的機能,調和氣血。

 

中醫學中無“脂肪肝”之名,從其臨床表現可屬於“積證”、“積聚”、“痰濁”、““脅痛”等範疇。屬本虛標實之證,以邪實為主,病位在肝脾腎三髒,其病因與過食肥甘厚味、飲酒過度、久臥久坐、體豐痰盛、感受濕熱毒邪、情誌失調、久病體虛等有關。脂肪肝的防治與五大穴位息息相關。這些防治脂肪肝的穴位,可采取按摩療法或針刺療法刺激穴位,以達到輔助治療脂肪肝或預防脂肪肝的目的。

 

由於痰濕阻滯日久會致氣滯血瘀,痰濁、瘀血痹阻肝絡誘發右脅刺痛和脹痛;或水不涵木,肝失疏泄,痰濁失於運化,積於血中則為瘀為痰;或長期喜嗜甘肥厚味之品,或情誌失調使脾失健運,濕濁結聚成痰,肝失疏泄,以致痰濕阻於肝絡則為脂肪肝。活血化瘀、清熱疏肝解鬱、健脾化濕祛痰為脂肪肝治療原則。

 

穴取足三裏、豐隆、三陰交、中脘、太衝。患者取舒適體位並暴露需針刺穴位處。常規消毒後,毫針直刺足三裏1.5寸,豐隆2寸,三陰交、中脘各1寸,太溪、太衝各0.8寸。豐隆、太衝施大幅度提插瀉法,足三裏、三陰交、中脘施大幅度提插撚轉平補平瀉法。留針30分鍾,期間足三裏、三陰交、中脘隔10分鍾加強手法一次。15次一個療程,休息10天後再繼續下個療程。

 

足三裏

足三裏是足陽明胃經的主要穴位之一,“三裏”有理上、中、下“三焦”之意。現代醫學研究證實,針灸刺激足三裏穴可使胃腸蠕動有力而規律,並能提高多種消化酶的活力,增進食欲,幫助消化降低血脂、血液黏度。

 

豐隆穴

豐隆穴為古今醫學家所公認推崇的治療痰濕證的首選要穴,具有通經活絡、通調脾胃氣機,能使氣行津布,中土得運,濕痰自化的功效。

 

三陰交

三陰交乃足三陰經中氣血交會之處,除可健脾益血外,還可調肝補腎。刺激該穴可以把體內的濕、濁、毒素排出體外。

 

中脘穴

中脘別名上紀、太倉、胃脘,是任脈、手太陽與少陽、足陽明之會,胃之募穴,八會穴之腑會,具有和胃健脾、降逆利水之用。

 

太衝穴

太衝穴為足厥陰肝經上的重要穴道之一,具平肝潛陽、行氣解鬱之功效。

 

以上諸穴相輔相成,按摩這五穴或針刺,均可達到行氣活血、疏肝利膽、健脾化濕清熱、降低血脂、調節免疫功能的功效,從而有效地預防和治療脂肪肝的發生發展。

治療脂肪肝一方麵可以通過上述介紹的方法,一方麵還要大家堅持鍛煉和飲食調理。

  • 男科醫院
  • 婦科醫院
  • 皮膚科醫院

猜你喜歡


相關文章

相關問答


養生食療




一周熱門


熱點排行

  • 飲食
  • 偏方
  • 減肥
  • 美容

熱門精選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