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地圖 網友投稿

疾病大全

當前位置: 首頁> 疾病大全> > 急性鼻炎

急性鼻炎簡介

相關問答

  急性鼻炎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鼻黏膜的急性炎性疾病,又稱為“感冒、“傷風”。症狀包括鼻塞、流涕、發熱等,病程通常在7~10天。200種以上的病毒和急性鼻炎相關。本病四季均可發病,冬季更為多見。急性鼻炎是人類最常見的疾病,全球各國均有發病。成人通常平均每年感染2~5次,兒童每年可發病6~10次(學齡兒童平均高達每年12次)。而由於免疫係統的退化,老年每年的發病率有所上升。

【詳情】

01急性鼻炎的發病原因有哪些

  急性鼻炎的致病微生物主要為病毒,各種呼吸道病毒均可引起本病,而以鼻病毒(rhinoviruses)和冠狀病毒(coronaviruses)為主。當機體抵抗力降低或鼻粘膜的防卸功能遭到破壞時,即可引起病毒侵入機體、生長繁殖而發病。同時存在於病人鼻部和咽部的致病菌(鏈球菌、葡萄球菌、肺炎菌、流行性感冒杆菌及其它細菌等)也乘機活躍繁殖,形成繼發感染。

  一般導致急性鼻炎的誘因有全身因素,如受涼、過勞、營養不良、煙酒過度、內分泌失調(甲狀腺功能紊亂等)及全身慢性疾病(心、肝、腎疾病)等均可影響新陳代謝的正常過程,造成血管痙攣、組織缺氧、鼻粘膜溫度降低、免疫功能下降等,使呼吸道粘膜,特別是鼻腔粘膜的抵抗力下降;體質因素亦有一定關係;局部因素主要由於鼻中隔偏曲、慢性鼻炎、鼻息肉等,致鼻腔通氣受限,影響鼻腔生理功能。鄰近的病灶性疾病,對急性鼻炎的發生有誘發作用。

02急性鼻炎容易導致什麼並發症

  急性鼻炎可經鼻竇開口向鼻竇蔓延,引起急性化膿性鼻竇炎,其中上頜竇炎及篩竇炎多見;經咽鼓管並發急性中耳炎;感染向下擴散可並發急性咽炎、喉炎、氣管炎及支氣管炎,小兒及老年抵抗力低下,可並發肺炎。

03急性鼻炎有哪些典型症狀

  急性鼻炎根據臨床分期的不同,其常見的具體症狀也各不相同,下麵是關於本病症狀的具體介紹。

1、初期(前驅期)

  前驅期約1~2天,多表現為一般性的全身酸困、鼻及鼻咽部發幹灼熱、鼻粘膜充血和幹燥,診斷和鑒別急性鼻炎應與某些傳染病的前軀症狀,如流感、麻疹、猩約熱、流行性出血熱等鑒別,因這些病的開始,常先有急性鼻炎的症狀出現,有“急性傳染性鼻炎”之稱,應予以注意,亦須與變應性鼻炎作鑒別。在急性鼻炎時,切忌用力擤鼻,以免炎症擴展引起中耳炎或鼻竇炎。

2、急性期(濕期)

  急性期約2-7天,漸有鼻塞、鼻分泌物增多、噴嚏和鼻腔發癢、說話呈閉塞性鼻音、嗅覺減退、鼻粘膜明顯充血腫脹、鼻腔內充滿粘液性或粘膿性分泌物等症狀,可轉為膿樣,全身有不同程度的發熱、頭脹、頭痛等。

3、末期(恢複期)

  末期鼻塞逐漸減輕,膿涕也減少,若不發生並發症,則數日後可自愈。並發症炎症亦可向下蔓延,發生咽喉、氣管和肺的炎症。

04急性鼻炎應該如何預防

  預防急性鼻炎,首先要增強機體抵抗力,經常鍛煉身體,提倡冷水洗臉或冷水浴,注意勞逸適度,飲食調和由於致病病毒的血清型別極多,各抗原間無交叉反應,故目前無理想的疫苗可供預防接種

  其次是避免傳染,“感冒”流行期間應避免與病人密切接觸,盡量不出入公共場所,注意居室通風,板藍根等中藥有某些預防作用,可煎服

05急性鼻炎需要做哪些化驗檢查

  未明確診斷急性鼻炎,患者一般需要進行下麵的檢查項目:

  1、兩側鼻孔是否有破損、結痂、腫瘤或存在其他異物的現象。

  2、檢查鼻中隔,檢查鼻中隔是否出現糜爛或嚴重鼻中隔完全畸形的現象。

  3、觀察鼻腔內鼻黏膜是否充血、腫脹或鼻甲肥厚,鼻甲是否充血、肥大增生或鼻息肉者。

  4、鼻腔內是否出現分泌物或分泌物的顏色、性質等部位的病變。

  5、鼻後孔、鼻咽鏡、鼻分泌物的檢查,做X線或CT檢查。

06急性鼻炎病人的飲食宜忌

  對於急性鼻炎患者來說,除了接受常規的藥物治療外,還可以試試下麵的食療方,效果不錯。

 1、白菜蘿卜湯

  白菜心250克、白蘿卜100克,水煎,加紅糖適量,吃菜飲湯。

2、蘿卜絲瓜藤湯

  白蘿卜250克(切片)、絲瓜藤60克,水煎取湯去渣,加適量白糖服。

3、豆腐鯇魚頭湯

  豆腐120克(切塊)、鯇魚頭1個、芫荽15克、淡豆豉30克、蔥白30克。將豆腐、鯇魚頭、淡豆豉先煮熟,再放芫荽、蔥白煮沸一下,便可食用。

4、芫荽蔥白粥

  芫荽30克、蔥白2根、大蒜1根、粳米60克。先將粳米煮粥,熟時將大蒜、芫荽、蔥白放人粥內煮沸一下,然後調味便可食用。

07西醫治療急性鼻炎的常規方法

  急性鼻炎以支持和對症治療為主,同時注意預防並發症。

  一、全身治療

  患者應注意多飲水、飲食清淡、通大便,症狀較重者宜臥床休息。

  1、早期用發汗療法可減輕症狀,縮短病程。

  2、中成藥:速效感冒膠囊1-2粒,3次/日;或感冒清1-2粒,3次/日,亦可用銀翹片等。

  3、合並細菌感染或有可疑並發症時,全身應用抗菌藥物治療。

  4、可以使用中藥李氏藥貼等外用穴位貼敷貼劑。

  二、局部治療

  1、局部治療采用血管收縮劑滴鼻,可使粘膜消腫而減輕鼻塞,改善引流,如1%(小兒用0.5%)麻黃素生理鹽水。

  (1)仰臥法:仰臥,肩下墊枕;或仰臥,頭後仰並懸垂於床緣外,前鼻孔朝上。

  (2)坐位法:坐位,背靠椅背,頭盡量後仰。

  (3)側臥法:向病側側臥,頭下垂(此法適用於單側鼻竇炎或高血壓病人)。體位取定後,經前鼻孔向鼻腔滴藥,每側3-5滴。

  2、針刺迎香、鼻通穴,或作前述穴位按摩,可減輕鼻塞。此外,應提倡正確的擤鼻法:緊壓一側鼻翼,輕輕擤出對側鼻腔的鼻涕;或將鼻涕吸入咽部再吐出。

  3、洗鼻法:以4.5克無碘鹽兌500毫升溫水,灌入洗鼻壺中衝洗鼻腔。

  三、用藥原則

  1、早期用抗感冒藥、抗組胺囊藥、解熱鎮痛藥改善局部及全身症狀,同時輔以應用中藥清熱解毒、抗病毒製劑,如君泰口服液或銀翹解毒丸等。

  2、後期繼發細菌感染者應用“A”項中抗生素治療。

  3、局部應用血管收縮劑,如1%麻黃素滴鼻,以改善鼻腔通氣及引流。

相關文章

微信掃一掃

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