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哺乳期的乳房比較嬌嫩,容易受到損傷和感染,引起哺乳疾病。導致哺乳疾病的常見原因有:
1、哺乳期乳頭、乳暈損傷。
2、乳頭有汙穢物或被汗水浸漬,乳頭糜爛、破裂。髒東西通過乳頭導管或其他破損侵入乳房,引發急性乳腺炎。
3、 每日哺乳的時間和次數沒有規律,最好每3~4小時喂奶一次(夜間可減少一次),雙乳應輪流哺乳。另外,每次哺乳乳汁有剩餘,局部乳汁瘀積而誘發乳房疾病。
4、產婦的哺乳姿勢不正確,不利於乳房局部血液循環暢通。
5、授乳時嬰兒含著乳頭睡覺,易造成嬰兒吸咬乳頭和促使嬰兒大力吸吮,使乳頭損傷。
1.膿毒血症和菌血症
病程進入急性化膿性乳腺炎階段,病人可並發膿毒血症和菌血症,此時病人持續高熱、麵色潮紅、譫妄,可出現轉移性膿腫。
2.乳房瘺管
成膿期膿腫可向內或向外破潰,形成皮膚破口和乳腺瘺管,如處理不當可形成長期不愈的膿瘺或乳瘺,臨床可見從瘺管排出乳汁及膿液。
哺乳期容易患乳腺炎疾病主要分為以下兩種:
急性乳腺炎 :症狀一、最初會覺得側乳房脹滿、疼痛,哺乳時尤甚,乳汁分泌不暢,乳房結塊或有或無,全身症狀可不明顯,或伴有全身不適,食欲欠佳,胸悶煩躁等。
症狀二、局部乳房變硬,腫塊逐漸增大,此時可伴有明顯的全身症狀,如高燒、寒戰、全身無力、大便幹燥等。可在 4~5日內形成膿腫,可出現乳房搏動性疼痛,局部皮膚紅腫,透亮。成膿時腫塊中央變軟,按之有波動感。若為乳房深部膿腫,可出現全乳房腫脹、疼痛,高熱,但局部皮膚紅腫及波動不明顯,需經穿刺方可明確診斷。有時膿腫可有數個,或先後不同時期形成,可穿破皮膚,或穿入乳管,使膿液從乳頭溢出。破潰出膿後,膿液引流通暢,可腫消痛減而愈。若治療不善,失時失當,膿腫就有可能穿破胸大肌筋膜前疏鬆結締組織,形成乳房後膿腫;或乳汁自創口處溢出而形成乳漏;嚴重者可發生膿毒敗血症。急性乳腺炎常伴有患側腋窩淋巴結腫大,有觸痛;白細胞總數和中性粒細胞數增加。
急性乳腺炎病程較短,預後良好,但若治療不當,也會使病程遷延,甚至可並發全身性化膿性感染。急性乳腺炎中醫稱之為"乳癰"。
慢性乳腺炎的症狀:1、炎症腫塊急性乳腺炎常隨病性發展腫塊軟化,形成膿腫。慢性乳腺炎腫塊質硬韌,可活動與周圍組織界限清楚,可大至5cm以上。
2、結核性腫塊乳房結核發病率較低,其腫塊多位於乳房外上象限,多為單側。
3、增生性腫塊以乳房囊性增生、小葉增生最常見。
4、乳腺囊腫多為孤立性腫塊,黃豆大和乒乓球大,直徑可達5厘米以上,球形,外表光滑,與周圍組織界限清楚,可活動,質軟,有彈性感。
5、乳管內乳頭狀瘤好發於近乳頭處乳管的膨大部。
在哺乳期應注意以下幾方麵:
1、養成良好的哺乳習慣
喂奶的次數和時間安排要有規律,做到定時哺乳和兩側乳房輪流哺乳,防止造成雙側乳房的不對稱;每次喂奶l0~15分鍾,吮不完的乳汁要吸淨,以防乳汁瀦留引起乳房結塊,從而預防乳腺炎的發生,而且乳房排空還有利於促進乳汁分泌
2、做好乳頭護理
哺乳期間由於嬰兒的吸吮,乳頭被乳汁浸漬,加之內衣的摩擦,容易引起乳頭皸裂、破損或發生濕疹等病變因此做好乳頭護理非常重要,在每次授乳前和授乳後都要用溫開水輕輕洗淨乳頭和乳暈,保持局部清潔和幹燥
3、積極預防乳腺炎
哺乳期,若乳房護理不當,容易引起乳汁淤積,誘發急性乳腺炎若出現乳汁排出不暢,要及時處理,用按摩乳房法排出淤積的乳汁
4、佩戴合適的乳罩
哺乳期乳房豐厚飽滿,乳房自身的重量驟增,合適的乳罩可托起乳房,減少乳房韌帶的過度拉伸,防止乳房下垂此外哺乳期乳頭常有乳汁溢出,應選用寬鬆、質地柔軟、吸水性能好的乳罩,避免乳頭與硬物摩擦造成損傷
檢查要重視以下這幾方麵:
①患者多為哺乳期婦女,尤其以初產婦為多見,發病前多有乳頭皸裂破損史及乳汁淤積不暢史。
②局部症狀:乳房紅腫熱痛化膿。患側腋窩淋巴結可有腫大。
③全身症狀:寒顫、高熱、煩躁、乏力、便幹等。
④化驗檢查:白細胞計數升高,特別是中性粒細胞數明顯增加。化膿時局部抽吸可有膿性分泌物。
哺乳期間忌食:1、會抑製乳汁分泌的食物:如韭菜、麥芽水、人參等食物。
2、刺激性的東西:產後飲食宜清淡,不要吃那些刺激性的物品,包括:辛辣的調味料、辣椒、酒、咖啡及香煙等。
3、油炸食物:脂肪高的食物:這類食物不易消化,且熱量偏高,應酌量攝取。
4、香煙和煙草:如果哺乳媽媽在喂奶期間仍吸煙的話,尼古丁會很快出現在乳汁當中被寶寶吸收。研究顯示,尼古丁對寶寶的呼吸道有不良影響,因此,哺乳媽媽最好能戒煙,並避免吸入二手煙。
5、藥物:對哺乳媽媽來說,雖然大部分藥物在一般劑量下,都不會讓寶寶受到影響,但仍建議哺乳媽媽在自行服藥前,要主動告訴醫生自己正在哺乳的情況,以便醫生開出適合服用的藥物,並選擇持續時間較短的藥物,達到通過乳汁的藥量最少。
中藥治療
清熱解毒劑,早期乳腺炎的治療,初起階段主要表現為乳汁瘀積,熱毒內盛,其治療原則為解毒清熱、通乳消腫。
內服藥:可服瓜蔞牛蒡湯(熟牛蒡、生山梔、金銀花、連翹各9g,全括樓(打碎)、蒲公英各12g,橘皮、橘葉各4.5g,柴胡6g,黃苓9g。水煎服,每日一劑)。腫脹痛者加乳香、沒藥、赤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