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窒息的本質是缺氧,凡能造成胎兒或新生兒血氧濃度降低的因素均可引起窒息,一種病因可通過不同途徑影響機體,也可多種病因同時作用。新生兒窒息多為產前或產時因素所致,產後因素較少。常見病因如下:
1、孕母因素
(1)孕母缺氧性疾病:如呼吸衰竭、發紺型先天性心髒病、嚴重貧血及CO中毒等。
(2)胎盤循環障礙的疾病:如充血性心力衰竭、妊娠高血壓綜合征、慢性腎炎、失血、休克、糖尿病和感染性疾病等。
(3)其他:孕母吸毒、吸煙或被動吸煙、或孕母年齡≥35歲、
2、胎盤異常
如前置胎盤、胎盤早剝和胎盤功能不全等。
3、臍帶異常
如臍帶受壓、過短、過長致繞頸或繞體、脫垂、扭轉或打結等。
4、分娩因素
如難產,高位產鉗、臀位、胎頭吸引不順利;產程中麻醉藥、鎮痛藥及催產藥使用不當等。
5、胎兒因素
(1)早產:早產兒、小於胎齡兒、巨大兒等。
(2)畸形:各種畸形如後鼻孔閉鎖、喉蹼、肺膨脹不全、先天性心髒病及宮內感染所致神經係統受損等。
(3)呼吸道阻塞:胎糞吸入致使呼吸道阻塞等。
新生兒窒息時缺氧,並非隻限心肺,而是全身性的多髒器受損,嚴重者往往伴有並發症。
1、腦
缺氧缺血性腦病(hypoxiaischemicencephalopathy,HIE)是新生兒窒息後的主要並發症,由於窒息缺氧時血腦屏障受累,血漿蛋白和水份經血管外滲引起腦水腫,腫脹的細胞壓迫腦血管,使血流量減少,造成組織缺血加重缺氧,最終導致腦組織神經元壞死。在缺氧時還常伴有高碳酸血症,導致pH下降,腦血管調節功能紊亂,動脈血壓降低,引起供血不足,造成腦白質梗塞,離心髒最遠的腦室周圍大腦前、中、後動脈供血終末端的白質如旁矢狀區可發生血管梗塞,白質軟化,故HIE是缺氧、缺血互為因果的病變。
2、心
由於缺氧時影響傳導係統和心肌,輕症時房室傳導延長,T波變平或倒置,重症時心律不齊或緩慢,常能聽到收縮期雜音。酸中毒時心肌收縮力減弱而輸出量減少,血壓下降,進一步影響了冠狀動脈和腦動脈的灌注,最後出現心力衰竭。超聲心動圖見到心房水平右向左分流者是窒息後心衰的重要依據,多普勒測定心輸出量則可觀察心功能損害程度及其恢複情況。
3、肺
主要表現為呼吸紊亂,在羊水吸入的基礎上容易繼發肺炎,經過積極複蘇者尚需注意氣胸,有肺水腫和肺血管痙攣可伴發通氣彌散障礙,肺動脈壓力增高可促使動脈導管重新開放恢複胎兒循環,加重缺氧可致肺組織受損,出現肺出血。
4、肝
窒息缺氧可降低膽紅素與白蛋白的聯結力,使黃疸加深,時間延長,也可因肝髒受損和Ⅱ、Ⅴ、Ⅶ、Ⅸ及X等凝血因子的減少而易發DIC。
5、其它
重度窒息兒腎功能低下易引起低鈉血症,胃腸道受血液重新分布的影響易產生壞死性小腸結腸炎,由於無氧代謝糖原消耗劇增,容易出現低血糖,鈣調節功能減弱,易發生低血鈣。
新生兒窒息的患兒一般在胎兒娩出後麵部與全身皮膚青紫色或皮膚蒼白,口唇暗紫。呼吸淺表、不規律或無呼吸或僅有喘息樣微弱呼吸。心跳規則,心率80-120次/分鍾或心跳不規則,心率小於80次/分鍾,且弱。對外界刺激有反應,肌肉張力好或對外界刺激無反應,肌肉張力鬆馳。喉反射存在或消失。
新生兒窒息是指新生兒因缺氧發生宮內窘迫及娩出過程中引起呼吸、循環障礙,在生後1分鍾內,遲遲不出現自主呼吸,但心跳仍存在窒息是新生兒最常見的病症,也是新生兒死亡及傷殘的主要原因怎樣預防新生兒窒息?
1、圍產保健
加強圍產保健,及時處理高危妊娠
2、胎兒監護
加強胎兒監護,避免和及時糾正宮內缺氧對宮內缺氧胎兒,可通過羊膜鏡了解胎糞汙染羊水的程度,或在胎頭露出宮口時取胎兒頭皮血進行血氣分析,以估計宮內缺氧程度PG和SP-A在接近出生前偏低,或L/S、PG、SP-A均很低,發生RDS的危險性非常高須積極采取措施
3、避免難產
密切監測臨產孕婦,避免難產
4、熟練掌握複蘇技術
培訓接產人員熟練掌握複蘇技術
5、配備複蘇設備
醫院產房內需配備複蘇設備,高危妊娠分娩時必須有掌握複蘇技術的人員在場臨床複蘇時應予注意,氣道未清理幹淨前(尤其是胎糞汙染兒),切忌刺激新生兒使其大哭,以免將氣道內吸入物進一步吸入肺內
當患兒出現新生兒窒息時,應注意觀察、及時檢查和治療。
一、實驗室檢查
1、血氣分析
為最主要實驗室檢查,患兒呼吸治療時必須測定動脈血氧分壓(PaO2)、二氧化碳分壓(PaCO2)和pH值。發病早期,PaO28kPa(60mmHg)、pH
2、血清電解質測定
常有血清鉀、鈉、氯、鈣、磷、鎂和血糖降低,檢測動脈血氣、血糖、電解質、血尿素氮和肌酐等生化指標,根據病情需要還可選擇性測血糖、血鈉、鉀、鈣等。早期血糖正常或增高,當缺氧持續時,出現血糖下降、血遊離脂肪酸增加、低鈣血症、間接膽紅素增高、血鈉降低。
3、PG和SP-A
可以作為判斷肺成熟的輔助指標,兩者在接近出生前偏低,提示肺不成熟。在肺不成熟的胎兒,如果L/S、PG、SP-A均很低,發生RDS的危險性非常高,測定氣道吸出液,或出生後早期胃液的以上指標,也可以輔助判斷RDS治療效果及轉歸。也有研究應用顯微鏡微泡計數法,檢測氣道清洗液或胃液中微小氣泡與大氣泡比例,間接判斷內源性肺表麵活性物質含量與活性,可有助於床旁快速判斷RDS疾病程度和治療效果。
二、輔助檢查
1、X線檢查
胸部X線可表現為邊緣不清,大小不等的斑狀陰影,有時可見部分或全部肺不張,灶性肺氣腫,類似肺炎改變及胸腔可見積液等。
2、心電圖檢查
P-R間期延長,QRS波增寬,波幅降低,T波升高,ST段下降。
3、頭顱B超或CT
能發現顱內出血的部位和範圍。
4、羊膜鏡檢
對宮內缺氧胎兒,可通過羊膜鏡了解胎糞汙染羊水的程度,或在胎頭露出宮口時取胎兒頭皮血進行血氣分析,以估計宮內缺氧程度。
新生兒窒息患兒更加需要母乳。母乳中所含有的更加豐富的抗體和養分,由於新生兒身體弱,更加容易患上的諸多感染。母乳更加容易消化,不會像奶粉那樣給脆弱的腸胃帶來額外的負擔。母乳喂養的比奶粉喂養的成長的更好、呼吸暫停(窒息)的現象明顯下降。喂養中需要把握好喂奶量和次數。新生兒消化能力差,胃容量小,但每日所需要的熱能又不能少,所以隻能采取分次哺喂的方法。如體重低於1500克的早產兒,每隔2小時哺喂一次,開始量為4毫升,如喂後反應較好,每次可增加2毫升,但每天最多增長16毫升;體重在1500克以上的早產兒,每隔3小時喂一次,酌情增減。白天在兩次喂奶之間,應喂少量的葡萄糖水。需要注意的是每次喂完後,最好讓嬰兒側臥,避免吐奶時引起窒息。
當胎兒出現新生兒窒息,應立即進行搶救,複蘇必須分秒必爭,由產、兒科醫生合作進行。
1、複蘇方案
采用國際公認的ABCDE複蘇方案:A(airway)清理呼吸道、B(breathing)建立呼吸、C(circulation)恢複循環、D(drugs)藥物治療、E(evaluationandenvironment)評估和環境(保溫)。其中評估和保溫(E)貫穿於整個複蘇過程中。
執行ABCD每一步驟的前後,應對評價指標即呼吸、心率(計數6s心率然後乘10)和皮膚顏色進行評估。根據評估結果做出決定,執行下一步複蘇措施。即應遵循:評估→決定→操作→再評估→再決定→再操作,如此循環往複,直到完成複蘇。
嚴格按照A→B→C→D步驟進行複蘇,其順序不能顛倒。大多數經過A和B步驟即可複蘇,少數則需要A、B及C步驟,僅極少數需要A、B、C及D步驟才可複蘇。複蘇過程中應用純氧。也有用空氣進行正壓通氣複蘇成功的報道。複蘇過程中應注意下述幾點:
(1)清理呼吸道和觸覺刺激後30s仍無自主呼吸,應視為繼發性呼吸暫停,即刻改用正壓通氣。
(2)複蘇過程中禁用呼吸興奮劑。
(3)複蘇過程中禁用高張葡萄糖,因為應激時血糖已升高,給予高張葡萄糖可增加顱內出血發生的機會,同時糖的無氧酵解增加,加重代謝性酸中毒。
(4)通氣改善前不用碳酸氫鈉,避免CO2產生增多,加重呼吸性酸中毒。
2、複蘇步驟
將出生新生兒置於預熱的自控式開放式搶救台上,設置腹壁溫度為36.5℃。用溫熱毛巾揩幹頭部及全身,以減少散熱;擺好體位,肩部以布卷墊高2~3cm,使頸部輕微仰伸,然後進行複蘇。
(1)清理呼吸道(A):如羊水清或稍渾濁,應立即吸淨口和鼻腔的黏液,因鼻腔較敏感,受刺激後易觸發呼吸,故應先吸口腔,後吸鼻腔;如羊水混有較多胎糞,於肩娩出前即開始吸淨口腔和鼻腔,在肩娩出後,接生者雙手緊抱其胸部,複蘇者應立即氣管插管,吸淨氣道內的胎糞,然後再建立呼吸。
(2)建立呼吸(B):包括觸覺刺激和正壓通氣。
①觸覺刺激:清理呼吸道後拍打或彈足底1~2次,或沿長軸快速摩擦腰背皮膚1~2次,切忌不要超過2次或粗暴拍打,如出現正常呼吸,心率>100次/min,膚色紅潤可繼續觀察。
②正壓通氣:觸覺刺激後無規律呼吸建立或心率
(3)恢複循環(C):即胸外心髒按壓。如氣管插管正壓通氣30s後,心率
(4)藥物治療(D):目的是改善心髒功能、增加組織灌流和恢複酸堿平衡。
①腎上腺素:
A.作用:可直接興奮心肌起搏組織和傳導係統的β受體,使心率加快,心輸出量增加,同時興奮血管α受體,使血管收縮,血壓增高。
B.指征:在保證通氣的條件下,有代謝性酸中毒存在的證據(臨床表現或血氣分析證實)。
C.方法:如無血氣分析結果,可給予5%碳酸氫鈉3~5ml/kg,加等量5%葡萄糖液後緩慢(>5min)輸入;若有血氣分析結果,可根據公式:5%碳酸氫鈉量(ml)=-BE值×體重(kg)×0.5,先給半量。
D.療效:若心率≥100次/min,提示效果良好。
②多巴胺:
A.作用:主要是興奮心髒β受體。小劑量[1~2g/(kg·min)]可擴張腦、腎、腸係膜和冠狀血管,對心髒無明顯作用;中等劑量[2~10g/(kg·min)]直接興奮心髒β受體,使心率加快,心輸出量增加;大劑量[>10g/(kg·min)]興奮血管α受體,使血管收縮,血壓增高。
B.指征:應用腎上腺素、擴容劑和碳酸氫鈉後,仍有循環不良者。
C.方法:開始劑量為2~5g/(kg·min),以後根據病情可增加劑量,最大劑量為15~20g/(kg·min)連續靜脈點滴(其半衰期極短)。
D.療效:有效者血壓增加,心率穩定(有時可出現心動過速)。
③納洛酮(naloxone):
A.作用:是半合成嗎啡拮抗藥,阻斷嗎啡樣物質與其受體結合,從而拮抗所有嗎啡類鎮痛藥的呼吸抑製、縮瞳、膽總管痙攣及致幻作用,並降低鎮痛效應。半衰期為1~1.5h,無習慣性和成癮性,無明顯不良反應。
B.指征:生後有呼吸抑製表現,其母親產前4h內用過嗎啡類麻醉鎮痛藥者。
C.方法:應給予納洛酮,每次0.1mg/kg,靜脈或肌內注射或氣管內注入,均應快速輸入。
D.療效:有效者自主呼吸恢複,如呼吸抑製重複出現,可反複給藥。
3、複蘇後的監護與轉運
複蘇後需監測膚色、體溫、呼吸、心率、血壓、尿量、血氣、血糖和電解質等。如並發症嚴重,需轉運到NICU治療,轉運中需注意保溫、監護生命指標和予以必要的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