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地圖 網友投稿

疾病大全

當前位置: 首頁> 疾病大全> 肺及肺係> 肺芽生菌病

肺芽生菌病簡介

相關問答

  肺芽生菌病又稱吉爾克斯(Gilchrist)病或北美芽生菌病,是由皮炎芽生菌(BlastomycesDermatitidis)或稱北美芽生菌(blastomycosisNorthAmerican)感染引起的一種慢性肉芽腫性及化膿性疾病,可侵犯身體的任何部位,主要累及皮膚、肺和骨骼。肺芽生菌也是一種雙相型真菌,存在於土壤中。

【詳情】

01肺芽生菌病的發病原因有哪些

  1、發病原因

  皮炎芽生菌屬半知菌亞門、絲孢菌綱、絲孢菌目,叢梗孢科,亦為雙相型真菌,在組織內為酵母型,在溫室培養下為菌絲型。主要吸入感染。

  2、發病機製

  吸入是主要感染途徑,因此肺通常是原發感染部位。可播散至全身各髒器,主要侵犯皮膚和骨骼。偶爾可通過皮膚的接觸而感染,引起接種性芽生菌病。肺部病變呈多形性,可出現從急性滲出性炎症到慢性增殖性炎症的各種病理改變,後者是本病的典型表現。

02肺芽生菌病容易導致什麼並發症

  胸膜縱隔常被侵犯。可持續數周,熱型不規則,部分患者伴有臉頰、手心、腳心潮熱感。急性血行空洞形成或伴有肺部感染時等可表現為高熱。夜間盜汗,表現為熟睡時出汗,幾乎濕透衣服,覺醒後汗止,常發生於體虛病人。其他全身症狀還有疲乏無力、胃納減退、消瘦、失眠、月經失調甚至閉經等。

03肺芽生菌病有哪些典型症狀

  本病可分為原發性肺芽生菌病,慢性皮膚及骨骼芽生菌病,係統性芽生菌病和接種性芽生菌病4種類型。

  原發性肺芽生菌病類似於肺結核或組織胞漿菌病,症狀無特異性,某些病例極似原發性肺結核,多數可自愈,少數轉為亞急性或慢性甚至播散至全身,T細胞功能障礙者,感染常十分嚴重,難以治愈,易播散至多髒器並迅速進展,廣泛的雙肺浸潤和腦膜播散發生率高是其臨床特征。

  1、本病為地方性真菌病,病人常有流行區的居留史。

  2、實驗室檢查:多數病例通過塗片,培養和組織病理學方法獲得診斷。

  (1)直接鏡檢:血液,胸腔積液,痰液或其他分泌物的直接鏡檢是最簡便而快捷的診斷方法,光鏡下可見雙壁圓形8~20μm大小的單芽孢子,芽頸較粗,活檢標本的組織病理學檢查也是建立診斷的良好方法,但需做PAS染色,六胺銀染色等特殊染色。

  (2)培養:較易生長,但生長緩慢,常規的培養需數周。

  (3)皮膚試驗:主要用於流行病學調查,目前尚無可供臨床使用的抗原。

  (4)血清學試驗:有補體結合試驗,免疫擴散法和酶免疫測定法等方法,特異性高而敏感性較差。

04肺芽生菌病應該如何預防

  應根據病原菌種合理選擇藥物,宜盡早給予抗真菌藥物治療皮炎芽生菌病程達0.5~2年嚴重感染者宜采用有協同作用的抗真菌藥物聯合,如兩性黴素B與氟胞嘧啶聯合治療減少神經易受刺激、調整心情不要發怒、急噪、睡眠保證,避免腹瀉、消化不良等功能障礙

05肺芽生菌病需要做哪些化驗檢查

  多數病例通過塗片,培養和組織病理學方法獲得診斷。

  1、直接鏡檢:血液,胸腔積液,痰液或其他分泌物的直接鏡檢是最簡便而快捷的診斷方法,光鏡下可見雙壁圓形8~20μm大小的單芽孢子,芽頸較粗,活檢標本的組織病理學檢查也是建立診斷的良好方法,但需做PAS染色,六胺銀染色等特殊染色。

 2、細菌培養:較易生長,但生長緩慢,常規的培養需數周。

  3、皮膚試驗:主要用於流行病學調查,目前尚無可供臨床使用的抗原。

  4、血清學試驗:有補體結合試驗,免疫擴散法和酶免疫測定法等方法,特異性高而敏感性較差。

5、X線胸片:可有肺部病灶和(或)肺門,縱隔淋巴結腫大。

06肺芽生菌病病人的飲食宜忌

肺芽生菌病患者的飲食以清淡、易消化為主,多吃蔬果,合理搭配膳食,注意營養充足。此外,患者還需注意忌辛辣、油膩、生冷的食物。

07西醫治療肺芽生菌病的常規方法

  一、治療

 1、免疫正常宿主:肺部病灶廣泛、有嚴重低氧血症的急性肺皮炎芽生菌病病人應立即予AMB治療,但是否所有急性皮炎芽生菌病病人都需要治療尚無定論,因為許多輕中度病人無需治療可自愈。隨著安全、高效、低毒的口服抗真菌藥物伊曲康唑應用於臨床,現在主張隻應對那些表現為急性肺炎、首發症狀相對輕微並且在建立診斷時病情已經明顯好轉的病人不予抗真菌藥物治療。

  伊曲康唑對絕大多數肺皮炎芽生菌病,包括急性、亞急性、慢性和非腦膜播散病人均有良好療效。常用的劑量是400mg/d(200mg口服,2次/d),療程6個月,偶爾需要更長的療程。酮康唑的療效不如伊曲康唑,且毒性較大,不過價格相對便宜。氟康唑的療效可能也比伊曲康唑差,可用於不能耐受或不吸收伊曲康唑的病人。此外,氟康唑透過血-腦脊液屏障的能力強,因此大劑量的氟康唑對於中樞神經係統皮炎芽生菌病可能具有較好的療效。

  AMB僅用於少數嚴重的病人,包括肺部彌漫性浸潤、嚴重的中毒症狀、嚴重氣體交換障礙和迅速播散者。對於嚴重感染,可采取序貫治療的方式。先用AMB治療達到臨床改善,常用總量為500~1000mg,隨後用伊曲康唑治療6個月。

  2、AIDS病人:這類病人的預後不容樂觀。與組織胞漿菌病類似,即使病人對初始的誘導治療反應良好也不能永久治愈。嚴重的病例可能早期就死亡。

  可使用序貫治療方案。先用AMB誘導治療至臨床控製,然後用伊曲康唑終身維持治療。某些免疫抑製程度較輕的輕中度病人,可從發病時始用伊曲康唑治療。

  3、其他免疫抑製病人:免疫抑製程度不嚴重者(包括糖皮質激素治療和器官移植受者)可能獲得最終治愈。治療方案通常為AMB總量2.0g和伊曲康唑至少12個月,或AMB用至臨床改善接著用伊曲康唑6~12個月。AMB的腎毒性是接受環孢素治療的移植受者的一個特殊問題。新的脂質體AMB的腎毒性明顯降低,療效與常規AMB相仿,但價格較高。伊曲康唑用作初始治療可避免腎毒性,但對於病情嚴重者其作用不如AMB,在完成治療後複發的可能性較大。而且伊曲康唑與許多藥物有相互作用,與環孢素同用可增加環孢素的血藥濃度。氟康唑的藥物相互作用相對較少。

  二、預後

  病程較長,容易複發。

相關文章

微信掃一掃

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