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發病原因
產堿杆菌屬(alcaligenes)是一群專性需氧、動力、不分解糖類的革蘭陰性杆菌。是短杆狀,或呈弧性,無芽孢,多數無莢膜。臨床上分為3個種別,即類產堿杆菌,去硝產堿杆菌和芳香產堿杆菌(A.odorantlon)它們在自然界廣泛存在著。在人和動物的腸道中屬正常菌群。
痰液、尿、敗血病患者的血液、傷口分泌物、糞便中均可分離出該菌。感染者多種病原體共存是常見的。血標本及痰標本中常見2~4種細菌共存,存菌多為不動杆菌、假單孢菌、鏈球菌及脆弱類杆菌。當然純培養的病例也是有的。國內報告的死亡病例就有2次痰標本為純培養。
2、發病機製
產堿杆菌是一種條件致病菌,多發生在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中,最常見的基礎病是惡性腫瘤,還有心血管病,少見的還有新生兒或未成熟兒。
產堿杆菌原革蘭陽性杆菌肺炎出現並發症的比例較高,包括電解質紊亂、消化道出血、DIC等。主要病理改變為肺葉實變或支氣管肺炎的融合性實變,引起組織壞死甚至多發性空洞,大多數見於下葉肺,半數以上為兩側性。肺炎常累及胸膜,引起胸腔積液,甚至膿胸。
院外感染者較院內感染者表現較為明顯,一般有發熱,肌痛,關節酸痛,厭食,乏力,13%患者有皮膚病變,主要見紅斑,結節,無焦痂或潰瘍的鼠疫樣皮損,肺炎的表現與其他細菌並無明顯特點,有咳痰,胸痛,膿痰等。本菌的營養要求不高,在普通瓊脂培養皿中生長,重要的是及時送取標本,並認識到本菌作為條件致病菌的致病性,不可忽視。
國外的一組77例菌血症的臨床情況是原發性菌血症15例(19.5%),心血管插管相關菌血症也是15例,第3位則是肺炎12例(15.6%),胸膜炎是4例(5.2%)範氏等人的12例產堿杆菌感染中有2例為肺部感染多發生在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中,最常見的基礎病是惡性腫瘤,還有心血管病,少見的還有新生兒或未成熟兒
在確診時,除依靠其臨床表現外,還需借助輔助檢查。本病病情嚴重,患者高熱,胸痛,咳血痰,白細胞反而較低,為3.8×109/L。X線胸片見肺中外帶大片密度不均陰影。
肺炎患者不適宜吃什麼:
1、肺炎屬急性熱病,消耗人體正氣,影響髒腑功能,易於導致消化功能降低,食物應以高營養、清淡、易消化為宜,不要吃大魚、大肉、過於油膩之品,以免中焦受遏,運化不利,營養反而不足。油膩之品大多性屬溫熱,可以生內熱,濕滯為痰,不利於肺氣的早日康複。
2、辛辣食品性質溫熱,易化熱傷津,而肺炎又屬熱病,兩熱相加,猶如負薪救火,使病情加重。所以,肺炎患者在膳食中不應加入辣椒、胡椒、芥末、川椒等調味品。
3、酒也屬辛熱之品,可刺激咽喉及氣管,引起局部充血水腫,肺炎患者應禁用。
4、水果要適量也要選擇品種:肺炎患者適量的多飲水和進食水果對疾病的康複是有利的。多數水果對本病有益,但不宜吃甘溫的水果,如桃、杏、李子、橘子等,以免助熱生痰。即使是一些寒性水果,也非多多益善。如果過量的吃一些寒涼性質的水果,可損傷到脾胃的陽氣,有礙運化功能,不利於疾病的康複。
藥物治療:
本屬細菌對部分氨基甙類、青黴素、第一、二代頭孢類抗生素不敏感。對新的氨基甙類如奈替米星和第三代頭孢類、磺胺甲惡唑/甲氧苄啶(SMZCo)亞胺培南、多黏菌素B和E、萬古黴素、四環素、利福平、氯黴素、氨苄西林、羧苄西林敏感,大部分菌對培氟沙星、環丙沙星、氧氟沙星敏感。
本屬3種細菌在耐藥性上也有差異。去硝產堿杆菌耐藥性較強,類產堿杆菌對頭孢類與氨基甙類普遍敏感,芳香產堿杆菌介於兩者之間。磺胺甲唑/甲氧苄啶(SMZCo)不宜與呱拉西林、替卡西林、頭孢拉定及亞胺培南等聯合使用。因易產生拮抗作用,應予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