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發病原因
常見病原體為病毒(主要為副流感病毒、腺病毒、合胞病毒次之)。但很易繼發細菌感染,以嗜血流感杆菌為主要病原菌,其他有溶血性鏈球菌、肺炎球菌及金黃色葡萄球菌等。另外,小兒患麻疹、流感、猩紅熱等急性傳染病時,也易並發本病。由於嬰幼兒氣道較狹窄,因此,在有氣道炎症時,易發生嚴重的呼吸困難。
2、發病機製
由於2~5歲的幼兒抵抗力弱,咳嗽功能差,加之冬季幹冷空氣不利於呼吸道黏液纖毛係統運動和肺泡氣體交換,致使分泌物稠厚易成痂,堵塞氣道。重者患處黏膜糜爛,形成潰瘍而脫落,使氣道阻塞進一步加重,發生嚴重的呼吸困難。
最常見的是感染擴展至呼吸道其他部位,如中耳、終末細支氣管或肺實質。另外縱隔氣腫、氣胸是氣管切開的常見並發症。肺泡破裂空氣沿肺血管周圍鞘膜進入縱隔,常有吸氣後屏氣,用力劇咳等誘因,見於支氣管哮喘、細支氣管炎、百日咳等疾病。肺泡破裂引起自發性氣胸亦可發生縱隔氣腫。
一、病史
患兒多為2~5歲的小兒,往往有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麻疹,流感,猩紅熱等前期感染,前驅期1~2天。
二、臨床表現
1、症狀
起病急驟,初始可有刺激性咳嗽和吸氣性喉鳴,繼之呈犬吠樣咳嗽,聲嘶,呼吸困難,症狀的特點為在夜間加劇,當感染沿支氣管及細支氣管向下擴散時,可使呼吸困難加重,呼氣也變得費力,並且時間延長,此時吸氣與呼氣均困難,病情更為嚴重,多數患兒有中度至高度發熱及全身中毒症狀,安靜或睡眠時為吸氣性呼吸困難,活動或哭鬧時呼氣與吸氣均困難,病情進一步發展,可出現高熱,嚴重青紫,煩躁不安與掙紮,呼吸,心率加快,麵色由發紺轉為死灰樣蒼白,虛脫,昏迷,若搶救不及時,多因缺氧及全身衰竭而死亡。
2、體征
三凹征明顯,可聞及氣喘哮鳴音或氣管拍擊音等氣道異物體征,雙肺呼吸音部分或全部減低,間有幹濕囉音,胸部X線檢查可見支氣管炎,肺不張或肺氣腫,開始有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狀,數天後出現幹咳及吸氣性喉鳴,繼而有犬吠樣咳嗽,聲音嘶啞,痰黏稠不易咳出,出現吸氣性呼吸困難和發紺。
傳統治療傳統治療是以提高自身的身體素質和髒腑器官的機能為主,以增強本身的抗病能力和恢複自身的器官功能,從而使患者有效的防止複發,和遠離疾病,支氣管炎是一種常見病多發病,以咳嗽、咳痰、氣喘為主要症狀,所以治療措施上主要有2大方麵1、注射疫苗:采用氣管炎菌苗,一般在發作季節前開始應用,每周皮下注射一次,劑量自0.1ml開始,每次遞增0.1~0.2ml,直至0.5~1.0ml為維持量有效時應堅持使用1~2年核酪注射液(麻疹病毒疫苗的培養液)每周肌肉或皮下注射2次,每次2~4ml
1、X線檢查
可見支氣管炎,肺氣腫,肺不張等征象。
2、支氣管鏡檢查
可見喉,氣管,支氣管黏膜高度紅腫,聲門及聲門下狹窄,氣管及支氣管內有稠厚的分泌物,或膿痂阻塞。
1、多喝蔬果汁
不僅能止咳化痰,而且還能補充維生素與礦物質,對疾病的康複非常有益。
2、多吃青菜
每餐可適量多吃一些蔬菜和豆製品,如白蘿卜、胡蘿卜及綠葉蔬菜等清淡易消化的食物。
3、多吃止咬平喘食物
多吃一些止咳、平喘、祛痰、溫肺、健脾的食品,如白果、枇杷、柚於、北瓜、山藥、栗子、百合、海帶、紫菜等。
一、治療
主要原則是保持呼吸道通暢,控製感染,維持水電解質平衡及預防嚴重並發症。
1、保持呼吸道通暢
濕化氣道,利於分泌物的排出。及時供氧,給予霧化吸入稀化痰液,並及時吸出。嚴密觀察病情變化,並著重注意氣道阻塞症狀,其中對呼吸頻率及輔助呼吸肌異常活動的監測是一項基本措施。
2、抗生素應用
抗生素雖對病毒感染的病例無效,但由於病情發展迅速,較重病例大多合並細菌感染。一般可給抗生素治療包括青黴素類、紅黴素類、氨基糖苷類或頭孢菌素類。待細菌培養及藥敏試驗得出結果後,再選擇敏感藥物治療。
3、激素的應用
目前仍有爭議。反對者認為對機體產生抗病毒抗體不利,可能引起病毒感染擴散。但近年來多數學者認為激素治療對於減輕阻塞、避免氣管切開等有明顯的作用。其理論基礎為減輕炎症水腫,防止上皮纖毛的破壞。
4、氣管切開術
經保守治療無效,喉梗阻仍無緩解或明顯減輕則應及時進行氣管切開術。有報道在嚴重麻疹及A型流感病毒流行時合並有本病者,需氣管切開病人的比例比較多。
5、支持治療
包括適當的補液以維持水,電解質平衡,並避免氣管內分泌物變幹。另外可用小量輸血或血漿等方法治療以增加抵抗力。治療時忌用嗎啡及阿托品類藥物。抗組胺類藥物也宜少用或不用,這是因為它們抑製呼吸道腺體的分泌使黏膜和分泌物幹燥,可加重呼吸困難。
二、預後
積極救治,一般預後好,但如未及時治療或搶救不及時延誤病情,可致呼吸衰竭死亡;或至病情發展引起並發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