膽腸內引流術後內疝的多由異常間隙形成、橫結腸係膜裂口形成及腸功能紊亂、腹內壓增高導致,具體如下:
1、異常間隙形成
膽腸內引流術後內疝形成的主要解剖基礎是術後解剖發生改變,形成異常間隙。實施膽腸內引流手術時,須在橫結腸係膜上開一口、將遠端遊離的空腸襻穿過此開口上提與膽道吻合,在橫結腸(係膜)上下形成了2個異常的間隙。上間隙由於橫結腸及其係膜、大網膜的阻擋,極少導致腸管竄入,而且因其比較寬大,即使腸管竄入亦很少發生嵌頓。下間隙則較小,一旦小腸疝入易於發生嵌頓。
2、橫結腸係膜裂口形成
術中空腸襻經橫結腸係膜開口穿行後,若忘記修補固定,或縫合針距過寬,或與穿過橫結腸係膜開口處的腸壁固定不牢導致縫線脫落等,均可使其形成異常裂口,成為膽腸內引流術後內疝形成的病理基礎,腸襻可由此裂隙疝入。
3、腸功能紊亂、腹內壓增高
術後飲食的恢複、質與量的改變,可引起腸蠕動亢進或腸功能紊亂。如遇有腹內壓增高(如嚴重腹脹)、體位改變等因素,易促使腸管由橫結腸係膜裂口或下間隙疝入而發生內疝。
腸管發生絞窄和壞死是膽腸內引流術後內疝的主要並發症,此時腹部症狀加重,可有全身中毒症狀,嚴重者可出現中毒性休克。
一、十二指腸殘端破裂
內疝發生在手術後近期內,因十二指腸殘端尚未愈合牢固,而輸入襻內疝引起的輸入袢梗阻,可致十二指腸腔內膽汁,胰液積聚,發生瀦留性擴張,內壓增高而破裂。
二、急性胰腺炎
少數病人可因內疝導致急性胰腺炎,其原因為:
1、輸入袢內疝引起輸入袢梗阻,繼而十二指腸腔內膽汁,胰液積聚,內壓升高,致十二指腸液反流入胰管,誘發急性胰腺炎。
2、輸出襻內疝也可壓迫輸入襻空腸引起輸入襻梗阻,繼而誘發急性胰腺炎,病人的血,尿澱粉酶明顯升高。
早期膽腸內引流術後內疝病人可有程度不同的腹脹,可見腸型或蠕動波;觸及腹部柔軟,可捫及腫脹腸襻,有輕度壓痛;腸襻內有較多的氣體和液體時可聞及振水音,腸管發生絞窄時,體溫升高,心率加快,腹部可有局限性壓痛及腹膜刺激征,有時可觸及絞窄的腸襻,絞痛時可聽到氣過水聲和高調的金屬音。同時有以下症狀:
1、腹痛:表現為陣發性絞痛,可持續數秒或數分鍾,疼痛期間伴有腸鳴音亢進,腸鳴音呈高調,有時可聞到氣過水聲,如果疼痛間期不斷縮短,以致成為劇烈的持續性腹痛,應考慮發生腸絞窄可能。
2、嘔吐:早期為反射性嘔吐,吐出物為食物或胃液,進食或飲水均可引起嘔吐;晚期嘔吐物為腸內容物。
3、腹脹:發生絞窄時,腹部呈不對稱性膨脹,可觸到膨大的腸襻。
4、排氣、排便停止:完全性腸梗阻發生後,患者多不再排氣排便。
膽腸吻合後應常規縫合,封閉橫結腸係膜下間隙,對避免手術後小腸疝入裂孔,預防膽腸內引流術後內疝的發生有積極意義
1、選擇合適的吻合方式
由於多數個體十二指腸空腸曲位於脊柱左側,結腸前空腸輸入襻對小彎吻合可使輸入襻腸管與其係膜發生前後交叉等解剖關係紊亂,並需要較長的輸入襻,因而易導致術後內疝的發生應盡可能采取結腸後輸入襻對小彎吻合或結腸前對大彎吻合,以縮短空腸輸入襻的長度和避免腸管與係膜發生交叉改變
2、術後飲食,體力勞動恢複要適宜
飲食的質和量與胃腸功能紊亂關係密切,尤其腹部手術後腹腔內存有一定粘連的情況下,飽餐後劇烈體力活動或暴飲暴食更易引起胃腸蠕動功能紊亂,並誘發內疝,應盡量避免之胃手術後應少量多餐,宜進清淡,易消化食物,避免餐後劇烈活動
3、係膜開口修補要可靠
橫結腸係膜開口於根部,修補、固定要可靠,不宜過高,避免橫結腸係膜裂口發生
膽腸內引流術後內疝應做血液檢查及X線檢查,具體如下:
1、血紅蛋白及紅細胞比積:因脫水、血液濃縮而升高。
2、白細胞升數和分類升數:明顯升高時考慮發生腸絞窄。
3、血清電解質(K、Na、Cl-):反映機體電解質紊亂的情況。
4、血氣分析:反映機體酸堿失衡情況。
5、嘔吐物和糞便檢查:有大量紅細胞或隱血陽性,考慮腸管有血運障礙。
6、X線檢查:腸梗阻發生4~6天後,X線檢查即顯示出腸腔內氣體,立位或側臥位拍片,可見多數液平麵及氣脹腸襻。
膽腸內引流術後內疝患者的飲食要清淡。手術後前幾天根據個人狀況調節飲食,以流質和半流質食物為主,多吃富含高蛋白的食物有利傷口的恢複。補充多種維生素,多吃新鮮蔬菜和水果。可多吃各種瘦肉、牛奶、蛋類等富含蛋白質的食物。患者進食應避免過於油膩,不應該選擇的食物,如腐乳、蔥、辣椒、韭菜等食物不利於傷口愈合,因為它們容易引發感染。
膽腸內引流術後內疝的臨床表現為急性機械性小腸梗阻的症狀和體征,需盡早手術治療。一旦確診或懷疑本病,應盡早行剖腹探查手術,以明確診斷,複位疝入和嵌頓的腸管,封閉裂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