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地圖 網友投稿

疾病大全

當前位置: 首頁> 疾病大全> 全腹> 大腸腺瘤

大腸腺瘤簡介

相關問答

  大腸腺瘤與大腸癌關係密切,目前研究認為至少80%的大腸癌由大腸腺瘤演變而來,曆時大約5年以上,平均10~15年。積極診治大腸腺瘤是控製、減少大腸癌的重要途徑。

【詳情】

01大腸腺瘤的發病原因有哪些

  大腸腺瘤屬癌前病變,表現為大腸黏膜上大小不一的突起物,可分為有蒂型和廣基型。組織學切片上可見多少不等的絨毛狀成分。根據腺瘤中絨毛狀成分所占比例的不同而將腺瘤分為管狀腺瘤(絨毛狀成分占20%以下)、混合性腺瘤(絨毛狀成分占20%~80%)和絨毛狀腺瘤(絨毛狀成分占80%以上)3種,臨床上以管狀腺瘤最為多見,占70%左右。由於其分類特點,隻有當對完整的腺瘤組織進行病理檢查後,才能確定腺瘤的組織學類型。雖然大部分的大腸癌由大腸腺瘤演變而來,但不是所有大腸腺瘤均發生癌變。腺瘤的癌變與下述因素有關。

  1、腺瘤大小一般來講隨著腺瘤的增大其癌變機會顯著上升。

  2、病理類型腺瘤中絨毛狀成分越多越易癌變,絨毛狀腺瘤癌變率最高,混合性腺瘤次之,管狀腺瘤癌變率較低。

  3、腺瘤外形廣基型腺瘤癌變率明顯高於有蒂型腺瘤。

  4、腺瘤的不典型增生程度隨著不典型增生程度的增高癌變率顯著上升,輕度不典型增生者癌變發生率約5.7%,中度為18%,重度達34.5%。

02大腸腺瘤容易導致什麼並發症

  大腸腺瘤患者常並發便血、結腸息肉、腸套疊或伴腸梗阻等疾病,具體如下。

  1、便血:可為程度不同的便血。

  2、腸套疊或伴腸梗阻:較大的有蒂腺瘤可引起腸套疊或伴腸梗阻。

  3、結腸息肉:也可出現便血、排便習慣改變、腹痛等症狀,易與結腸癌相混淆,但結腸鏡檢查及活組織病理學檢查可資鑒別。

  4、闌尾膿腫:有急慢性闌尾炎或右下腹痛史,可有右下腹壓痛及腹肌緊張,周圍血象升高,腹部B超或CT檢查可發現有下腹液性包塊,結腸鏡檢查或鋇劑灌腸X線檢查可排除盲腸腫瘤。

03大腸腺瘤有哪些典型症狀

  大腸腺瘤的症狀與其大小及所處部位有關,小的腺瘤常無症狀,較大腺瘤的症狀可歸納如下:

 1、便血:可為程度不同的便血,如出血量較少或腺瘤位於右半結腸時,常不易為肉眼覺察,大便潛血試驗可能為陽性。

  2、腸道刺激症狀:表現為腹瀉或排便次數增多,多見於絨毛狀腺瘤。

 3、腸套疊或伴腸梗阻:較大的有蒂腺瘤可引起腸套疊或伴腸梗阻而致腹痛。

04大腸腺瘤應該如何預防

  預防大腸腺瘤平時應注意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戒煙限酒世界衛生組織預言,如果人們都不再吸煙,5年之後,世界上的癌症將減少1/3;煙和酒是極酸的酸性物質,長期吸煙喝酒的人,極易導致酸性體質不要過多地吃鹹而辣的食物,不吃過熱、過冷、過期及變質的食物;年老體弱或有某種疾病遺傳基因者酌情吃一些防癌食品和含堿量高的堿性食品,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

05大腸腺瘤需要做哪些化驗檢查

  大腸腺瘤應該做活組織檢查、糞便潛血試驗、直腸指診及、X線檢查等檢查,具體如下。

  1、活組織檢查:應多處或多次取材,最好將息肉全部切除送檢,以提高診斷的陽性率。

 2、糞便潛血試驗:其診斷意義有限,假陰性較多,陽性者可提供進一步檢查的線索。

 3、直腸指診:是檢查距肛門7~8cm以內直腸最簡便可靠的方法,觸及硬結是腺瘤癌變的可靠指標。

  4、X線檢查:鋇劑灌腸X線檢查不易檢出較小的腺瘤,對低位尤其是直腸腺瘤不易顯示,雙重對比氣鋇造影可提高對腺瘤的檢出率。

  5、內鏡檢查:包括直腸鏡、乙狀結腸鏡、纖維結腸鏡等,是目前最可靠的檢查方法,但仍有漏診的可能,對內鏡檢查發現的息肉均應活檢,腺瘤癌變在內鏡下常表現為腺瘤增大,表麵有糜爛、潰瘍、壞死樣表現,廣基或短蒂,亞蒂腺瘤的基底部僵硬,腺瘤組織脆性增加等。

06大腸腺瘤病人的飲食宜忌

  大腸腺瘤患者除了一般治療外,還應注意調節飲食。

  1、少吃或不吃富含飽和脂肪和膽固醇的食物,包括豬油、牛油、肥肉、動物內髒、魚子等。

  2、植物油限製於每人每日20-30克左右(約合2-3湯匙)。

  3、不吃或少吃油炸食品。

  4、適量食用含不飽和脂肪酸的食物,如橄欖油、金槍魚等。

  5、每日補充膳食纖維素35克以上。

  6、多吃富含膳食纖維素的食物:魔芋、大豆及其製品、新鮮蔬菜和水果、藻類等。

  7、用部分粗糧替代細糧。

  8、多吃新鮮蔬菜和水果,以補充胡蘿卜素和維生素c。

  9、適量食用核桃、花生、奶製品、海產品等,以補充維生素e。

  10、注意攝取麥芽、魚類、蘑菇等富含微量元素硒的食物。

07西醫治療大腸腺瘤的常規方法

  大腸腺瘤屬癌前病變,一經發現均應及時處理。多數腺瘤可通過鏡下切除,腸鏡無法切除時(多數為直徑大於2cm的絨毛狀廣基腺瘤)則應手術切除。對於術後病檢無癌變者無須進一步治療;有癌變者應根據浸潤深度選擇不同的治療方式。

  一、鏡下切除

  鏡下切除鏡下切除的方法有圈套凝切法、活檢鉗凝切法、電凝器灼除法等。對於有蒂型腺瘤可行圈套切除,對於小於0.5cm的廣基型腺瘤可采用活檢鉗凝切法或電凝器灼除法,0.5~1cm的廣基型可采用圈套凝切法進行切除。

 二、手術切除

  對於直徑大於2cm的絨毛狀廣基腺瘤不宜經腸鏡分塊切除,而應采用手術切除,一般按大腸癌手術處理原則進行。

 三、腺瘤癌變的處理

  1、癌局限於黏膜層者,采用局部切除術,術後腸鏡隨訪。

  2、癌變侵入黏膜下層而未達固有肌層者,我國通常根據腺瘤病理類型決定手術方式。

  (1)管狀腺瘤:如果切緣無癌,或切片中無血管和淋巴管受累,或癌細胞分化好,或病理學檢查證實腺瘤完全切除,一般隻需局部切除加密切隨訪即可。

  (2)絨毛狀腺瘤:由於其淋巴結轉移的可能性高達29%~44%,因此應按通常的大腸癌作包括淋巴結清除的腸切除術。

  (3)混合性腺瘤:如為有蒂型,其處理原則與管狀腺瘤癌變限於黏膜下層時相同,如為廣基型,則與絨毛狀腺瘤癌變限於黏膜下層時的處理原則相同。

  (4)腺瘤癌變浸潤至肌層者,行根治性腸切除術。

相關文章

微信掃一掃

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