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肛腸息肉的病因,這種疾病的病因有一定的遺傳因素,但是在臨床上,這種因素並不是非常常見,當然,這隻是相對來說,事實上,遺傳的因素導致的肛腸息肉的患者也是不少的,下麵,就導致肛腸息肉的具體原因總結如下:
一、遺傳因素
一般認為,結腸息肉形成與基因突變和遺傳因素有密切關係,從目前研究情況表明,突變基因可以由父母遺傳給後代子女,在遺傳機會上男女是均等的,沒有性別的差異。
二、炎症刺激
腸粘膜長期被炎症刺激,可引起腸粘膜的息肉生成。這是由於腸粘膜的炎症充血水腫,糜爛潰瘍愈合之後,導致疤痕逐漸收縮,形成息肉狀,又由於慢性炎症刺激,致腺體阻塞,粘液儲留而發病。
三、糞便、異物刺激和機械性損傷
糞便粗渣和異物長期刺激腸粘膜上皮,以及其它原因造成直腸粘膜損傷,使細胞出現異常增生,形成息肉。
四、生活習慣
不良生活習慣,生活不規律,也可導致體液酸化,引起腸道細胞突變,增生等。
五、飲食因素
飲食因素與結腸息肉的形成有一定關係,特別是細菌和膽酸相互作用,可能是腺瘤性息肉形成的基礎。
肛腸息肉除了其臨床表現外,還可引起其他疾病。本病易並發大量便血、腸狹窄、腸穿孔、中毒性腸擴張等,應引起臨床醫生和患者的高度重視。
肛腸息肉的臨床症狀為便血、脫垂、腸道刺激症狀。
1、便血:無痛性便血是直腸息肉的主要臨床表現。肛腸息肉的便血出血量較少,如果由於排糞時擠壓而使息肉脫落,和息肉體積大位置較低,可發生較多量的便血。便血特點為帶血,而不發生滴血。
2、脫垂:息肉較大或數量較多時,由於重力關係牽拉腸粘膜,使其逐漸與肌層分離而向下脫垂。病人排便動作牽拉及腸蠕動刺激,可使蒂基周圍的粘膜層鬆弛,可並發直腸脫垂。
3、腸道刺激症狀:當腸蠕動牽拉息肉時,可出現腸道刺激症狀,如腹部不適、下腹痛、腹瀉、膿血便、裏急後重等。
肛腸息肉應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戒煙限酒不要過多地吃鹹而辣的食物,不吃過熱、過冷、過期及變質的食物;年老體弱或有某種疾病遺傳基因者酌情吃一些防癌食品和含堿量高的堿性食品,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有良好的心態應對壓力,勞逸結合,不要過度疲勞加強體育鍛煉,增強體質,多在陽光下運動,多出汗可將體內酸性物質隨汗液排出體外,避免形成酸性體質不要食用被汙染的食物,如被汙染的水,農作物,家禽魚蛋,發黴的食品等,要吃一些綠色有機食品,要防止病從口入
肛腸息肉疾病大多數息肉都是隱蔽生長的,且一般症狀不明顯,如果在某個器官髒器的息肉應該首選內窺鏡檢查,如腸鏡、宮腔鏡等,其次可選擇彩超、CT等。
肛腸息肉患者的自我調養尤為重要,它不僅能改善局部不良環境的刺激,同時也為治療及康複提供了良好的基礎。緩解期時,注意肛門部的清潔衛生,應經常用溫鹽水坐浴泡洗肛門,亦可選用明礬水外洗,或用1:5000高錳酸鉀溶液清洗局部,要想減輕肛腸息肉症狀至少每晚清洗一次,既可清理局部衛生,又可改善局部的血液循環,增強對疾病的抵抗力。
西醫治療中摘除息肉的方法主要是內鏡下行各種摘除法。根據息肉的形態、大小、數量及蒂的有無、長短粗細而分別采用不同的手術方法:
1、高頻電凝圈套切除法:主要用於有蒂息肉。
2、高頻電凝灼除法:主要用於多發半球狀小息肉。
3、高頻電凝熱活檢鉗法:目前很少應用主要被高頻電凝灼除法和活檢鉗除法取代。
4、激光氣化法和微波透熱法:適於無需留組織學標本者。
5、活檢鉗除法:主要用於單發或少數球狀小息肉簡便易行又可取活組織病理檢查。
6、粘膜剝離嵌除法:主要用於扁平息肉或早期癌患者。
7、分期批摘除法:主要用於10~20顆以上息肉患者無法一次切除者。
8、密接摘除法:主要用於長蒂大息肉,難以懸於腸腔者采用大息肉密接腸壁電凝切除法。
9、內鏡外科手術聯合治療法:主要用於息肉病患者,即將息肉稀疏區以手術切除,這樣即可達到治療目的,又可維持大腸正常功能。
手術對人身體本身傷害很大,在酸性體質環境下傷口愈合慢,患者身心都會受到很大的影響,而且手術並不一定就能根除腸息肉,腸息肉會癌變,隻有真正通過改善自身的體液,才能真正的根除腸息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