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病機
1、病機關鍵是氣滯血瘀:本病病因有寒邪、濕熱、痰濁、食滯、蟲積等,其間又往往交錯夾雜,相互並見,而終致氣滯血瘀。
2、病位在肝脾。
3、病理性質初起多實,日久則虛實錯雜:
(1)本病初起――邪氣壅實,正氣未虛――多屬實。
(2)積聚日久――病勢較深,正氣耗傷――虛實夾雜。
(3)病至後期――氣血衰少,體質羸弱――正虛為主。
二、病理演變
一般預後良好。少數聚證日久不愈,可以由氣入血轉化成積證。積聚的病理演變,與血證、黃疸、臌脹等病證有較密切的聯係。積聚病因病機示意如下:情誌失調肝脾失調寒邪與氣血互結飲食不節痰濁氣機阻滯聚證感受寒濕濕熱病後食滯氣滯血結積證蟲積。
1、瘕聚多屬空腔髒器胃腸的炎症、痙攣、梗阻等病變。依據病史、症狀、體征大致可做出診斷,必要時可配合腹部X片、B超等檢查。
2、百積多為肝脾腫大、腹腔腫瘤、增生型腸結核,必須結合B超、CT、核磁共振、X片、病理組織活檢及有關血液檢查,以明確診斷。如積塊日趨腫大,堅硬不平,應排除惡性病變。
腹腔內有可捫及的包塊。常有腹部脹悶或疼痛不適等症狀。常有情誌失調、飲食不節、感受寒邪或黃疸、蟲毒、久瘧、久瀉、久痢等病史。
1、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戒煙限酒吸煙,世界衛生組織預言,如果人們都不再吸煙,5年之後,世界上的癌症將減少1/3;其次,不酗酒煙和酒是極酸的酸性物質,長期吸煙喝酒的人,極易導致酸性體質
2、不要過多地吃鹹而辣的食物,不吃過熱、過冷、過期及變質的食物;年老體弱或有某種疾病遺傳基因者酌情吃一些防癌食品和含堿量高的堿性食品,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
3、飲食有節,起居有時,注意冷暖,調暢情誌,保持正氣充沛,氣血流暢積聚患者,更要避免飲食過量,忌食生冷油膩,以免寒濕積滯,損傷脾胃見陰傷出血者,要忌食辛辣酒熱,防止進一步傷陰動血
1、瘕聚:多屬空腔髒器胃腸的炎症、痙攣、梗阻等病變。依據病史、症狀、體征大致可做出診斷,必要時可配合腹部X片、B超等檢查。
2、癥積:多為肝脾腫大、腹腔腫瘤、增生型腸結核,必須結合B超、CT、核磁共振、X片、病理組織活檢及有關血液檢查,以明確診斷。如積塊日趨腫大,堅硬不平,應排除惡性病變。
1、戒煙:吸煙不僅可引起慢性咳嗽,導致腹內壓升高,而且可抑製膠原纖維的合成,促進腹肌退行性變,是老年腹股溝疝的重要誘發因素之一。因此老年最好不吸煙或減少吸煙量。
2、應多食:蔬菜、水果,定量飲水,養成定時排便的習慣等。飲食有節,起居有時,注意冷暖,調暢情誌,保持正氣充沛,氣血流暢。積聚患者,更要避免飲食過量,忌食生冷油膩,以免寒濕積滯,損傷脾胃。見陰傷出血者,要忌食辛辣酒熱,防止進一步傷陰動血。
一、肝氣鬱結證
1、主症:腹中結塊柔軟,攻竄脹痛,時聚時散。
2、兼症:脘脅脹悶不適,舌苔脈象:苔薄,脈弦等。
3、證機概要:肝失疏泄,腹中氣結成塊。
4、治法:疏肝解鬱,行氣散結。
5、方藥:逍遙散、本香順氣散(《沈氏尊生書》木香、青皮、橘皮、甘草、枳殼、川樸、烏藥、香附、蒼術、砂仁、桂心、川芎)加減。前方疏肝解鬱,健脾養血,適用於肝氣鬱結,脾弱血虛者;後方疏肝行氣,溫中化濕,適用於寒濕中阻,氣機壅滯者。
6、常用藥:柴胡、當歸、白芍、甘草、生薑、薄荷――疏肝解鬱;香附、青皮、枳殼、鬱金、台烏藥――行氣散結。
7、加減:如脹痛甚者,加川楝子、延胡索、木香理氣止痛。如兼瘀象者,加玄胡、莪術活血化瘀。如寒濕中阻,腹脹、舌苔白膩者,可加蒼術、厚樸、陳皮、砂仁、桂心等溫中化濕。
二、食滯痰阻證
1、主症:腹脹或痛,腹部時有條索狀物聚起,按之脹痛更甚。
2、兼症:便秘,納呆,舌苔脈象:舌苔膩,脈弦滑等。
3、證機概要:蟲積、食滯、痰濁交阻,氣聚不散,結而成塊。
4、治法:理氣化痰,導滯通便。
5、方藥:以六磨湯(《證治準繩》沉香、木香、檳榔、烏藥、枳實、大黃)為主方。本方行氣化痰,導滯通便,適用於痰食交阻,脘腹脹痛,胸悶氣逆,大便秘結之證。
6、常用藥:大黃、檳榔、枳實――導滯通便;沉香、木香、烏藥――行氣化痰。
7、加減:
如脹痛甚者,加川楝子、延胡索、木香理氣止痛。如兼瘀象者,加玄胡、莪術活血化瘀。
如寒濕中阻,腹脹、舌苔白膩者,可加蒼術、厚樸、陳皮、砂仁、桂心等溫化藥物。
積聚-積證
三、氣滯血阻證
1、主症:腹部積塊,固定不移,脹痛不適,質軟不堅。
2、兼症:胸脅脹滿。
3、舌苔脈象:舌苔薄,脈弦,舌有紫斑或紫點。
4、證機概要:氣滯血阻,脈絡不和,積而成塊。
5、治法:理氣消積,活血散瘀。
6、方藥:金鈴子散合失笑散加減。前方偏於行氣活血止痛,適用於瘕積氣滯血阻,疼痛不適者;也可選用大七氣湯,本方重在祛寒散結,行氣消瘀,適用於症積氣滯血阻兼有寒象者。
7、常用藥:柴胡、青皮、川楝子――行氣止痛;丹參、延胡索、蒲黃、五靈脂――活血散瘀。
8、加減:若兼煩熱口幹,舌紅,脈細弦者,加丹皮、山梔、赤芍、黃芩等涼血清熱。如腹中冷痛,畏寒喜溫,舌苔白、脈緩,可加肉桂、吳萸、全當歸等溫經祛寒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