噤口痢因日夜焦思,頻動肝火,時當孟秋,心熱貪涼,多食瓜果,致患下痢,臨床表現為腹痛、腹瀉、裏急後重、排膿血便,伴全身中毒等症狀。
噤口痢臨床表現為腹痛、腹瀉、裏急後重、排膿血便,伴全身中毒等症狀,除了其臨床表現外,還可引起其他疾病。噤口痢並發可引起消瘦及營養不良等症狀。
痢疾臨床表現為腹痛、腹瀉、裏急後重、排膿血便,伴全身中毒等症狀。嬰兒對感染反應不強,起病較緩,大便最初多呈消化不良樣稀便,病程易遷延。3歲以上患兒起病急,以發熱、腹瀉、腹痛為主要症狀,可發生驚厥、嘔吐。誌賀氏或福氏菌感染者病情較重,易出現中毒型痢疾,多見於3~7歲兒童。人工喂養兒體質較弱,易出現並發症。
石膏為治外感實熱之藥,今此證未夾雜外感,何以方中亦用之答曰石膏為治陽明胃腑有實熱者之聖藥,初不論其為外感非外感也蓋陽明胃氣以息息下行為順,若有熱則其氣多不下行而上逆,因其胃氣挾熱上逆,所以多惡心嘔吐不思飲食,若但知清其熱而不知降其氣,治之恒不易見效惟石膏性涼質重(雖煎為湯,仍有沉重之力),其涼也能清實熱,其重也能鎮氣逆,是以凡胃氣挾實熱上逆令人不思飲食者,服之可須臾奏效若必謂石膏專治外感實熱,不可用治內傷實熱
急性病人白細胞總數和中性粒細胞增高,可有核左移,慢性病人可有貧血。典型病人大便鏡檢可見大量膿細胞和紅細胞,以及吞噬細胞,不典型者隻見少許白細胞。挑選有膿血的大便易得到陽性結果。x線及乙狀結腸鏡可用於慢性菌痢的檢查和鑒別診斷。
下麵詳細介紹噤口痢的食療方法與飲食宜忌:
食療方法:
1、組成:獨頭大蒜、黃連各等份。用法:共為細未,米糊為丸。每服3~6克,1日3次。
2、組成:酸石榴皮30克、紅糖50克。用法:先煎石榴皮取汁,調入紅糖溫服,每天1~2次,連服數天。
3、組成:紫皮大蒜50克、糖漿適量。用法:大蒜去皮搗如泥狀,浸入100毫升溫水中2小時,紗布過濾,加入半量糖漿。成人日服80~100毫升,分4次服,兒童日服15~40毫升,分3次服。
4、組成:茶葉10克、山楂60克、生薑3片。用法:水煎衝糖服用,每日1劑,分2~3次服完。主治:痢疾及細菌性食物中毒。
5、組成:青茶葉15~20克。用法:泡茶飲用,病重者可加糯米30粒,鹽少許一起用鍋炒至黃,加水煎熬,使味苦鹹,可將汁水一起服下,每日1次,輕者服2次,重者服2~4次。
6、組成:茶葉15克、馬齒莧50克、紅糖30克。用法:水煎代茶飲,連服3~8天。
7、組成:綠菜5克、生薑10克、烏梅肉30克。用法:烏梅剪碎,生薑細切,與茶共放保溫杯中,以沸水衝泡,蓋浸半小時,再加紅糖適量,趁熱頓服,每日3次。補充:對阿米巴痢疾也有療效。
8、組成:綠茶、金銀花各10克,玫瑰花和陳皮各6克,茉莉花和甘草各3克。用法:沸水浸泡蓋密10~20分鍾後可飲,每日分3~5次頻飲之。小兒用量酌減。
9、組成:茶葉9克、白葡萄汁60毫升、生薑汁10毫升、蜂蜜30克。用法:茶葉水煎1小時取汁100毫升,與其他各汁混合1次服用。
10、組成:綠茶100克、白酒25毫升。用法:綠茶加水700毫升,煮沸20分鍾去渣,濃縮至75毫升,待冷後加入白酒。每4~6小時服1次,每次2毫升,治愈為度。
11、組成:酸石榴2個、蜂蜜30克。用法:石榴搗爛取汁,與蜂蜜調勻,溫開水衝服。每天2次,連服數天。
12、組成:生蘿卜、米醋、白糖各適量。用法:削去蘿卜表皮,用涼開水衝洗後切成薄片,加入米醋和白糖各適量,拌勻食用,每日2次。
飲食應容易消化,富含營養,水分充足,無刺激。並少食多餐。
飲食宜忌:
1、急性期腹痛、嘔吐明顯,應采用清淡流質飲食,可給濃米湯,5—10%的炒麵粉糊及藕粉、淡果汁、菜汁、淡茶水等。禁食牛奶、豆漿及濃甜飲料。
2、好轉期,嘔吐止,便次減少,可進食富於營養的流食或低脂無渣半流質飲食,如牛奶、豆漿、蛋羹、蛋湯、去油脂的肝泥湯或肉泥湯等。一日進餐4—5次,飲用酸奶,於病更益。
3、恢複期,排便已基本正常。宜進食容易消化的半流質飲食或軟飯,烹調仍以碎、細、軟、爛易消化為好。多食紫皮大蒜,可吃生蘋果泥,但應限製其他水果。避免過早地進食生冷、堅硬、油膩、油炸食品及辛辣刺激性食物。禁食含粗纖維素多的和容易產生腸脹氣的食物,如芹菜、韭菜、黃豆芽、粗糧,番薯、馬鈴薯、蘿卜等。
噤口痢的西醫治療方法:
1、急性痢疾普通型的治療
(1)常規療法:患兒要臥床休息、隔離和采用消毒措施。飲食以流食或半流食為主,吐瀉、腹脹重的患兒可短期禁食。
(2)抗生素療法:可選用氟呱酸、慶大黴素、黃連素和複方新諾明等聯合口服。療程7-10天。
(3)吸附療法:可給予思密達,其對細菌和毒素有強大的吸附作用,並可抑製細菌生長,還可與黏液蛋白結合並相互作用,加強腸道黏膜屏障作用。
(4)微生態療法:可用含雙歧杆菌製劑。它通過與腸道黏膜上皮細胞結合,起占位性保護作用,抑製細菌入侵,維持腸道微生態平衡。
(5)補液療法:根據脫水情況決定補液方法和補液量。
2、慢性痢疾的治療
(1)抗生素療法常用藥物和劑量同急性菌痢的治療,但療程要長。可采用間歇療法,用藥7-10天,休息4天,再治療4天,休息4天,再重複4天,總療程3-4周。也可用黃連素或大蒜混合液灌腸治療。但應注意長期使用抗生素可引起腸道菌群失調。應在大便培養轉陰、膿血便消失後即改用中藥、維生素、微生態製劑和思密達等藥物。
(2)飲食療法:慢性菌痢除抗菌治療外,還應注意改善患者的營養狀態。
3、中毒型痢疾的治療
(1)改善微循環:可利用阿托品類藥物解除血管痙攣,防止休克。用多巴胺、酚妥拉明、異丙腎等擴張血管。用冬眠藥物氯丙嗪抑製血管壁上受體,使微血管擴張,改善微循環,且有鎮靜、降低基礎代謝作用。用糖皮質激素、氫化可的鬆消炎、減輕腦水腫、減輕中毒症狀。
(2)擴容及糾酸:按輸液速度先快後慢、先鹽後糖、見尿補鉀的補液原則進行。
(3)呼吸衰竭:吸氧,保持呼吸道通暢,使用呼吸興奮劑,危重者給予氣管插管或人工呼吸。
(4)減輕腦水腫:對腦型病例應及時使用脫水劑甘露醇,加地塞米鬆靜脈推注或快速靜脈滴注。
(5)控製感染:及時作藥敏試驗,合理使用抗生素。在藥敏結果出來以前,一般首選喹諾酮類藥物如環丙氟呱酸靜脈給藥,但因此類藥可能會影響幼童骨骼發育,療程不宜過長。一般為5-7天。還常用頭孢菌素,如頭孢呱酮、頭孢氨噻肟控製感染。
(6)降溫:可用萊比林、撲熱息痛、萘普生等降溫,也可冷鹽水灌腸、物理降溫。
(7)痢特靈即呋喃唑酮。該藥對痢疾杆菌、沙門菌等均有抗菌作用,且不易產生耐藥性,與其他細菌間也無交叉耐藥性,口服後在腸道內濃度高。常用劑量成人每次為0.1~0.2克,每日口服3次。由於痢特靈的副作用較大,還容易引起藥物不良反應,因此現在較少應用。
(8)黃連素該藥口服後吸收差,對痢疾杆菌作用強,故常用於菌痢的治療。劑量為每次服用0.3克,每日3-4次。
(9)磺胺類該類藥物口服較難吸收,故可用於抗腸道感染。目前臨床上較常用的是複方磺胺甲基異嗯唑,劑量為每次2片,每日服2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