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地圖 網友投稿

疾病大全

當前位置: 首頁> 疾病大全> 全腹> 嬰幼兒腹瀉

嬰幼兒腹瀉簡介

相關問答

  嬰幼兒腹瀉,又名嬰幼兒消化不良,是嬰幼兒期的一種急性胃腸道功能紊亂,以腹瀉、嘔吐為主的綜合征,以夏秋季節發病率最高。本病致病因素分為三方麵:體質、感染及消化功能紊亂。臨床主要表現為大便次數增多、排稀便和水電解質紊亂。本病治療得當,效果良好,但不及時治療以至發生嚴重的水電解質紊亂時可危及小兒生命。
  小兒腹瀉分為感染性與非感染性。感染性腹瀉除已有固定名稱如杆菌痢疾、米巴痢疾、霍亂、鼠傷寒沙門氏菌感染等外,其他細菌如大腸杆菌、空腸彎曲菌,病毒如輪狀病毒、星狀病毒、柯薩奇病毒等,以及真菌等所致感染及一些原因不明的感染,都診斷為小兒腸炎。

【詳情】

01嬰幼兒腹瀉的發病原因有哪些

  嬰幼兒消化不良是夏秋季節高發的一種常見病。本病致病因素主要分為三方麵:體質、感染及消化功能紊亂。

1、體質因素

  本病主要發生在嬰幼兒,其內因特點:①嬰兒胃腸道發育不夠成熟,酶的活性較低,但營養需要相對地多,胃腸道負擔重。②嬰兒時期神經、內分泌、循環係統及肝、腎功能發育均未成熟,調節機能較差。③嬰兒免疫功能也不完善。血清大腸杆菌抗體滴度以初生至2周歲最低,以後漸升高。因而嬰幼兒易患大腸杆菌腸炎。母乳中大腸杆菌抗體滴度高,特別是初乳中致病性大腸杆菌分泌型IgA高,所以母乳喂養兒較少發病,患病也較輕。同理小嬰兒輪狀病毒抗體低,同一集體流行時,小嬰兒罹病多。④嬰兒體液分布和成人不同,細胞外液占比例較高,且水分代謝旺盛,調節功能又差,較易發生體液、電解質紊亂。嬰兒易患佝僂病和營養不良,易致消化功能紊亂,此時腸道分泌型IgA不足,腹瀉後易於遷延。

2、感染因素分為消化道內與消化道外感染,以前者為主。

  (1)消化道內感染:致病微生物可隨汙染的食物或水進入小兒消化道,因而易發生在人工喂養兒。哺喂時所用器皿或食物本身如未經消毒或消毒不夠,亦有感染可能。病毒也可通過呼吸道或水源感染。其次是由成人帶菌(毒)者的傳染,如病房內暴發細菌性(或病毒性)腸炎後部分醫護人員受染,成為無症狀腸道帶菌(毒)者,可導致病原傳播。

  (2)消化道外感染:消化道外的器官、組織受到感染也可引起腹瀉,常見於中耳炎、咽炎、肺炎、泌尿道感染和皮膚感染等。腹瀉多不嚴重,年齡越小者越多見。引起腹瀉的原因一部分是因為腸道外感染引起消化功能紊亂,另一部分可能是腸道內外均為同一病原(主要是病毒)感染所引起。

  (3)濫用抗生素所致的腸道菌群紊亂:長期較大量地應用廣譜抗生素如氯黴素、卡那黴素、慶大黴素、氨苄青黴素、各種頭孢黴素,特別是兩種或以上並用時,除可直接刺激腸道或刺激植物神經引起腸蠕動增快、葡萄糖吸收減少、雙糖酶活性降低而發生腹瀉外,更嚴重的是可引起腸道菌群紊亂。此時正常的腸道大腸杆菌消失或明顯減少,同時耐藥性金黃色葡萄球菌、變形杆菌、綠膿杆菌、難辨梭狀芽胞杆菌或白色念珠菌等可大量繁殖,引起藥物較難控製的腸炎。

3、消化功能紊亂

  (1)飲食因素;(2)不耐受碳水化物;(3)食物過敏;(4)藥物影響;(5)其他因素:如不清潔的環境、戶外活動過少,生活規律的突然改變、外界氣候的突變(中醫稱為“風、寒、暑、濕瀉”)等,也易引起嬰兒腹瀉。

02嬰幼兒腹瀉容易導致什麼並發症

  腹瀉常導致營養不良、多種維生素缺乏和多種感染。

 1、消化道外感染:消化道外感染可能是腹瀉的病因,但也常因腹瀉後全身抵抗力低下而受感染。常見的有皮膚化膿性感染、泌尿道感染、中耳炎、上呼吸道感染、支氣管炎、肺炎、靜脈炎和敗血症。病毒性腸炎偶有並發心肌炎。

2、鵝口瘡:病程遷延或原有營養不良的患兒易並發鵝口瘡,尤在長期使用廣譜抗生素後更多,如不及時停藥,真菌可侵及腸道,甚至引起全身性真菌病。

3、中毒性肝炎:腹瀉病程中可出現黃疸,多見於原有營養不良的患兒。可能大腸杆菌引起的腸炎,並發大腸杆菌敗血症,導致中毒性肝炎。腹瀉後病情很快加重,出現黃疸後很快死亡。但如及早發現及時注射多粘菌素、氨苄或羧苄青黴素,多數可治愈。

 4、營養不良和維生素缺乏:腹瀉遷延日久,或反複多次禁食、長期熱量不足,易導致營養不良、貧血和維A缺乏。久瀉致肝功受損,維生素K吸收減少和凝血酶原減低,而致出血。

5、其他:脫水重時可並發急性腎功能衰竭。此外有:中毒性腸麻痹、腸出血、腸穿孔、腸套疊和胃擴張。還可因輸液不當引起急性心力衰竭、高鈉或低鈉血症,或高鉀血症。小嬰兒嘔吐護理不周時可引起窒息。

03嬰幼兒腹瀉有哪些典型症狀

  嬰幼兒腹瀉常見症狀分為以下幾種情況:

1、一般症狀因腹瀉輕征而異。

  (1)輕型腹瀉:主要是大使次數增多,每日數次至10科次,大使稀,有時有少量水,呈黃色或黃綠色,混有少量粘液,每次量不多,常見白色或淡黃色小塊,係鈣,鎂與脂肪酸化合的皂塊,偶有小量嘔吐或溢乳,食欲減退,體溫正常或偶有低熱,麵色稍蒼白,精神尚好,無其他周身症狀,體重不增或稍降,體液丟失在50ml/kg以下,臨床脫水症狀不時顯,預後較好,病程約3~7天,在佝僂病或營養不良患兒,腹瀉雖輕,卻常每日3~7次,色黃,常有粘液,有惡臭,大便檢可見少量白細胞,大使性狀和次數不穩定,遷延日久,營養情況越惡化,常繼發泌尿道,中耳或其他部位感染。

  (2)重型腹瀉:可由輕型加重而成,每日大便十數次至40次,開始轉為重型時,便中水分增多,偶有粘液,呈黃或黃綠色,有腥臭味,呈酸性反應,換尿布不及時者,常腐蝕臀部皮膚,表皮剝脫而發紅,隨病情加重和攝入食物減少,大便臭味減輕,糞塊消失而呈水樣或蛋花湯樣,色變淺,主要成分是腸液和小量粘液,呈堿性反應,大便量增至每次10~30ml,多者可達50ml,鏡下見脂肪滴,遊動的細菌,粘液,重症偶見紅細胞,白細胞可達每高部視野10個左右,患兒食欲低下,常伴嘔吐,多有不規則低熱,重者高熱,體重迅速降低,明顯消瘦,如不及時補液,脫水,酸中毒逐漸加重,少數重症起急遽,高熱達39~40℃,頻繁地嘔吐,瀉水樣便,迅速出現水和電解質紊亂的症狀,近十餘年來,由於能提早就診,嚴重的重型腹瀉已明顯減少。

2、水和電解質紊亂症狀以脫水,酸中毒為主,有時有低鉀,低鈣症狀。

  (1)脫水:患兒較快地消瘦,體重減輕,精神萎靡,皮膚蒼白甚至發灰,彈性差,前囟和眼窩下陷,粘膜幹燥,腹部凹陷,脈細數,血壓降低和尿量減少,脫水分為輕,中,重三度:①輕度脫水:體液丟失占體重的5%以下,患兒精神稍差,麵色略蒼白,皮膚稍幹但彈性尚好,眼窩稍差,麵色略蒼白,皮膚稍幹但彈性尚好,眼窩稍陷,小便較平時略少;②中度脫水:體液丟失約占體重的5~10%,患兒萎靡,陣陣煩躁,皮膚蒼白發灰,幹燥,鬆弛,彈性差,捏起後不能立即展平,口周發青,前囟和眼窩明顯下陷,唇及粘膜幹燥,心音鈍,腹部凹,四肢發涼,小便明顯減少;③重度脫水:體液丟失占體重的10~15%,患兒萎靡,淡漠,對周圍環境無反應,皮膚蒼灰,彈性極差,捏起後不易平複,前囟與眼窩深陷,眼不閉,結膜幹澀,哭無淚,角膜無光,口唇發紺,粘膜幹燥,不清,心率速,血壓不易測出,腹深陷,四肢厥冷,尿極少或無尿。

  估計脫水程度時,應重視眼窩,前囟凹陷程度,低滲性脫水易出現皮膚彈性減低,而營養不良兒平時平時彈性就差,應予注意。

  不同脫水類型臨床症狀也有差異,低滲性脫水時因細胞外液丟失多,患兒脫水症狀出現早且較重,但口渴較輕,而萎靡較重;高滲性脫水時,細胞內液外移,細胞外液相對丟失較少,患兒口渴明顯,發熱,煩躁,肌張力增高,偶有驚厥,眼窩,前囟凹陷較輕,手足較溫,脈搏可及。

  (2)酸中毒:主要是精神萎靡,呼吸深長,呈吧息狀,嚴重者呼吸增快,甚至昏迷,新生兒或小嬰兒無或較晚出現呼吸深長,主要表現為嗜睡,蒼白,拒食,衰弱等,估計酸中毒時,要注意患兒年齡。

  (3)低鉀血症:多在水瀉1周以上出現明顯低鉀,原有營養不良者出現較早,較重,一般患兒未輸液前較少有低鉀症狀,輸入不含鉀液體後,隨脫水酸中毒的糾正,逐漸出現低鉀症狀:精神萎靡,肌張力低,第一心音鈍,再重則出現腹脹,腸鳴音減弱或消失,腱反射減弱,如未及時補鉀,低鉀嚴重時可出現肌肉麻痹甚至呼吸肌麻痹,腸麻痹,膀胱麻痹,腱反射消失,心率減慢,心律不齊,心尖部出現收縮期雜音,心髒擴大,可危及生命,血甭鉀在3.5mmol/L以下多出現低鉀症狀。

  (4)低鈣血症:原有營養不良,佝僂病或腹瀉日久的患兒,常在輪液後出現煩躁不安,手足搐搦甚至驚厥等低鈣症狀,檢查可見佛斯特氏和腓反射陽性。

  (5)低鎂血症:少數患兒糾正脫水,酸中毒,補充鈣後出現低鎂性手足搐搦症,表現為手足震顫,搐搦,哭鬧,易受刺激,不能入睡,個別患兒在額部或皮膚皺摺處出現紅暈。

04嬰幼兒腹瀉應該如何預防

  過去嬰幼兒腹瀉是是嬰幼兒時期發病率極高的疾病之一,也是嬰兒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經國內外多年研究,加強預防,提高了診治水平,近年來發病較少,病情也較輕,但仍是嬰幼兒的常見病所以,明白嬰幼兒腹瀉預防措施,可以有效減少嬰幼兒腹瀉產生的概率更好嗬護嬰幼兒健康

  遇有治療有及時或有嚴重並發症如營養不良、腸道外感染等情況時,仍有死亡所以嬰幼兒腹瀉預防措施很重要那嬰幼兒預防措施主要有哪些?

  一、人工喂養時要注意飲食衛生和水源清潔每次喂食前用開水洗燙食具,每日煮沸消毒一次

  二、食欲不振或在發熱初期,應減少奶和其他食物入量,以水代替,最好用口服補液鹽配成飲料口服

  三、患營養不良、佝僂病或腸道外感染時,應及時治療,防止並發腹瀉

  四、感染性腹瀉,尤其是大腸杆菌、鼠傷寒或其他沙門氏菌和輪狀病毒引起的,傳染性很強,易在病房內廣泛傳播,必須嚴重消毒隔離,否則易在兒科病房發生交叉感染消毒方法以過氧乙酸煙熏效果最好,其次是用新消毒表麵消毒再加紫外線照射腹瀉病例的病房最好每月用過氧乙酸煙熏徹底消毒

  五、下地玩耍的小兒飯前便後要洗手

05嬰幼兒腹瀉需要做哪些化驗檢查

  常規檢查包括:尿常規、多普勒超聲心動圖、心電圖、血常規、便常規等。
  1.糞便檢查:出血、膿細胞、原蟲、蟲卵,脂肪滴等。

  2.小腸吸收功能測定:顯示腸道吸收不良。

  3.X線及內窺鏡檢出病變位置,運動功能狀態,膽石等。

  4.超聲檢查。

  5.小腸黏膜活組織檢查,有條件者應作大便培養,電鏡檢查或病毒分離。

  6.其他:對重症或不易判斷者,應測血清鈉、鉀、氯化物和血氣分析,或測二氧化碳結合力,出現驚厥時可測血清,注意必須根據病史和臨床表現對水分,電解質紊亂進行分析,心電圖檢查有助於了解血鉀情況:低鉀時T波平坦,然後代倒置,ST段降低,常出現U波,有時與T波融合,嚴重低鉀時可出現室性早搏及室性心動過速,個別重症有心室纖顫。

06嬰幼兒腹瀉病人的飲食宜忌

  嬰幼兒發生腹瀉後,需要進食一些易消化的食物,如稀粥、爛麵條、魚肉末、少量蔬菜泥、新鮮水果汁等,直至腹瀉停止後2周。
  常見的嬰幼兒腹瀉食療方:
  1、無花果5~7個,水煎服。
  2、烏梅10克,煎湯代茶飲。
  3、生葛根汁、藕汁各等份,調服。
  4、酸石榴皮適量水煎,加紅糖,頻服。
  5、柿餅2個,放米飯上蒸熟,分兩次食用。
  6、綠豆、胡椒各等量研末,每次服3~6克,日3次,開水送服。
  7、鍋巴炭:飯鍋巴50克炒成炭,研細末,每次3~6克,日2次。
  8、薑糖飲:生薑5片,紅糖50克,清水適量,煮沸即可,趁熱飲用。
  9、山藥羹:炒山藥研粉,每次10~15克,開水調糊,沸水衝服,每日服2次。
  10、糯米固腸粥:炒糯米30克,淮山藥15克,共煮粥,熟後加胡椒末少許。加糖或鹽食用。
  11、胡蘿卜250克,搗碎,水煮開10分鍾後,過濾取汁,再加水至500毫升,加糖適量,煮沸。
  12、茶葉10~15克,開水沏飲,或水煎加紅糖30克,煎至發黑分服;或茶葉適量,食鹽少許,水煎分服。
  13、山藥蛋黃粥:生山藥(幹)30克研細粉,溫水調成稀糊狀,煮沸,加熟雞蛋黃2個,調勻,每日空腹食2~3次。
  14、高粱米第二遍糠30克,放入鍋內炒成焦黃色,有香味,除去上麵多餘的粗殼,每次3克,水衝服,每日服3次。
  15、馬齒莧粥:鮮馬齒莧250克(或幹品60克),洗淨,切碎,水煎10~20分鍾,去渣,加入適量大米,煮成粥,頻服。
  16、焦米湯:大米適量,洗淨,曬半幹,炒至焦黃,100毫升水中加焦米6~10克,文火煮1小時,加食鹽少許,飲湯。
  17、綠茶蜜飲:綠茶5克放入水中,加沸水衝泡,蓋蓋浸5分鍾,調入蜂蜜適量,趁熱頓服,每日3~4次,可治療菌痢。

07西醫治療嬰幼兒腹瀉的常規方法

  嬰幼兒腹瀉治療前首先要明確診斷發病原因,根據病因與臨床症狀製定治療方法。

 1、基本原則

  ①開始出現腹瀉後,給消化道以適當的休息;②控製腸道內外感染;③糾正水與電解質紊亂;④良好的護理。

 2、飲食療法

  開始時給消化道以適當休息。輕、中型患兒減食至平時半量左右4~6小時;重型者6~12小時。減食期間液體補充:輕、中型患兒配製“初液鹽”口服。病毒性腸炎由於葡萄糖促進的鈉運轉障礙,口服葡萄糖液濃度不宜超過2%,鈉濃度不超過50mmol/L;重型者應靜脈輸液。恢複飲食時,人乳喂養兒應減產每次哺乳時間;人工喂養兒可從米湯、稀藕粉或稀釋的牛乳(或酸奶)開始,奶量和所加蔗糖都由少到多,由稀到濃,逐步增加。除食欲不振和嚴重嘔吐外,加乳無須顧慮,因腹瀉後患兒體內營養大量消耗,增加食物後雖大便次數可增加,但腸道吸收與食入量成正比。禁食過久或熱量增加過緩都可導致營養不良。一般應於治療48小時後給以足夠熱量,5天左右恢複正常飲食。

 3、液體療法

  (1)口服補液鹽:1971年以來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提倡用口服補液鹽(oralrehydrationsalt,ORS)所配製的飲料,在世界各地對不同病原和不同年齡的急性腹瀉患兒推廣應用。我國自1980年以來在各省市廣泛使用,取得較好的效果。配製1升ORS飲料,需NaCI3.5G,NaHCO32.5g,KCI1.5g,葡萄糖20g。其電解質濃度為:Na90mmol/L,K20mmol/L,CI80mmol/L,HCO330mmol/L,葡萄糖111mmol/L。由於病毒性腸炎患兒多有等滲或高滲性脫水,應將ORS稀釋1/3~1/2後口服No含量降至45~60mmol/L、K10~13.3mmol/L、以40~53.4mmol/L、HCO315~20mmol/L、葡萄糖56~74mmol/L,葡萄糖濃度仍保持促進消化道水、鈉的吸收。第一日給ORS量:輕度脫水50~60ml/kg,在4小時內服完;中度脫水70~100ml/kg,在4~6小時內服完。同時應按後述方法補充鉀和鈣。最近,WHO推薦用枸櫞酸鉀代替原配方中的碳酸氫鈉,因後者易潮解而枸櫞酸鉀則比較穩定。臨床應用也證實了這種代替法的優點。此外WHO又倡導以ORS的配方的20克葡萄糖改為30克的米粉或其他穀物粉,認為用穀物粉配製後,味道可口患兒容易接受,服用時發生嘔吐者較少,糞便成形較快。臨床實踐已證明其療效。確能促進水和電解質的吸收,華西醫科大學兒科曾以50克米粉代替原配方中的20克葡萄糖,確能防治脫水,優於用ORS原方。至於口服ORS有困難或有重度脫水發生循環衰竭者,皆需先靜脈補液。如在農村不便進行靜脈滴注,也可用胃管滴注ORS。如口服或胃管滴注ORS後脫水仍不見好,則應設法靜脈輸液。

  (2)胃腸道外補液:對嘔吐或口服補液有困難及重度脫水患兒,應根據上冊胃腸道外液體療法補液原則,分步驟地進行治療。先較快地恢複循環量並補充累積損失,再較慢地補充繼續丟失和生理消耗。近十餘年來,國際上補液供給液體總量和含鈉液量都有減少趨勢。

  1)補液總量:治療第一個24小時的補液量應包括:累積損失量、繼續丟失量和生理消耗量,依脫水程度補充總量120~200ml/kg(輕度脫水120~150ml/kg、中度脫水150~180ml/kg、重度脫水180~200ml/kg)。一般病例4~12小時後可開始喂奶(奶量計算包括在上述液量內),如腹瀉仍重,第二天有的仍需輸液,高滲性脫水需在2~3日內緩慢糾正脫水。脫水糾正後每日液量隻需補充繼續丟失和生理消耗量約每日100~120ml/kg。

  2)液體組成:第一日補液內容:等參電解質溶液(包括Na+及k+)和非電解質溶液(葡萄糖液)全日容量比例根據脫水性質決定:等滲性脫水宜為1:1(相當於1/2張力電解質液);低滲性脫水用2:1(相當於2/3張力電解質液);高滲性脫水時,應根據高滲的嚴重程度,使二者的比例成為1:1至1:2(總濃度相當於1/3張力電解質液),避免血清鈉濃度降低過快,引起相對性水中毒。1990年Ronaldkallen建議平均全日給鈉濃度如下表:

  脫水性質擬給鈉濃度(mmol/L)溶液(%)等滲性脫水50~600.33高滲性脫水30~400.2低滲性脫水70~800.45嚴重低滲脫水90~1100.6~0.7

  對病情較輕、腎功能較好的患兒、或條件不具備時,電解質液可單用生理鹽水。但酸中毒明顯時應用“2:1液”(生理鹽水2分加1/6mol炭酸氫鈉或乳酸鈉1分)作為含鈉液。有低鉀血症者,在輸液排尿後,在以上液體餘量中加氯化鉀0.3%滴入。

  3)補液的步驟及速度:原則是將所需液體按含鈉濃度,先濃後淡、先快後慢地輸入。開始輸時:等滲和低滲性脫水用“2:1”液,高滲性脫水用“3:4:2”液(3分葡萄糖液、4分生理鹽水、2分1/6mol乳酸鈉液)20mlg/kg,在半至1小時輸入,以恢複循環量,然後再將含鈉液濃度逐漸降低,將全部液體在24小時內輸完(高滲脫水在48小時輸完),一般速度為8~10ml/kg/小時,高滲性脫水按5~8ml/kg/小時。低滲性脫水為防止腦細胞迅速縮小,應避免輸高滲性液體。


相關文章

微信掃一掃

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