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靜脈血栓症的形成與血流緩慢、凝血亢進和靜脈內膜變化3個因素有關。其具體發病原因如下所述。
1、血流緩慢
首先,老年體力較差,活動較少而且臥床的機會多,從而減弱了靜脈回流的肌肉彈力作用。此外,老年患心髒病的較多,心髒功能較差,心搏出量明顯減少,造成體循環淤血。再有,老年腹部腫瘤發生率增加,平臥時腹腔髒器和腫瘤均可壓迫靜脈,同時在解剖學上,兩下肢靜脈在某些部位受到肌腱、韌帶及神經壓迫而阻礙靜脈血回流。老年易患靜脈曲張症,靜脈迂曲擴張,彈性減退,大多數伴有靜脈瓣及交通支受損,造成下肢靜脈血流淤滯。
2、凝血機製亢進
表現為血液凝固性增高、纖維蛋白原活性增加、纖維蛋白溶解活性減低和血小板聚集力增加,這些老化改變均有利於血栓形成,在某些病理情況下如骨折、外傷、手術組織損傷造成大量凝血活酶進入血液循環;紅細胞增多症、脫水、血漿蛋白異常和大靜脈插管輸注高滲營養液均可造成血液濃縮;胰腺、肺、卵巢惡性腫瘤以及白血病本身促使血小板破壞,釋放凝血因子,均可促使血栓形成。
3、靜脈內膜變化
靜脈老化表現為內膜粗糙,靜脈瓣萎縮,容易在瓣膜下方靜脈竇處發生血小板黏附,形成血栓。靜脈起搏導管和電極也可造成靜脈內膜損傷。
下肢較大的靜脈形成血栓以後,難以自然溶解和再疏通,造成血栓肌化和靜脈管腔閉塞。老年靜脈血栓症在急性期最常見的並發症是肺梗死、慢性期淺靜脈曲張、淤血性皮炎等。
老年靜脈血栓症的臨床表現取決於血栓部位、大小靜脈阻塞程度。常見的老年易發的靜脈血栓症症狀如下所述。
1、淺靜脈血栓症
多為血栓性靜脈炎,炎症性質強,多見於四肢,常累及大隱靜脈、小隱靜脈、頭靜脈、貴要靜脈及其分支。大多數可以找到病因,少數病因不明。靜脈注射鹽水、氯化鈣、碘造影劑、高滲葡萄糖及其他藥物均可於注射部位產生血栓。外傷、感染、靜脈曲張、臨時或永久心髒起搏器之靜脈內導線均可造成靜脈血栓症,凝血機製亢進者容易合並本症。症狀為局部疼痛、發紅、發熱、腫脹、體溫升高。皮下組織較薄的部位可觸到索條狀血栓。因血栓部位炎症顯著所以常與管壁緊密附著,很少發生肺栓塞。如果靜脈炎進一步發展,波及深靜脈,則可因栓子脫落造成肺栓塞症。
2、深靜脈血栓症
發病初期靜脈內形成血栓,隨後在血栓部位繼發炎症,所以炎症性質較輕。
3、小腿靜脈血栓形成
大多數患者沒有症狀,少數感到小腿發脹、緊迫感。於立位、坐位及步行後症狀加重。有的小腿和足部水腫,腓腸肌有壓痛。侵犯靜脈交通支時,可發生血栓後綜合征。如果懷疑本病,可做靜脈造影明確診斷。
4、髂靜脈、股靜脈血栓形成
症狀明顯,髂窩、鼠蹊部及股三角處有觸痛,屈足背時大腿後側及腓腸肌肌腹有牽拉性疼痛。急性發作的炎症十分嚴重,下肢急劇腫脹,數小時腫脹達高峰,自覺有壓迫感。炎症明顯時可發生動脈痙攣、皮膚蒼白,皮下靜脈呈網狀擴張,患肢壓痛明顯,觸不到動脈搏動,稱疼痛性股白腫。如果病變範圍大,侵犯盆腔靜脈髂靜脈及其分支,則下肢高度水腫和發紺,稱疼痛性股青腫。重症者可導致下肢靜脈性壞疽,甚至發生休克。
5、下腔靜脈血栓形成
可原發於此或從髂股靜脈血栓性靜脈炎發展而來。髂股靜脈往往發生於左側,隨後波及下腔靜脈。最後侵及右側髂靜脈,所以其體征為雙側性,其餘與髂股靜脈血栓形成相同。
6、上肢血栓性靜脈炎
較少見,常由淺靜脈擴展到深靜脈係統,常見於胸腔腫瘤及主動脈腫瘤壓迫鎖骨下靜脈或繼發於創傷後,其臨床表現與下肢深靜脈血栓性靜脈炎相同。
7、血栓後綜合征
下肢較大的靜脈形成血栓以後,難以自然溶解和再疏通,造成血栓肌化和靜脈管腔閉塞,靜脈瓣處即使再疏通也常發生功能不全,深靜脈血栓症常常侵犯靜脈交通支,上述三種情況造成下肢毛細血管及小靜脈擴張。管壁通透性改變,紅細胞逸出,淋巴循環受阻,皮下組織水腫、肥厚、纖維化,皮膚含鐵血黃素沉著、皮革樣變,發生濕疹及潰瘍。這種狀態叫血栓後綜合征,其症狀是整個患肢水腫性腫脹、沉重感,甚至疼痛。長時間站立或久坐可使症狀加重。
老年靜脈血栓症的預防主要是針對病因進行預防,其具體預防措施如下所述
1、避免輸入對靜脈壁有刺激的溶液,早期拔除靜脈插管,積極治療靜脈曲張,對防止血栓性淺靜脈炎或深靜脈血栓形成有一定作用
2、對於有深靜脈血栓形成傾向而又需手術者,可在術前2h采用小劑量肝素5000U皮下注射術後2次/d,持續5天~7天,或術後第4天口服華法林;或在手術前、後各用低分子右旋糖酐(分子量2萬~4萬)500ml靜滴,以後隔天1次,共3次口服具有激活纖溶酶作用的同化類固醇激素,司坦唑醇(羥甲雄烷吡唑)5mg,2次/d,可降低自發性淺靜脈炎患者的血栓形成發生率術後也可采用肝素5000U和二氫麥角胺0.5mg聯合皮下注射,2次/d,共5天,預防效果更佳還可用口服雙嘧達莫或阿司匹林預防
3、手術時對鄰近四肢或盆腔靜脈周圍組織的操作應輕巧,避免對靜脈壁損傷術後避免在小腿或膕窩下墊枕,以免影響小腿靜脈回流
4、對大手術後、產後或慢性疾病需長期臥床者,應鼓勵患者在床上進行下肢的主動活動,並作深呼吸和咳嗽動作,必要時可作踝關節被動踏板運動,穿長筒彈力襪或采用充氣長筒靴間歇壓迫法和腓腸肌電刺激法術後能起床者盡可能早期下床活動,促使小腿肌肉活動,增加下肢靜脈回流已有小腿靜脈血栓形成時也應盡早處理,以防血栓向近心端延伸或脫落創傷後36h內皮下注射低分子量肝素4000U~5000U,每12小時1次,可預防深靜脈血栓形成
老年靜脈血栓症的檢查包括凝血機製檢查、超聲多普勒檢查、靜脈造影等,其具體檢查方法如下所述。
1、凝血機製檢查
據報告,測定血漿中存在於凝集的血小板中的血栓球蛋白可以診斷深靜脈血栓形成。測定血小板、凝血因子和纖維蛋白溶解係統活性(優球蛋白溶解時間、纖維蛋白降解物和血清纖維蛋白有關抗原)有助於判斷凝血亢進狀態,但不能直接判定血栓的存在。
2、131I或125I纖維蛋白原掃描
檢查靜脈注射131I或125I纖維蛋白原,該物質參與凝血,故聚集於靜脈血栓處,如果用計數器從體表測得放射劑量超過該點原測量或對側相應部位放射劑量的20%以上者為陽性。據報道,此法敏感且便於臨床追蹤觀察。
3、超聲多普勒血流計檢查和阻抗容積描記術
前者根據超聲波遇到運動目標(靜脈血流中的血球)而反射時,發生頻率變化且與運動速度成比例的特性;後者根據正常狀態下,肢體血容量隨呼吸時靜脈壓力的改變而變化的特性,用電阻抗技術查知這些微小的容量變化引起的電壓變化。在主要血管阻塞時,肢體容積不隨呼吸而變化,因而沒有電壓變化。這兩種方法簡便,無創傷,可以反映靜脈的機能狀態,但準確性較差,尚不能檢查出小血栓和閉塞的靜脈以及側支循環豐富部位的血栓。
4、紅外線顯像(thermography)
深靜脈血栓形成的無創傷檢查法,該法輔以容積描記與靜脈造影相比可以發現深靜脈血栓形成達95%,紅外線顯像與靜脈造影的符合率達85%。
5、靜脈造影
經足背皮靜脈或於跟骨髂腔內入造影劑,然後對下肢攝片,該法能檢出約90%的小腿靜脈血栓,能確定血栓的部位和範圍,動態靜脈造影可以推測靜脈瓣功能。
老年靜脈血栓症患者宜食富含維生素C和膳食纖維的食物;宜少食動物脂肪,少食鹽、味精、精製糖和含糖類的食物。其具體飲食注意事項如下所述。
1、控製膽固醇的攝入量。研究證明,高膽固醇的人,冠心病的發病率比正常人高5倍。因此,血管疾病患者應少吃動物腦髓、內髒、蛋黃、蟹黃等膽固醇高的食物。
2、控製脂肪攝入的質與量。飽和脂肪酸能升高血膽固醇,多不飽和脂肪酸則能降低膽固醇,所以在膳食中要控製豬油、牛脂等飽和脂肪酸的攝入。
3、多吃富含維生素C的食物,如蔬菜、水果。維生素C可增加血管彈性,保護血管。
4、增加膳食纖維的攝入。膳食纖維能吸附膽固醇,阻止膽固醇被人體吸收。
5、限鹽。高鹽膳食可增加心血管病的發病率,有輕度高血壓或有高血壓家族史的人,食鹽攝入量應控製在每日5克以下,對血壓較高或合並心衰者,每日用鹽量以1克~2克為宜。
6、少食多餐,切忌暴飲暴食,晚餐不宜吃得過飽。
老年靜脈血栓症的治療包括藥物抗凝治療及手術取栓,其具體治療方法如下所述。
1、老年靜脈血栓症的預防工作十分重要,應盡可能縮短靜臥時間,必須臥床者應在床上做四肢屈伸運動,以減少肢體淤血。肥胖的老年患者,合並心髒病、偏癱、惡性腫瘤的,或既往有靜脈血栓症病史者應酌情做預防性治療,可口服血小板功能抑製劑如阿司匹林(0.3g/d)或雙嘧達莫(400mg/d~600mg/d),肌內注射小劑量肝素(4000U/8h~12h),穿彈力襪,下肢間歇性按摩或腓腸肌電刺激造成肌肉收縮促使靜脈回流,減少血栓形成。
2、老年靜脈血栓症原則上以保守治療為主,必要時可根據情況進行手術治療。淺靜脈血栓性靜脈炎給予非激素類抗炎劑、鎮靜劑、熱敷、超聲波和紫外線等治療。不必限製活動,亦不必做抗凝治療。深靜脈血栓症,尤其是急性髂、股脈和小腿深靜脈血栓形成易並發肺栓塞,並且在病發後兩天內危險性最大,所以一旦確診應立即臥床72h以上,行抗凝和溶栓治療。
3、抗凝和溶栓治療用於無禁忌證者。70歲以上老年需慎用。常用藥物有肝素、醋硝香豆素(新抗凝片)、華法林和雙香豆素等。肝素劑量為50mg靜脈注射,每6小時1次,或深部肌內注射100mg,12小時1次,也可靜脈滴注,每天劑量200mg。必須監測血液凝固時間,使其持在25min~30min為宜(Lee-White法正常值9min~15min)。一般肝素抗凝6天左右,改為口服抗凝劑維持。須經常檢查凝血酶原時間,其維持在正常的2倍,凝血酶原活動度維持在對照的20%~30%。療程視病情而定。靜脈滴注低分子右旋糖酐有減少血小板聚集力和黏附力的作用。劑量約為每天250ml,連續用2周~3周。
4、溶栓治療可選用不良反應小的溶酶激活劑尿激酶,每天劑量6萬~8萬U溶於5%葡萄糖250ml中靜脈滴注。鏈激酶初劑量50萬U溶於100ml生理鹽水靜脈滴注,30min滴完。維持量為60萬U溶於250ml~500ml葡萄糖溶液中,每6小時1次,連續靜脈滴注,為了預防過敏反應,同時靜脈滴注氫化可的鬆或地塞米鬆,療程均視病情及療效而定。做溶栓治療時需檢查凝血時間、出血時間、凝血酶原活動度、優球蛋白溶解時間、纖維蛋白原定量和纖維蛋白降解產物定量等。為了提高療效,減少藥量和防止不良反應,有人主張用靜脈導管將溶栓劑注射到血栓部位。
5、髂靜脈和大腿靜脈廣泛受累的或溶栓治療48h效果不明顯者是血栓切除術及靜脈結紮的指征。血栓後綜合征的治療比較困難,效果不理想。一般可行溫水浴,適當活動,輕輕按摩促進側支血液循環發展。持續使用彈力繃帶或彈力襪,但鬆緊要適度,避免動脈循環受阻。夜間睡眠時下肢需抬高15°~30°,避免長時間站立或久坐。腓腸肌痙攣時可使用消炎劑、利尿劑。靜脈血栓症的中醫治療有一定療效。對靜脈炎療效尤為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