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膜瘤的發病原因有哪些
腦膜瘤的發生可能與一定的內環境改變和基因變異有關,並非單一因素造成,可能與顱腦外傷,放射性照射、病毒感染以及合並雙側聽神經瘤等因素有關。這些病理因素的共同特點是它們有可能使細胞染色體突變,或細胞分裂速度增快。通常認為蛛網膜細胞的分裂速度是很慢的,上訴因素加速了細胞的分裂速度,可能是導致細胞變性的早期重要階段。
先是物理因素,有些患者的腦腫瘤可能是由於外傷導致,但是還沒有事實根據。很多資料也顯示,放射線會誘發舌頭、唇、食管與皮膚的癌腫。腦腫瘤在放射性治療後幾年,在放射區會發現其他性質的腫瘤。在動物身上做試驗的時候會發現放射線會導致組織的癌變。其機製就是放射線會導致腦膜內皮細胞和顱內纖維母細胞的突變使其變成癌細胞。
其次是化學因素,很多研究證明化學物質會誘發腦腫瘤,比如說常見的二亞硝基呱嗪、亞硝基呱啶、甲基亞硝脲、二苯蒽n-亞硝酸類化合物等都會誘發腦腫瘤。
最後是先天性與遺傳性,在胚胎發育的過程中,有些細胞會停止生長殘留於腦中,具有分化的潛力,可發展為腦瘤,常見的有顱咽管瘤、脊索瘤、畸胎瘤、上皮樣及皮樣囊腫等。這些先天性殘留的胚胎細胞經病毒、放射線、致癌化學物質的作用,出現突變,向癌的發生方向發展,最終導致腦膜瘤。此種腦瘤的病因是無法改變的,人們隻能做好預防防止發病了。
腦膜瘤易導致什麼並發症
腦腫瘤可以帶來的並發症是比較多的,不管是在治療前還是在治療後,都可能會出現多種並發症,對患者的身體造成較大傷害。並發症主要有以下幾種:
1、手術後在呼吸係統上會出現不同程度的障礙,呼吸不規則,瞳孔有時變大有時變小,腦幹出現水腫,血壓下降,心率不齊等都是很嚴重的術後症狀。
2、患者術後需要使用人工呼吸機進行輔助來完成,肺部呼吸減弱,利用支氣管鏡檢查還能看到壞死組織結痂導致了阻塞,需要灌注抗生素,緩解堵塞狀況。
3、由於腫瘤長期壓迫腦組織,在切除腫瘤後,腦組織灌注壓增加,術後反應性水腫較其他顱內腫瘤重。術後主動有效地控製中樞性高熱發生是手術成功和腦複蘇的關鍵,高熱可使腦脊液的分泌量增加,分泌速度加快,從而使顱內壓升高,促進腦疝形成。又可使動脈血氧飽和度降低,血氧的利用率低下,毛細血管通透性增加,導致腦水腫。
除此之外,還有一些腦腫瘤患者在進行手術以後會出現呼吸道感染的情況,勤翻身保持呼吸暢通,做好細菌預防準備,防止肺部感染,致使病情便嚴重。還有的會出現消化道潰瘍現象。
此腫瘤可伴有神經纖維瘤病。可以出現視力、視野、嗅覺或聽覺障礙及肢體運動障礙等並發症。視力喪失,與腫瘤原發部位有關,大多發生於視神經管的症狀出現早而嚴重。
腦膜瘤有哪些典型症狀
腦膜瘤屬於良性腫瘤,生長慢,病程長。因腫瘤呈膨脹性生長,病人往往以頭疼和癲癇為首發症狀。根據腫瘤位置不同,還可以出現視力、視野、嗅覺或聽覺障礙及肢體運動障礙等。腦膜瘤運動障礙表現為從足部開始,漸至下肢,繼而上肢肌力障礙,最後波及頭麵部,如腫瘤向兩側生長,可出現雙側肢體肌力弱並伴有排尿障礙,癲癇,顱內壓增高症狀等。
腦膜瘤的症狀在老年,尤以癲癇發作為首發症狀多見。顱壓增高症狀多不明顯,尤其在高齡病人。在CT檢查日益普及的情況下,許多患者僅有輕微頭痛,甚至經CT掃描偶然發現為腦膜瘤。因腫瘤生長緩慢,所以腫瘤往往長的很大,而臨床症狀還不嚴重。臨近顱骨的腦膜瘤常可造成骨質的變化。
最常見的症狀是顱內壓增高,可表現為頭痛、嘔吐和視盤水腫,多有側腦室內或後顱凹腫瘤導致的梗阻性腦積水引起,也可由腫瘤的占位效應引起,其次是視力視野障礙,可因腫瘤壓迫視通路或梗阻性腦積水造成繼發性視神經萎縮引起 側室內的腫瘤可壓迫顳葉深部的視放射引起同向性偏盲。腫瘤沿顱底匍匐生長時可造成腦神經的障礙,以麵聽神經最常見。有8%~31%的患兒表現為抽搐發作,但癲癇的發生率較成人低。
什麼措施可以預防腦膜瘤
了解腦膜瘤的危險因素,製定相應的防治策略可降低腦膜瘤的危險預防腦膜瘤的發生有2個基本線索,即使腦膜瘤在體內已經開始形成,它們也可幫助機體提高抵抗力,這些策略如下所述:
1、避免有害物質侵襲(促癌因素) 就是能夠幫助避免或盡可能少接觸有害物質
腫瘤發生的一些相關因素在發病前進行預防很多癌症在它們形成以前是能夠預防的1988年美國的一份報告詳細比較了國際上惡性腫瘤相關情況,提出許多已知的惡性腫瘤其外部因素原則上是可以預防的,即大約80%的惡性腫瘤是可以通過簡單的生活方式改變而預防繼續追溯,1969年Higginson醫生所作的研究總結出90%的惡性腫瘤是由環境因素造成的"環境因素"、"生活方式"即是指呼吸的空氣、喝的水、選擇製作的食品、活動的習慣和社會關係等
2、提高機體抵禦腫瘤的免疫力 能夠幫助提高和加強機體免疫係統與腫瘤鬥爭
所麵臨的腫瘤防治工作重點應首先關注和改善那些與生活密切相關的因素,例如戒煙、合理飲食、有規律鍛煉和減少體重,任何人隻要遵守這些簡單、合理的生活方式常識就能減少患癌的機會
提高免疫係統功能最重要的是:飲食、鍛煉和控製煩惱,健康的生活方式選擇可幫助遠離癌症保持良好的情緒狀態和適宜的體育鍛煉可以使身體的免疫係統處於最佳狀態,對預防腫瘤和預防其他疾病的發生同樣有好處另外有研究顯示適當活動不僅增強人體免疫係統,而且通過增加人體腸道係統蠕動而降低結腸癌的發病率在這裏主要認識飲食在預防腫瘤發生方麵的一些問題
人類流行病學和動物實驗研究顯示維生素A對降低患癌的危險性起著重要的作用,維生素A支持正常的黏膜和視覺,它直接或間接參與身體大多數組織功能維生素A存在於動物組織中如肝髒、全蛋和全牛奶,植物中是以β-胡蘿卜素和類胡蘿卜素形式存在,在人體內能轉化為維生素A維生素A的過度攝入可以造成機體的不良反應而β-胡蘿卜素和類胡蘿卜素則無此現象,血中低維生素A含量增加患惡性腫瘤的危險性,研究表明那些血中低水平維生素A攝入的人增加患肺癌的可能,而對於吸煙者血中低水平的維生素A攝入者有加倍患肺癌的可能維生素A及其混合物可以幫助清除體內的自由基(自由基可以引起遺傳物質的損害),其次能夠刺激免疫係統和幫助體內分化細胞,發展成有序的組織(而腫瘤的特征是無序的)一些理論認為維生素A能夠幫助早期受到致癌物質侵襲發生變異的細胞逆轉過來而成為正常生長的細胞
另外有一些研究建議單純補充β-胡蘿卜素藥物並不能降低患癌症的風險,相反使肺癌的發病略有增加,然而,當β-胡蘿卜素結合維生素C、E和其他抗毒素物質,它的保護作用就顯示出來了其原因是當它自己消耗時也可增加體內的自由基,另外不同的維生素之間存在交互作用,人和鼠的研究均顯示應用β-胡蘿卜素可以降低體內40%的維生素E水平,比較安全的策略是吃不同的食物保持維生素的平衡來抵禦癌症的侵襲,因為有些保護因素至今還未發現
維生素C、E是另外一種抗腫瘤物質,它們能夠預防食物中致癌物質如亞硝胺的危害,維生素C能保護精子不受基因學破壞而降低其後代患白血病、腎癌和腦瘤的危險維生素E能降低皮膚癌的危險,維生素E與維生素C一樣具有抗腫瘤作用 它是抗毒素和清除自由基的清道夫維生素A、C E的聯合應用產生的保護機體抵抗毒素的作用要比單獨應用為好
腦膜瘤需要做哪些化驗檢查
腫瘤的確診還需依靠輔助性診斷檢查,診斷腦膜瘤,其有重要參考價值的檢查包括顱骨平片,CT掃描和腦血管造影,不僅可以達到定位,還可以了解腫瘤大小和定性。
1.顱骨平片:顱內腦膜瘤需要常規攝顱骨平片,約有75%病例在平片上可以顯示出顱內腫瘤的征象,而30%~60%的病例可根據平片的征象作出腦膜瘤的診斷,X線顱骨平片的征象,一部分屬於顱內腫瘤,顱內壓增高的間接征象,如蝶鞍骨質侵蝕與擴大,腦回壓跡明顯與鬆果體鈣化斑移位,少數情況下,顱縫分離,另一部分是腦膜瘤直接引起的征象,包括腫瘤局部骨質增生與破壞,腫瘤血運增加引起的腦膜動脈溝變寬與增多,腫瘤鈣化,局部骨質變薄等,這幾點常是腦膜瘤可靠的診斷依據。
2.頭顱CT掃描:在腦膜瘤的診斷上,CT掃描已取代同位素腦掃描,氣腦和腦室造影,腦膜瘤多為實質性且富於血運,最適合於CT檢查,其準確性能夠達到發現1cm大小的腦膜瘤,在CT掃描圖像上,腦膜瘤有其特殊征象,在顱內顯示出局限性圓形密度均勻一致的造影劑增強影像,可並有骨質增生,腫瘤周邊出現密度減低的腦水腫帶,相應的腦移位,以及腦脊液循環梗阻引起的腦積水征象。
3.腦血管造影:對某些腦膜瘤,腦血管造影仍是必要的,尤其是深部腦膜瘤,它的血液供應是多渠道的,隻有通過腦血管造影,才能夠了解腫瘤的供應來源,與腫瘤的血運程度和鄰近的血管分布情況,這些對製定手術計劃,研究手術入路與手術方法都有重要價值,如果能作選擇性的頸外動脈,頸內動脈及椎動脈造影,特別采用數字減影血管造影技術,則血管改變征象更為清晰而明確。
4.磁共振掃描:對於同一病人,最好同時進行CT和MRI的對比分析,方可得到較正確的定性診斷。
腦膜瘤患者的飲食宜忌
一、腦膜瘤 - 宜食用食品
1宜進抗腦瘤的食物,如小麥、薏米、荸薺、海蜇、蘆筍、炸壁虎、炸全蠍、炸蜈蚣、炸蠶蛹、鱟、海帶。
2、宜吃具有保護顱內血管作用的食物:芹菜、薺菜、菊花腦、茭白、向日葵籽、海帶、海蜇、牡蠣、文蛤。
3、宜吃具有防治顱內高壓作用的食物:玉米須、赤豆、核桃仁、紫菜、鯉魚、鴨肉、石蓴、海帶、蟹、蛤蜊。
4、宜吃具有保護視力的食物:菊花、馬蘭頭、薺菜、羊肝、豬肝、鰻鱺。
5、宜吃具有防護化療、效療副作用的食物:香菇、銀耳、黑木耳、黃花菜、核桃、芝麻、向日葵籽、獼猴桃、羊血、豬血、鵝血、雞血、蓮子、綠豆、薏米、鯽魚、青豆、鱘、鯊魚、梅、杏仁、佛手。
二、腦膜瘤 - 忌用食物
1、忌咖啡、可可等興奮性飲料。
2、忌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蔥、蒜、韭菜、花椒、辣椒、桂皮等。
3、忌發黴、燒焦食物,如黴花生、黴黃豆、燒焦魚肉。
4、忌油膩、醃臘魚肉、油煎、煙熏食品。
5、忌過鹹食品。
6、忌煙、酒。
西醫治療腦膜瘤的常規方法
手術切除
手術切除腦膜瘤是最有效的治療手段。隨著顯微手術技術的發展,腦膜瘤的手術效果不斷提高,使大多數病人得以治愈。
手術全部切除是取得良好療效的最佳選擇。因為腫瘤多體積較大,位於側室或後顱凹,肉瘤樣變和浸潤生長較多,因此手術全切除困難、手術死亡率高。據報道腦膜瘤手術死亡率為10%。對於未能切除的殘餘腫瘤應行放射治療,最好采用精準放療(例如:射波刀),以減少複發率。血供極豐富的腫瘤也可術前放療為手術創造條件。腦膜瘤的複發率為5%~21%,血管外膜細胞瘤的複發率可達80% 腦膜肉瘤還可發生遠處轉移,複發率與手術切除程度和腫瘤的組織類型有關。腦膜瘤的預後較成人差,但手術全切除後輔助精準放療可使部分存活相當長一段時間。
手術是腦膜瘤首選最有效的治療方法 Simpson 1957年將腦膜瘤手術分為5級:
Ⅰ級:肉眼全切除腫瘤及其附著的硬膜、異常顱骨和腫瘤起源的靜脈竇。
Ⅱ級:肉眼全切除腫瘤,電凝附著的硬膜。
Ⅲ級:全切硬膜內的腫瘤。
Ⅳ級:部分切除腫瘤。
Ⅴ級:隻做減壓術和(或)活檢
大腦凸麵腦膜瘤應做到SimpsonⅠ級切除,可將受累的矢狀竇壁切除,做竇的重建;顱底的腦膜瘤要做到SimpsonⅡ級切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