痱子的形成是由於夏季氣溫高、濕度大,身體出汗過多,不易蒸發,汗液浸漬表皮角質層,致汗腺導管口閉塞,汗腺導管內汗液儲留後,因內壓增高而發生破裂,汗液滲入周圍組織引起刺激,於汗孔處發生皰疹和丘疹,發生痱子。
也有醫家認為:汗孔的閉塞是一種汗孔的原發性葡萄球菌感染,此種感染與熱和濕的環境有關。
痱子患者由於瘙癢而過度搔抓,可致繼發感染發生毛囊炎、癤或膿腫。
痱子並發的毛囊炎初起為與毛囊一致的小丘疹,周圍有明顯紅暈,其中心有毛發貫穿,迅速形成粟粒大小的丘皰疹、小膿皰,膿皰皰壁薄,不相融合,破後有小量膿性分泌物,以後排出少量膿液,幹燥結痂。愈後不留痕跡或有淺表疤痕,自覺瘙癢。毛囊炎好發於有毛發及易受摩擦部位,特別是頭皮、後頸及背部,經常接觸油脂或瀝青的工人,則四肢常受累。
臨床上,痱子分為三種類型:
1、紅痱(紅色粟粒疹) 是因汗液在表皮內稍深處溢出而成。臨床上最常見,任何年齡均可發生。好發於手背、肘窩、頸、胸、背、腹部、婦女乳房下以及小兒頭麵部、臀部,為圓而尖形的針頭大小密集的丘疹或丘皰疹,有輕度紅暈。皮疹常成批出現,自覺輕微燒灼及刺癢感。皮疹消退後有輕度脫屑。
2、白痱(晶形粟粒疹) 是汗液在角質層內或角質層下溢出而成。常見於高溫環境中大量出汗、長期臥床、過度衰弱的患者。在頸、軀幹部發生多數針尖至針頭大淺表性小水皰,壁極薄,微亮,內容清,無紅暈。無自覺症狀,輕擦之後易破,幹後有極薄的細小鱗唇。
3、膿痱(膿疤性粟粒疹) 是痱子頂端有針頭大淺表性小膿皰。臨床上較為少見,常發生於皺襞部位,如四肢屈側和陰部,小兒頭頸部也常見。膿皰內常無菌,或為非致病性球菌,但潰破後可繼發感染。
平時注意皮膚清潔,勤洗澡,保持皮膚幹燥,清洗後撲撒痱子粉可預防痱子發生
痱子的形成是由於夏季氣溫高、濕度大,身體出汗過多,不易蒸發,汗液浸漬表皮角質層,致汗腺導管口閉塞,汗腺導管內汗液儲留後,因內壓增高而發生破裂,汗液滲入周圍組織引起刺激,於汗孔處發生皰疹和丘疹,發生痱子也有醫家認為:汗孔的閉塞是一種汗孔的原發性葡萄球菌感染,此種感染與熱和濕的環境有關
一般來說,痱子最容易長在兒童身上,但有些皮膚嬌嫩、肥胖多汗或體質虛弱的成年人也會長痱子除了腳底、手掌等皮膚較厚的部分外,全身各個部位都會生痱子預防發生痱子,主要是注意皮膚衛生,勤洗澡、勤換衣服容易生痱子的人,洗完澡要擦幹,然後塗上一點爽身粉或痱子粉不要在烈日下嬉戲,飲食不要過飽,少吃糖和高脂肪的食物,這些都可以預防痱子的發生
痱子的診斷一般不難,根據在夏季或高溫濕熱或通風不良的環境,頭麵部、軀幹出現小丘疹或小丘皰疹,急性發作,無明顯自覺症狀,無需檢查。
飲食對於防治痱子非常重要,使用食療方法對痱子有很好的防治作用。痱子患者適宜的食物有:
西瓜
西瓜不僅有清熱解暑、涼血止渴的作用,還可以預防痱子的發生。將西瓜皮洗淨切片熬湯,或製作菜肴食用,對預防痱子效果不錯。
苦味食品
苦瓜能增進食欲,清熱解暑,多吃可預防痱子的發生。
三豆湯
綠豆、赤豆、黑豆放在一起煮熬成湯,稱“三豆湯”。三豆湯有清熱解毒、健脾利濕的功效,被譽為夏季小兒保健佳品。熬製方法是,用綠豆、赤豆、黑豆各10克,加水600毫升,小火煎熬成300毫升,連豆帶湯喝下即可,宜常服。如湯中加薏米20克,效果更好。
一、治療
外用痱子粉或爐甘石洗劑,有繼發感染者應酌加抗生素藥膏外用或口服抗生素。
1、中醫療法
(1)暑濕蘊結型:
治法:清暑利濕,散熱解毒。
蘆根30g、茵陳15g、藿香10g、黃芩10g、竹葉10g、滑石塊20g、荷梗10g、生薏米30g、西瓜翠衣10g、六一散30g。
(2)濕熱鬱蒸型:
治法:清熱利濕,透表散熱。
方藥:杏仁10g、滑石塊20g、通草10g、竹葉10g、香薷10g、黃連10g、厚樸10g、藿香10g、冬瓜皮15g、生薏米30g、茯苓10g。
(3)暑濕夾毒型:
治法:清暑解毒。
選藥:雙花15g、連翹15g、黃連10g、黃芩10g、生地30g、菊花15g、梔子10g、丹皮15g、茅根15g、藿香10g、生石膏30g、六一散30g。
2、單方成藥
(1)綠豆適量,煮水代茶飲。
(2)六一散適量衝水代茶飲。
3、局部治療
(1)馬齒莧30g,煎水外洗,後撲撒痱子粉。
(2)蒲公英30g、敗醬草30g、車前草15g,煎水外洗,後撲痱子粉,適用於有膿皰者。
二、預後
紅痱搔抓後可繼發感染導致毛囊炎,(癤腫),有時可繼續數周。深痱,大多數出現廣泛的小汗腺功能喪失,腫大的淋巴結隨粟粒疹的消失而逐漸變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