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質疏鬆症的病因較多,尚未完全明了,可能是多種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也可能隻是其中的一種原因所造成的,常見的有遺傳、內分泌、營養、失用、年齡以及免疫等多種因素。
1、營養因素:鈣、磷、蛋白質、微量元素如氟、鎂、鋅等、維生素C、維生素D等的缺乏與骨質疏鬆密切有關。其中尤以鈣、磷兩種元素缺乏為主要原因。
2、缺少活動:運動、日光照射、重力負荷因素與骨量多少、骨質疏鬆症的發生有密切關係。運動時,神經內分泌調節對骨骼提供充分的礦物營養,使全身和局部骨鈣含量增加;運動還可以保持對骨骼一定的機械刺激,刺激成骨細胞的活性,增加骨的形成;運動鍛煉還可使絕經期婦女的雌激素分泌輕度增加。
3、遺傳因素:骨量的丟失也與遺傳因素有關,因此,遺傳因素也是骨質疏鬆症發生的一個重要原因。例如,身材矮小的人較身材高大的易發生骨質疏鬆症;即使生活條件、身體狀態、環境因素相近、性別相同、年齡相近的兩個人,其骨質疏鬆症的發生和程度也有差別。
4、內分泌:在內分泌中,含有雌性激素、甲狀旁腺激素、降鈣素、活性維生素D、甲狀腺素、雄激素、皮質類固醇激素、生長激素等,而以前4種激素尤為重要,特別是性激素是起決定性作用的,尤其對婦女的影響更為明顯,例卵巢摘除或過早閉經的女性,由於雌激素分泌減少或不分泌,易發生骨質疏鬆。
5、失用因素:因骨折或骨病而需長期固定的患者,因患病需長期臥床者,肌肉癱瘓者,可引起骨質疏鬆症。一般認為,機體長期處於靜止狀態時,肌肉活動減少,骨缺少肌肉刺激,結果骨母細胞減少,正常骨的代謝過程遭到破壞,破骨細胞相對活躍,造成骨骼中的鈣溶出,尿中的鈣排出增加,最終導致骨質疏鬆症。
骨質疏鬆症患者由於骨密度降低,骨骼的強度減弱,因而易發生骨折。最常見的骨折部位是脊椎,骨盆、股骨上段、橈骨遠端、肋骨等部位亦較常發生。
骨質疏鬆症患者骨折常為多發性,常發生於第12胸椎與第2腰椎之間。急性胸腰椎骨折可由輕微外傷引起,但有許多病例是自發性,甚至在臥床時亦可發生骨折。由骨折產生的疼痛常向側方和前方放射,患者可有肋間神經痛或有類似心絞痛的胸骨後疼痛。也可引起上腹部疼痛、惡心及輕度腸麻痹。腰椎骨折可致雙側下肢感覺、運動障礙,或影響膀胱、直腸的正常功能,導致大、小便功能障礙。骨折愈合後,由於胸椎生理性後凸增加,腰椎生理性前凸消失,致使肋弓和髂脊間距縮短,甚至相互接觸或重疊,致軀幹短縮,駝背畸形及活動受限。嚴重者胸廓發生畸形並引起呼吸運動受限。由此可影響心肺功能並可導致肺部反複感染。
在骨科疾病中,骨質疏鬆實屬比較常見的一種,一般此病會給患者的生活造成影響。而患者如果不及時發現骨質疏鬆的症狀,就可能會使其病情越來越嚴重。因此大家要提前了解骨質疏鬆的症狀,才能盡早配合治療。下麵就來介紹骨質疏鬆的症狀有哪些。
1、身長縮短,駝背:這種感骨質疏鬆症狀多在疼痛後出現,脊椎椎體前部幾乎多為鬆質骨組成,而且此部位是身體的支柱,負重量大,尤其第11,12胸椎及第3腰椎,負荷量更大,容易壓縮變形,使脊椎前傾,背曲加劇,形成駝背,隨著年齡增長,骨質疏鬆加重,駝背曲度加大,致使膝關節攣拘顯著,每人有24節椎體,正常人每一椎體高度約2cm左右,老年骨質疏鬆時椎體壓縮,每椎體縮短2mm左右,身長平均縮短3-6cm。
2、呼吸功能下降:胸,腰椎壓縮性骨折,脊椎後彎,胸廓畸形,可使肺活量和最大換氣量顯著減少,患者往往可出現胸悶,氣短,呼吸困難等骨質疏鬆症狀。
3、疼痛:最常見的原發性骨質疏鬆症狀表現,以腰背痛多見,占疼痛患者中的70%-80%,疼痛沿脊柱向兩側擴散,仰臥或坐位時疼痛減輕,直立時後伸或久立,久坐時疼痛加劇,日間疼痛輕,夜間和清晨醒來時加重。
由於藥物都有一定副作用,且有的效果還很不確定,所以加強預防顯得更加重要具體預防方向有以下幾點:
1、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徹夜唱卡拉OK、打麻將等生活無規律,都會加重體質酸化吸煙會影響骨峰的形成,過量飲酒不利於骨骼的新陳代謝,喝濃咖啡能增加尿鈣排泄、影響身體對鈣的吸收
2、保持良好的心情:現代社會競爭激烈,人們生活和工作壓力很大,但壓力過重會導致酸性物質的沉積,從而導致鈣質流失,引起骨質疏鬆症
3、控製飲食:人類是弱堿性體質,體液的PH值在7.35~7.45之間人的體液很多時候都會趨於酸性,為了保證體液的酸堿平衡,人體主動用體內的堿性物質來中和這些酸性物質當大量進食酸性食物的時候,身體將大量消耗骨骼中的鈣去中和血液的酸,維持身體酸堿平衡酸性體質是鈣質流失、骨質疏鬆的重要原因很多蔬菜水果都屬於堿性食物,肉類、穀物、糖、酒、魚蝦等類食物都屬於酸性食物食用堿性食品是防止體液酸化,保持人體弱堿性環境是預防和治療骨質疏鬆重要方法有的人補了幾年鈣,還是骨質疏鬆,這就是酸性體質造成的
4、適量負重運動和光照:戶外運動以及日光照射,都有利於鈣的吸收負重運動有助於增加骨密度對骨質疏鬆症比較有意義的鍛煉方法是散步、慢跑、打太極拳、跳繩、登高、俯臥撐等
骨質疏鬆的檢測方法很多,下麵這些方法是我們常用的方法,各有利弊,需要根據患者具體情況而定。骨質疏鬆診斷常用方法:
1、X線照相法:用X線拍片的方法觀察不同部位骨骼的密度、形態,尤其是骨小梁的數量和形態。最常拍攝的部位主要是人體的髖部、腕部和脊柱,通過光密度的差別來評價骨骼情況,其缺點為,當X線照相法顯示明確骨質疏鬆時,骨量丟失已經至少30%了。
2、X線吸收法:包括單能X線吸收法、雙能X線吸收法、定量CT和周圍骨定量CT。目前在醫院最常應用的是雙能X線吸收法,而在商場、或是社區檢查儀器多為單能X線吸收法,其數值欠精確。
3、光子吸收法:目前已經被X線吸收法代替。
4、骨病理檢測法:將骨組織樣品製成病理切片,在特殊的圖像分析儀上觀察計算骨小梁的形態和數量,對骨質疏鬆做出直觀的診斷,但由於本檢測方法屬於有創性檢測,故僅用於動物實驗和臨床鑒別診斷。
5、超聲檢測法:超聲診斷是一種新型無創傷骨質疏鬆診斷技術,其優點是早期可以顯示出骨量的變化。值得一提的是,相對於X線吸收法,超聲法在數值方麵不一定十分精確,但由於其無放射線,對於鑒別兒童骨質疏鬆具有優點。
6、生化指標:臨床上經常通過測定血液或者尿液中骨礦含量來間接的了解骨代謝的情況,有助於對原發性骨質疏鬆症的診斷和分型,以及原發性與繼發性骨質疏鬆骨質疏鬆症的的鑒別診斷。經常有患者以血鈣來評估是否缺鈣是不恰當的,因為有少數骨質疏鬆的患者,血鈣水平卻很高。
骨質疏鬆的存在對於患者來說是十分危險的,隨著年齡的增長,患有骨質疏鬆的幾率會提高很多。有很多人認為骨質疏鬆這種老化現象,不能控製其發展。這當然是錯誤的觀念,隻要進行有效、正確的幹預,就可以達到延緩和阻礙骨質疏鬆的發生。
1、供給充足的蛋白質
骨質疏鬆的飲食護理蛋白質是組成骨基質的原料,可增加鈣的吸收和儲存,對防止和延緩骨質疏鬆有利。如奶中的乳白蛋白,骨頭裏的骨白蛋白,核桃中的核白蛋白,蛋類的白蛋白,都含有彈性蛋白和膠原蛋白,維生素C對膠原合成有利,故老年應有充足的蛋白質與維生素。
2、補充適量鈣質
目前國內市場各類鈣片很多,除飲食補充外,可適當補充鈣劑,但要注意鈣的結合形式。如碳酸鈣,吸收較差,乳酸鈣的含量很低。不要盲目的補充維生素A、D丸,服食超量可引起中毒症狀,一定要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隻有膳食中的鈣與蛋白質結合後,才能充分的被機體所利用,所以提倡膳食中補鈣。建議每日250克牛奶,即補充約250毫克的鈣。
3、注意烹調方法
骨質疏鬆的飲食護理烹調方法也相當重要,一些蔬菜如菠菜、莧菜等,含有較多的草酸,影響鈣的吸收。如果將這些菜在沸水中焯一下,濾去水再烹調,可減少部分草酸。再則穀類中含植酸酶,可分解植酸鹽釋放出遊離鈣和磷,增加利用率。植酸酶在55℃環境下活性最高,為了增加植酸酶的活性,可以先將大米加適量的水浸泡後再洗,在麵粉、玉米粉、豆粉中加發酵劑發酵並延長發酵時間,均可使植酸水解,使遊離鈣增加。
4、限製飲酒
骨質疏鬆的飲食護理過量飲酒可影響鈣的吸收,所以應限量適度的飲酒。
骨質疏鬆症是單位體積內的骨量減少,以致皮質骨變薄,內骨變稀疏,孔隙增大,從而產生腹背四肢疼痛,育柱畸形以及骨折。可無症狀或僅表現為腰背、四肢疼痛、乏力,嚴重者活動受限,甚則臥床不起,無明顯誘因或輕微外傷後發生骨折,不同部位的骨折有各自的臨床表現。骨質疏鬆症的中醫療法:
1、骨鬆靈湯
杜仲、補骨脂各20克,構把、地黃各15克,女貞子、繭絲子、獲菩、當歸、龜板、續斷、鹿角膠各10克,黃茂、川芍、牛膝各6克,大棗6校。每日1劑,煎湯口服。連服10個月。主治骨質硫鬆症。
2、防風狗脊湯
防風、威靈仙、川烏、草烏、透骨草、續斷、狗脊各100克,紅花、川椒各60克。上藥粉碎成細末,每次用50~100克,用醋調成稀麵狀放人紗布袋中,置於患處皮膚上,再將熱水袋放在藥袋上熱敷30分鍾,每日1~2次。溫經散寒,通絡活血。主治骨質疏鬆症陽虛而風寒內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