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地圖 網友投稿

疾病大全

當前位置:首頁 > 疾病大全 > 骨骼 > 急性血源性骨髓炎

急性血源性骨髓炎簡介

相關問答

  急性血源性骨髓炎也稱急性骨髓炎,因為多數病例係化膿細菌經血行侵襲骨髓內結締組織所引起的炎症。少數從鄰近軟組織感染擴散而來或繼發於開放骨折。若不及時治療,會使骨結構破壞發生殘疾,甚至感染擴散,危及生命。有些病例可轉成慢性病變,病程冗長,由於多見於兒童,可能影響小兒營養和生長發育。

【詳情】

01急性血源性骨髓炎的發病原因有哪些

  急性血源性骨髓炎多發生於長管狀骨的幹箭端。其原因是此處為滋養動脈,已轉變為擴大的毛細血管網,並形成鬆質骨竇,血流麵積大,血流速度緩慢,細菌栓子容易在此處停留。當身體內其他部位有化膿性病灶時,如原發病灶處理不當或機體抵抗力下降,可誘發細菌栓子進人血循環,形成菌血症或敗血症,菌栓再經骨滋養動脈進入骨質,細菌在骨質內沉積、繁殖,並釋放毒素而形成急性血源性骨髓炎。臨床上多見於脛骨和股骨,可達總例數的60%左右,其次是肚骨、尺撓骨。

02急性血源性骨髓炎容易導致什麼並發症

  急性血源性骨髓炎過去死亡率很高,但由於近年來對此病有進一步的認識,早期診斷和積極治療,適當抗菌藥物與綜合療法的應用,死亡率已大為降低。由於骨骼感染引起骨質破壞,形成死骨,常轉為慢性化膿性骨髓炎,甚至發生各種並發症,影響功能。常見的並發症為:

  一、化膿性關節炎。

  二、病理骨折。

  三、肢體生長障礙,如骨骺破壞,肢體生長長度受影響,患肢變短;或因骨骺附近炎症,血液供給豐富,使骨骺生長較快,患肢反而稍長。有時亦因骨骺部分受累,形成畸形生長,如膝內翻或外翻等。

  四、關節攣縮及強直。

  五、外傷性骨髓炎常因感染而有骨折延遲連接和不連接,以及關節活動受限等。

  六、若在急性期未能進行及時有效的治療,或細菌毒力強,可並發敗血症或膿毒血症,嚴重者可危及患者生命。

  七、骨髓炎複發的危險性與感染的部位及發病後是否得到及時有效的治療等因素有關,位於蹠骨的骨髓炎複發率可高達50%,涉及股骨近端,脛骨近端和遠端的幹骺端的骨髓炎複發率為20%~30%。而腓骨遠端、上肢骨與脊柱的炎症感染則預後較好,易於痊愈。兒童急性骨髓炎經治療一年後的複發率為4%。

03急性血源性骨髓炎有哪些典型症狀

  急性血源性骨髓炎患者常見的症狀有:

  1、全身症狀

  起病急,開始即有明顯的全身中毒症狀,多有弛張性高熱,可達39~40℃,有時並發寒戰,脈搏快,口幹,食欲不振。可有頭痛、嘔吐等腦膜刺激症狀,患兒煩躁不安,嚴重者可有譫妄、昏迷等敗血症表現。追溯病史,有的曾有感染灶。外傷引起的急性骨髓炎,除有嚴重並發症或大量軟組織損傷及感染外,一般全身症狀較輕,感染較局限,少有發生敗血症,但應警惕並發厭氧菌感染的危險。

  2、局部症狀

  早期有局部劇烈疼痛和搏動性疼痛,肌肉有保護性痙攣,懼怕移動患肢。患兒常將肢體置於保護性姿勢,以減輕疼痛。患部皮溫增高,有深壓痛,但早期可無明顯腫脹。數日後,局部皮膚水腫、發紅,為已形成骨膜下膿腫的表現。膿腫穿破骨膜進入軟組織後,壓力減輕,疼痛緩解,但軟組織受累的症狀明顯,局部紅、腫、熱,有壓痛,並可出現波動。膿液進入骨幹骨髓腔後,整個肢體劇痛腫脹,骨質因炎症而變疏鬆,常伴有病理性骨折。

04急性血源性骨髓炎應該如何預防

  多為血行播散感染引起,應積極預防、治療敗血症,積極防治皮膚、黏膜的各種感染性疾病,積極防治上呼吸道感染等重點是對病人的護理,包括術前和術後的護理:

  一、術前護理

  1、急性骨髓炎初起時伴有高熱、寒戰、厭食、煩躁等症狀疼痛、腫脹、活動受限是局部症狀,應按危重病人護理,高熱時應用物理降溫和藥物降溫,酒精擦浴等

  2、 全身支持療法也不容忽視,如退熱、補液、計出入量,以維持水電解質平衡貧血時可輸新鮮血,給予高蛋白飲食並補充多種維生素

  3、術前必須清洗皮膚,以清除皮膚汙垢,備皮時應避免損傷皮膚

  4、飲食管理,一般手術前8小時禁食,4小時禁水

  5、術前檢查配合,術前檢查對診斷和製定治療方案極為重要,護理人員應密切配合如督促患兒家長留置大小便標本,護送患兒做好X 光拍片、特殊檢查的準備以及做好皮試等

  6、心理護理,患兒到醫院後,護士應對患兒有高度同情心和責任感,細心護理患兒,與患兒建立起融洽的友好關係並且多與家長交談,讓家長了解一般疾病知識與護理方法,使家長和患兒對醫護人員有一種信任感,從而改善患兒心境,提高信心,促進患兒身心康複

  二、術後護理

  1、觀察生命體征,小兒手術時大多數采取全麻,待返回病區後,一般采取去枕仰臥位,頭偏向一側,以防嘔吐物誤吸,保持呼吸道通暢測生命體征每30分種一次,直到全麻清醒

  2、術後給予易消化、富營養的食物因製動臥床活動少,易引起便秘,多給予粗纖維食物,多飲水,多吃水果蔬菜,防止便秘

  3、患肢用石膏托固定,有利於減輕疼痛,防止骨折,但觸到骨突部位,若疼痛明顯,表明有石膏壓迫現象,需及時處理並保持床鋪整潔幹燥,注意按摩受壓部位皮膚,防止褥瘡發生觀察肢體遠端血液循環,注意皮膚色澤、溫度、感覺、疼痛及腫脹等情況

  4、骨髓腔擺入兩根矽膠管持續衝洗和引流滲液可用生理鹽水內加慶大黴素衝洗骨髓腔,24小時衝洗液應均勻滴入,注入液量和流出液量要詳細記錄,若差額數大時,可能有輸出管堵塞,應用生理鹽水衝洗使之通暢觀察引流量、氣味、顏色的變化,每日更換無菌引流瓶並觀察患肢傷口敷料外觀是否清潔

  5、功能鍛煉,早期進行傷止肢肌肉舒縮活動,防止肌肉萎縮和關節粘連,晚期除繼續作肌肉舒縮運動外,活動範圍可擴展到各大關節為主的全麵功能鍛煉

05急性血源性骨髓炎需要做哪些化驗檢查

  急性血源性骨髓炎的檢查方法主要有以下幾種:

  1、實驗室檢查

  急性化膿性骨髓炎患者早期血液中白細胞及中性粒細胞均明顯增高,白細胞計數增高,一般都在1010的9次方/L以上,中性粒細胞可占90%以上。可伴有貧血及血沉增快。早期血液細菌培養的陽性率為50%~75%,通常在感染後24h即可獲得血液陽性培養結果。局部骨穿刺抽出膿液,塗片找到細菌即可確診。血液及膿液細菌培養的同時,均應作細菌藥物敏感試驗,以便選擇有效的抗生素治療。

  2、細菌學檢查

  血培養可獲致病菌,但並非每次培養均可獲陽性結果,特別是已經用過抗生素者血培養陽性率更低,在寒戰高熱期抽血或初診時每隔2小時抽血培養一次,共三次,可以提高血培養陽性率,所獲致病菌均應作藥物敏感試驗,以便調整抗生素。

  3、局部膿腫風層穿刺

  選用的內芯的穿刺針,在壓痛最明顯的幹骺端刺入,邊抽吸邊深入,不要一次穿入骨內,以免將單純軟組織膿腫的細菌帶入骨內,抽出渾濁液體或血性液可作塗片檢查與細菌培養,塗片中發現多是膿細胞或細菌即可明確診斷。任何性質突刺液都應作細菌培養與藥物敏感試驗。

  4、X線檢查

  起病後14天內的X線檢查往往無異常發現,用過抗生素的病例出現X線表現的時間可以延遲至1個月左右。X線檢查難以顯示出直徑小於1cm的骨膿腫,因此早期的X線表現為層狀骨膜反應與幹骺端骨質稀疏。當微笑的骨膿腫合並成較大膿腫時才會在X線片上出現幹骨區散在性蟲蛀樣骨破壞。死骨可大可小,小死骨表現為密度增高陰影,位於膿腔內,與周圍骨組織完全遊離。大死骨可為爭段骨壞死,密度增高為而無骨小梁結構可見。少數病例有病理性骨折。

  5、CT檢查

  可以提前發現骨膜下膿腫。對細小的骨膿腫仍難以顯示。

  6、MRI檢查

  可以更早期發現在長骨幹骺端與骨幹內有炎性異常信號,還可以顯示出骨膜下膿腫。因此,MRI檢查明顯優於X線和CT檢查。

  7、核素骨顯像

  病灶部位的血管擴張和增多,使锝早期濃聚於幹骨端的病變部位的一般於發病後48小時即可有陽性的結果。核素骨顯像隻能顯示出病變的部位。但不能作出定性診斷,因此該項檢查隻具有間接幫助診斷的價值。

06急性血源性骨髓炎病人的飲食宜忌

  急性血源性骨髓炎最常見於三到十五歲兒童,脛骨、股骨發病率最高,其次為肱骨、橈骨及髂骨。飲食方麵需要注意下麵情況:

  1、盡量選擇適合病人口味的食物,小兒多食酸奶。

  2、鼓勵少食多餐,注意食物色、香味。

  3、為病人提供潔淨,清新的進餐環境。

  4、向病人及其家屬推薦高熱量、高蛋白、高維生素的食物,多飲水。

  5、遵醫囑使用支持療法,少量多次輸新鮮血、氨基酸、白蛋白等。

07西醫治療急性血源性骨髓炎的常規方法

  急性化膿性骨髓炎早期有嚴重的感染中毒症狀,如不及時地正確的治療,可以危及生命,或者演變成慢性骨髓炎,形成竇道,經久不愈。治療成功的關鍵在於早期控製感染和開窗減壓引流,防止骨質廣泛破壞和死骨形成。

  1、初期膿未形成熱毒熾盛者,以消法為主。

  治法:清熱解毒,活血通瘀,佐以化濕。

  方藥:五味消毒飲,藥用金銀花20克,野菊花15克,蒲公英15克,紫花地丁15克,紫背天葵子15克,或黃連解毒湯合仙方活命飲,藥用黃連9克,黃芩6克,黃柏6克,梔子9克,白芷3克,貝母6克,防風6克,赤芍6克,歸尾6克,甘草節6克,皂角刺6克,炙穿山甲6克,天花粉6克,乳香6克,沒藥6克,金銀花9克,陳皮9克。有外傷瘀血者加桃仁6克,紅花6克,神昏譫語者加水牛角、生地黃、紫雪丹、牛黃。

  2、膿成未潰者,以托法為主。

  治法:托裏透膿。

  方藥:托裏消毒散,藥用人參3克,川芎3克,白芍3克,生黃芪3克,當歸3克,白術3克,茯苓3克,金銀花3克,白芷1.5克,甘草1.5克,皂角刺1.5克,桔梗1.5克。製成散劑衝服,或按病情酌定劑量水煎服。

  3、膿已潰且體質虛弱者,應以補法為主。

  治法:補益氣血。

  方藥:八珍湯,藥用黨參10克,白術10克,茯苓10克,炙甘草5克,川芎6克,當歸10克,熟地黃10克,白芍10克,或十全大補湯,藥用黨參10克,白術12克,茯苓12克,當歸10克,川芎6克,熟地黃12克,白芍12克,黃芪10克,炙甘草5克,肉桂0.6克。

  4、急性期未成膿者,可選用金黃散、雙柏散,水調外敷,每天換藥一次。

相關文章

微信掃一掃

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