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地圖 網友投稿

疾病大全

當前位置: 首頁> 疾病大全> 骨骼> 繼發性骨髓纖維化

繼發性骨髓纖維化簡介

相關問答

  繼發性骨髓纖維化(secondarymyelofibrosis)是指各種不同病因引起的一組骨髓造血組織纖維化而影響了造血功能的疾病。

【詳情】

01繼發性骨髓纖維化的發病原因有哪些

  文獻中有關繼發性骨髓纖維化的記載至今仍很少,缺乏係統及連續性的報道。有些病因引起骨髓纖維化的機製很不清楚,有些發病是否與患者原已存在造血幹細胞或間質幹細胞的內在缺陷,抑或有過敏體質因素,也需進一步研究。現僅將部分可引起骨髓纖維組織異常增生的病因列表,並簡述如下。綜合病因可能為化學,物理,感染,腫瘤,自身免疫,甲狀旁腺功能減退、亢進等。

一、發病原因

  1、化學溶劑。長期接觸苯、四氯化碳等有機溶劑。1941年Rawson等報道5例長期接觸苯及1例長期接觸四氯化碳的骨髓纖維化病例,但接觸史都長達數年以上,最長1例為接觸史達26年的苯接觸者。溶劑致繼發性骨髓纖維化尚缺乏係統的觀察與研究。

  2、電離輻射。日本廣島在1945年有10例受到原子彈爆炸影響的骨髓纖維化伴髓樣化生患者,其中6例因合並症死亡,並做了病理解剖,證實為典型的骨髓纖維化;另3例已轉化為白血病的骨髓纖維化;另1例為慢粒合並骨髓纖維化。根據統計曾受原子彈爆炸影響比沒受原子彈爆炸影響者的發生率高4.5倍。

  3、感染。嚴重感染的骨髓纖維化病例很少發現,即使有也為感染的表現所遮蓋。20世紀60年代前,國內外均曾有播散性結核發生骨髓纖維化的報告,但也有作者認為結核病是晚期原發性骨髓纖維化的並發症。患者的結核病變常累及肺、胸腔、心、肝、胰、淋巴結、骨髓等髒器組織;胸骨、肋骨、脊柱等部位的骨髓均可為纖維結締組織所替代;脾、肝、淋巴結等均可有髓外造血現象。結核引起繼發性髓纖有發病年齡輕、高熱、脾大程度輕、淋巴結腫大較明顯等特點。患者的結核病變嚴重而播散,病程較短促。

  4、腫瘤。除慢粒外,多毛細胞白血病、急性白血病等造血係統惡性腫瘤常伴繼發性骨髓纖維化,在白血病前期骨髓增生異常階段已可發生骨髓纖維化。潰瘍病癌變、胃癌、肺癌、乳腺癌等轉移性骨癌,毀滅了骨髓造血組織,可使骨髓產生纖維化、硬化反應。

  5、其他係統性紅斑狼瘡、甲狀旁腺功能異常或維生素D代謝紊亂引起的疾病等也可產生繼發性骨髓纖維化。

二、發病機製

  繼發性和原發性骨髓纖維化的區別,在於繼發骨髓纖維化應存在原發病的病理變化,例如轉移性骨癌的原發部位及骨髓等受癌細胞浸潤組織的活檢及塗片檢查,亦應有與原發腫瘤相同的癌細胞;全身播散性結核引起的骨髓纖維化,在肺、淋巴結、脾髒、骨等應有幹酪樣壞死的結核病理表現。除骨髓纖維化硬化外,還見到破骨及成骨是符合繼發性骨髓纖維化的表現。另原發性骨髓纖維化在肝髒等髓外造血器官組織中往往表現有3個係列造血細胞的全麵造血,而繼發性骨髓纖維化大多表現為1個係列的髓外造血。

02繼發性骨髓纖維化容易導致什麼並發症

  繼發性骨髓纖維化病程長短不一,數月至30年不等,一般其自然病程平均約5~7年,診斷後生存時間平均約為3~5年。預後與以下因素有關:原因不明的發熱、出血傾向、無效紅細胞生成、溶血程度、肝腫大、血漿鐵轉換率及骨髓細胞增生程度等。一般診斷時無症狀者,生存期較長;症狀越重,生存期越短。在診斷後第一年內死亡率最高約為40%。死亡原因多為心力衰竭、出血、急性白血病及感染。晚期轉化為急性白血病者約占20%左右。常見的並發症有巨脾壓迫引起的各種症狀、貧血、出血等。

03繼發性骨髓纖維化有哪些典型症狀

  繼發性骨髓纖維化的臨床症狀及體征是原發病因及骨髓纖維化的綜合表現。本症除有程度不一的骨髓纖維化、造血障礙、髓外造血的臨床特點外,還會有原發病因引起的全身及局部的臨床特點,而且原發病的症狀及體征往往較顯著且較早出現,故常掩蓋了骨髓纖維化的表現。

  繼發性骨髓纖維化至今尚無統一的診斷標準,但診斷可參考下列各點:①繼發性骨髓纖維化應有較明確的基礎病因、病史及相應的臨床表現。②有骨髓纖維化症狀,如:進行性貧血、消瘦、乏力、脾大引起的左上腹脹等。③有髓外造血的表現,如:脾、肝、淋巴結進行性腫大。④外周血出現幼紅、幼粒細胞性貧血。⑤骨髓活檢證實為骨髓纖維化,穿抽可能呈幹抽。⑥發病年齡一般較原發性骨髓纖維化低。⑦病因治療,可使部分原發病引起的症狀消失。

04繼發性骨髓纖維化應該如何預防

  骨髓纖維化的預防方法簡述如下

  1、生活飲食、起居非常重要日常生活、飲食起居應有規律,勞逸結合,飲食應有節製,尤其要注意勿進食過多煎炸、熏烤、過焦、膠製食物,避免、排除不良情緒的影響,保持樂觀、活潑的心理狀態,進行適當的體育活動,如緩跑、打太極拳等以通暢氣血、調節身心

  2、因職業的原因要重視避免接觸放射線及苯、鉛等化學物質因職業需要經常暴露在這些損害性因素下者應嚴格執行防護措施

  3、積極做好疾病的治療若患有慢粒、骨髓炎、骨結核等疾病患者,應積極、耐心、持久、規範地治療,防止病情進一步發展變化,尤其強調應用中醫藥辨證論治以減輕西藥的毒副作用、調補身體,可減少繼發髓纖

05繼發性骨髓纖維化需要做哪些化驗檢查

  繼發性骨髓纖維化應該做哪些檢查,簡述如下。

  一、檢查

  1、外周血紅蛋白減低,紅細胞減少,紅細胞大小不一,網織紅細胞輕度增高,出現骨髓外造血的現象,有核紅細胞或幼粒細胞,但白細胞及血小板計數可能正常或接近正常。

  2、血清堿性磷酸酶多增高為轉移性骨癌,骨活檢找到癌細胞,有破骨也有新骨形成現象。

  3、骨髓活檢為骨髓纖維化。骨穿可呈幹抽,如因苯或者放射病所致,可有相應的骨髓造血細胞受抑製的表現。

  4、X射線檢查有廣泛的溶骨現象。

  5、根據臨床表現、症狀、體征選擇B超、心電圖等檢查。

  二、鑒別

  主要是同原發性骨髓纖維化相鑒別,最近有專家認為患者尿中的羥脯氨酸測定,有助於區別腫瘤伴繼發性骨髓纖維和原發性骨髓纖維化。前組患者尿羥脯氨酸含量增高,而原發性骨髓纖維化及不是由腫瘤繼發的骨髓纖維化患者尿羥脯氨酸含量在正常範圍內。

06繼發性骨髓纖維化病人的飲食宜忌

  繼發性骨髓纖維化患者請平時注意營養搭配合理、豐富,多吃牛羊肉、奶製品、大棗。請服用阿膠顆粒、補血口服液等治療貧血的藥物。

07西醫治療繼發性骨髓纖維化的常規方法

  繼發性骨髓纖維化多因七情內傷或飲食不節導致髒腑功能失調,尤其是肝、脾,其次是腎的功能失調所致。肝主疏泄,鬱怒傷肝則肝失疏泄,氣機不暢,氣滯則血瘀。脾主運化,思慮傷脾則運化失司,水濕內停,日久化痰成濁,痰瘀內結則成症積,症積日久則可傷腎。脾為生血之源,脾虛則氣血生化乏源,腎主骨,生髓,藏精,精可化血,脾腎兩虛則可致氣血兩虛,出現乏力、心慌、氣短、麵色蒼白等症候。

  一、中醫對本病的辨證

  (1)肝腎陰虛型

  證候:頭暈目眩,低熱盜汗,五心煩熱,腰膝酸軟,麵色蒼白,舌質瘦,色淡紅,苔白或少苔。

  證候分析:鬱怒傷肝,氣機不暢,氣滯血瘀,日久傷及肝腎,氣血生化無源,故見頭暈目眩,麵色蒼白,腰膝酸軟;陰虛則生內熱,故見低熱盜汗,五心煩熱,舌質瘦,色淡,為陰虛血虛之象。

  (2)脾腎陽虛型

  證候:身倦乏力,食少便溏,腰膝酸軟,畏寒肢冷,麵色晄白,舌質淡,苔白,脈沉細或滑。

  證候分析:思慮易傷脾,脾失健運,水濕內停,故見身倦乏力、食少便溏。脾為氣血生化之源,脾虛則導致氣血兩虛,四肢失養,腎陽虛損,則見畏寒肢冷、腰膝酸軟,血虛不能上榮頭麵,則可見麵色晄白。

  (3)氣血兩虛夾瘀型

  證候:積塊堅硬,疼痛不移,神疲乏力,頭暈心慌,不思飲食,麵色無華,舌淡或暗,脈弦細或沉細。

  證候分析:脾為氣血生化之源,脾虛則氣血生化乏源,導致氣血兩虛,不能上榮頭麵,則頭暈、麵色無華;心失所養則見心慌、神疲乏力。脾虛運化失司,故不思飲食。氣為血帥,血為氣母,氣虛日久,則導致氣滯血瘀,瘀血內停,脈絡不通,久積成塊,導致瘀血疼痛。

  (4)氣滯血瘀型

  證候:脘腹脹滿,肋下有塊,軟而不堅,固定不移,或疼痛,痛處不移,舌暗紅或舌邊有瘀斑,苔白,脈弦緊或澀。

  證候分析:七情內傷,導致肝氣不舒,疏泄失司,氣機不暢,氣滯則血瘀,瘀血阻滯,久積成塊,脈絡不通,不通則痛,故見肋下痞塊,且固定不移或痛處不移。肝氣橫逆犯胃,胃失和降,則見脘腹脹滿。

二、中醫對本病的辨證用藥

  (1)肝腎陰虛型

  治法:滋補肝腎,益氣生血。

  方藥:左歸丸加味。左歸丸重在滋補腎陰,主治真陰不足,精髓虛損所致的頭目眩暈、腰膝酸軟、低熱盜汗諸證。方中重用熟地滋腎以填真陰,枸杞益精明目,山茱萸澀精斂汗。龜鹿二膠,為血肉有情之品,鹿膠偏於補陽,龜膠偏於滋陰,兩膠合用,陰陽雙補,有陽中求陰之義。菟絲子配牛膝,強腰膝、健筋骨。山藥滋益脾腎。共收滋腎填精、育陰潛陽之效。

  (2)脾腎陽虛型

  治法:溫補腎陽,填精補血。

  方藥:右歸丸加味。右歸丸重在溫補腎陽,主治腎陽不足,命門火衰。方中桂、附及鹿角膠有溫補腎陽,填精益髓之功;熟地、山茱萸、山藥、菟絲子、枸杞、杜仲均有滋陰益腎、養肝補脾作用,加當歸補血養肝,有陰中求陽之義,以達補腎中元陽之效。

  若陽衰氣虛明顯者,宜加人參,則能捷效。亦可加黨參。黃芪以加強補氣之功。

  (3)氣血兩虛夾瘀型:

  治法:益氣養血、活血祛瘀。

  方藥:八珍湯加味。本方為氣血雙補之劑。方中用參、術、苓、草補脾益氣;歸、芍、地滋養心肝,加川芎入血分而理氣,則歸地補而不滯;加薑、棗助參、術入氣分,以調和脾胃。本方再配以青黛清熱解毒,莪術活血化瘀,以達攻補兼施之功。

  若偏陰虛者可加麥冬、生地以滋陰。

  (4)氣滯血瘀型

  治法:活血祛瘀,行氣止痛。

  方藥:膈下逐瘀湯。本方主治瘀在隔下,形成積塊,或肚腹疼痛,痛處不移。方中五靈脂、當歸、川芎、桃仁、紅花、丹皮、赤芍均有活血祛瘀之功,佐以烏藥、枳殼、延胡索、香附等疏肝行氣以止痛,甘草解毒,調和諸藥。氣功療法具有增強體質,強身防病作用。

三、中成藥的使用

  (1)大黃蟄蟲丸,2丸,每日2次。用於氣滯血瘀型。

  (2)十全大補丸,2丸,每日2次,用於氣血兩虛為主型。

  (3)河車大造丸,2丸,每日2次,用於陰虛型為主者。

  (4)阿魏化痞膏,外敷,用於脾腫大或脾區疼痛者有一定療效。

相關文章

微信掃一掃

目錄